作者:Soya
昨天麻吉大哥黄立成在Blur上被人狙击——10秒之内以78 ETH的均价接盘了71只BAYC。这样的交易在几个月前还不可能发生。
因为那时NFT市场缺乏流动性,但现在似乎正随着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节奏从熊市中复苏。1月份NFT销售额环比增长38%,达到了9.46亿美元。
不可忽视的是,NFT交易平台之间的竞争也助推了NFT市场的流动性,尤其是作为后起之秀的Blur,将这种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那么NFT交易市场的格局将如何演进?本文梳理了NFT相关概念,以及比较了Top 5的NFT交易平台,以供参考。
从代币到版税再到聚合器
NFT交易市场的竞争基本是围绕着聚合器、版税和平台币而展开。
NFT聚合器本质上是一个搜索引擎,方便用户浏览不同区块链和NFT市场中的NFT数据,并直接在该平台上跨链交易(不再需要不同平台、公链之间来回切换),很大程度上优化了用户体验。
两巨鲸地址向Binance存入约370万美元PENDLE:7月3日消息,据Spot On Chain监测,两巨鲸地址向Binance存入大量PENDLE。0x554开头巨鲸地址在休眠284天后,于30分钟前向Binance存入其全部218.8万枚PENDLE(约 253 万美元)。0xa9e开头巨鲸地址于20分钟前向Binance存入100万枚PENDLE(约117万美元)。[2023/7/3 22:15:07]
NFT版税是指NFT创作者可以从后续的二级交易中获利,通常在2.5%至10%之间,直接在链上强制收取,从而让原创者能够从自己的创作中持续受益。
不同NFT平台会有不同的版税设置,有些平台直接不支持版税。随着2022年NFT市场持续走低,降低甚至取消NFT税费是大势所趋,事实上整个市场的版税确实开始断崖式下跌。
NFT聚合器和NFT版税这两个主题原本不是NFT市场上一轮叙事的主题词,但未来也许会和代币激励一起来主导市场的演进方向。
Frax Finance将推出以太坊Layer2网络Fraxchain:6月16日消息,稳定币协议Frax Finance官方表示,将推出名为Fraxchain的以太坊Layer2网络,该网络将致力于创建一个智能合约平台,重点关注去中心化金融领域,所有Frax资产都将在Fraxchain上得到原生支持。
Frax Finance联合创始人Sam Kazemian透露,frxETH将用于支付Fraxchain上的Gas费用,Fraxchain很可能在今年年底推出。[2023/6/16 21:42:34]
OpenSea
2017年12月创立的OpenSea是迄今为止最大的NFT交易所,成立以来吸引了诸多投资机构的目光,也在不断接受各方面的挑战——主要来自聚合器、代币激励和版税。
聚合器其实不会直接影响OpenSea的手续费收入,但这会对平台的流量入口构成威胁。于是OpenSea在2022年收购了NFT交易聚合器Gem,从而缓解流量入口的威胁。
PayPal Mafia成员Dave McClure与RNS.ID合作,开启南美企业家之旅:4月6日消息,RNS.ID与PayPal Mafia成员Dave McClure联合主办南美精英企业家之旅,与投资者、独角兽创始人和新兴企业家一同探索创新。
本次旅行将带领与会者走访南美洲的重要城市,包括圣保罗、蒙得维的亚、布宜诺斯艾利斯等,并与行业领袖Dug Song(将其公司以26亿美元出售给Cisco)、George Kellerman(丰田支持的风投基金高层)、Indu Navar(E2open Inc创始人,纳斯达克:EOPN)、Jason Greenblatt(前唐纳德·特朗普白宫中东特使)、Bebe Kim(将公司出售给LegalZoom,与Justin Khan一起创立Atrium)和Simon Ru(UpNest创始人,将其公司出售给Realtor.com)一同出行,共同探讨创新思路。
RNS Voyager Pass NFT持有者将获得少量独家邀请。[2023/4/6 13:47:48]
在代币激励层面,OpenSea的强劲对手是LooksRare和X2Y2,尽管如此,OpenSea目前还是无动于衷,部分活跃用户因为OpenSea未发币而感到失望甚至愤怒。
Arbitrum One完成影子分叉迁移,预计8月31日正式迁移时需2至4小时:8月27日消息,Arbitrum开发团队表示,已于昨日在Arbitrum One上成功完成影子分叉迁移。Arbitrum开发团队将于ET时间8月31日10:30(北京时间22:30)开始迁移Arbitrum One至Nitro,预计该过程需要2至4小时,其中,链和基础设施级别将出现停机时间。[2022/8/27 12:52:13]
但OpenSea在版税上先低头了。它曾坚定拥护NFT版税,但在Blur的低版税挑战下,允许NFT交易者自主设置版税(最低为0.5%)。不仅如此,还将原先2.5%的平台费降为了0%。
截止到现在,OpenSea仍是NFT交易市场中用户量和交易额最大的交易平台,交易量居第二位。
