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 Web3 正面临着身份危机?

作者:RICHARD SMITH

任何与 ChatGPT 交互过的人都会心里出现这个令人不安的问题:“这个东西是人类还是机器?”

从本质上讲,这个问题是图灵测试期待已久的失败。

几十年来,我们一直在不知不觉中使用图灵测试作为在线身份的代理。通过这个测试,我们会清楚地了解我们在网上是与人还是与机器互动。

然而,随着 ChatGPT 和生成式 AI 的出现,我们不能再依赖图灵测试来证明“我是人类”。而数字人格最终需要一种方法来判断我们是否在与真实的人打交道。

Web3 的数字人格愿景依赖于去中心化和图灵测试能够说,“我是人,我控制着这些数字资产。”当 ChatGPT 打破图灵测试时,它向我们表明,仅靠去中心化是不足以实现数字人格的。

美国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成立特别工作组调查FTX事件:金色财经报道,美国曼哈顿地区检察官办公室成立特别工作组调查FTX事件。此外,美国纽约州检察官丹妮尔·沙逊表示,SBF与外国监管机构合作,转移了美国FTX破产程序中的资产。美国法官刘易斯·卡普兰对SBF施加了新的限制,禁止他染指FTX或Alameda的资产。

美国白宫回应去年数次与SBF进行的会谈:与之讨论的内容是关于疫情的。[2023/1/4 9:51:12]

如果我们认真对待数字人格,那么就应该认真对待数字身份。

人类,何以为人?

许多人可能会惊讶地发现,数字身份运动中有一个类似中本聪的人物,他在中本聪著名的比特币白皮书之前整整七年撰写了关于数字身份的权威白皮书。

Valkyrie失去最新一轮融资中最大投资方支持:10月20日消息,在宣布已完成1115万美元融资的几个月后,加密资产管理公司Valkyrie Investments表示本轮融资的最大投资方CSA Evolution VC Fund将不再提供500万美元的支持,他们目前正在寻找其他投资者介入。一位Valkyrie公司发言人称,该公司正在与一些感兴趣的潜在投资者进行高级谈判,并“希望在未来几周内有积极的消息”。[2022/10/20 16:31:24]

2005 年,Kim Cameron 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文《身份法则》(The Laws of Identity),将身份管理的概念阐述于众。

BitGo开始为Solana提供安全存储和质押服务:9月11日消息,加密货币托管公司BitGo宣布为Solana提供SOL安全存储和质押服务。BitGo在Solana上采用阈值签名方案(TSS)安全标准,该解决方案结合了多重签名钱包和多方计算(MPC)的优势。[2022/9/11 13:22:29]

尽管 Kim 并不像中本聪那样神秘,但他在数字身份方面的工作与中本聪在去中心化方面的工作同样具有决定性意义。

Kim 提出了一个关于数字身份的问题陈述,它与中本聪关于去中心化的问题陈述一样简单、清晰和简洁。将它们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是有启发性的。

美国纽约州提交新法案,以打击“Rug Pull”等加密欺诈行为:4月23日消息,美国纽约州本周提交的新法案旨在打击“Rug Pull”和其他特定于加密货币的欺诈形式。

根据公开记录,参议院法案S8839确定了虚拟代币欺诈、非法Rug Pull、私钥欺诈和未披露虚拟代币相关利益的欺诈行为。另一项名为“Assembly Bill A8820”的法案已提交给纽约州议会下院。这些法案分别由州参议员Kevin Thomas和议员Clyde Vanel提出。(The Block)[2022/4/24 14:44:23]

Kim 的身份问题陈述(2005 年):互联网是在没有办法知道你连接到谁的情况下建立起来的。

中本聪的去中心化问题陈述(2012 年):互联网上的商业交易几乎完全依赖于金融机构作为可信第三方来处理电子支付。

尽管这两个问题截然不同,但它们却密不可分地交织在一起。我们必须知道我们在网上连接到的是谁(Kim/ 身份),我们必须能够点对点地这样做