Blur
Blur自2022年10月正式上线以来,就迅速占据了相当的市场份额,定位是「一个实时NFT市场和聚合器的结合」,目前是OpenSea最大的竞争对手。
Alameda地址7天内向FTX交易所转入超2亿美元资产:8月8日消息,据欧科云链OKLink多链浏览器显示,被标记为“Alameda”实体标签地址(0x83a1开头)7天内向FTX交易所转入超8478万枚USDC、9322万枚BUSD、2186万枚DAI、64万枚HUSD,累计超2亿美元稳定币资产。[2022/8/8 12:09:43]
Blur之所以能快速崛起,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其复杂的阶段性的空投设计。
第一阶段奖励社会推荐人。在社交媒体上转发链接以吸引更多交易者加入,就可以获得空投。
第二阶段奖励NFT卖家。过去6个月中以太坊NFT交易活跃用户可以申请空投,但要求是在14天内至少在在Blur上架一个NFT。
第三阶段奖励使用Blur的NFT卖家。奖励在11月之前在Blur上架NFT的个人。
第四阶段奖励竞价。Blur推出了竞价合约,出价者可以获得空投奖励,并且越接近地板价,奖励越多。
这种分阶段的空投在平台发展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同的推动作用,而且它的不确定性对用户的吸引力更大。
此外,Blur在0平台费的基础上还允许NFT交易者自主设置版税,但后来开始对NFT强制执行版税,最低为0.5%。
自去年年底到现在,Blur在交易量上已成功超越OpenSea,但在交易额和用户量方面位居第2。
SudoSwap
SudoSwap在2021年4月由一个名为0xmons的匿名开发者推出。它是一种用于NFT的AMM协议,用户可以从流动性池中买卖,而不是挂单交易。
LP将NFT或ETH(或ERC20代币)存入流动性池,选择是否要购买或出售NFT(或两者),并指定初始价格和bonding curve。然后用户可以从这些池中购买或出售NFT,每次买入或卖出都会改变价格,LP可以随时更改bonding curve参数或提取资产。
AMM的最大优势是不需要人为挂单,提高了交易效率,而且SudoSwap还不收取版税,只收取0.5%的协议费,但其操作系统对新用户来说可以比较复杂,目前使用人群不算广泛。
目前SudoSwap总交易额为65,788 ETH,通过AMM共交易NFT达226,029枚,日交易量仍远不及OpenSea。
LooksRare
在2022年1月Opensea因未空投而激怒了用户的时候,LooksRare开始引起注意。
Looksrare和X2Y2通过给早期OpenSea用户空投,吸引了大量用户,后续通过交易挖矿、质押LOOKS代币分交易手续费、挂单奖励等方式持续的吸引用户参与交易,最终从Opensea手上抢下了一点市场份额。
LooksRare 会对每笔交易收取2%的手续费,而质押之后,用户便可以进行免手续费的交易,而且还有机会获得额外的LOOKS奖励。
但是交易挖矿机制容易造成刷单,LoosRare似乎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后来就改变了激励策略,将原先的交易挖矿中的部分收益分配至挂单奖励。
LoosRare交易挖矿的形式只能提供短期的流动性,在LOOKS下跌的情况下,流动性也会下降。目前LooksRare的交易额排名第6,交易量排名第4,其交易者数量相当低。
X2Y2
X2Y2也是于2022年年初推出,背后是华人团队。
X2Y2也制定了类似于Looksrare的交易挖矿奖励,较为成功的创新是点对点交易,该交易没有手续费和版税费。
在点对点交易中,用户A在交易页面NFT输入价格以及交易地址,这时只有该交易地址可以购买此NFT。当用户B通过钱包地址登录X2Y2,平台会自动出现定向购买的信息,点击立即购买即可。
该功能对于有真实NFT交易转账的用户比较友好,但同时无手续费和版税费的设置也可能会给平台带来虚假交易,用户利用点对点交易,将NFT在自己的两个钱包中频繁转换来获取交易奖励。
目前X2Y2的交易额位居第5,交易量位居第3,用户量位居第5。
总结
目前Opensea比较适合新手和艺术创造者,其页面更能展现出NFT的美感。Blur则是将交易展现到了极致,其操作页面更适合专业交易者。Sudoswap暂时来说交易量较小,但其AMM机制确实创新度很高。LookRare的确能在短期内吸引大批流量,但仍需思考如何将用户留住。在Blur出现之前,X2Y2的确是私人交易的不二选择,但如今面临的是与LooksRare相似的问题。
链茶馆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早8点
金色财经
Odaily星球日报
欧科云链
Arcane Labs
深潮TechFlow
MarsBit
澎湃新闻
BTCStudy
链得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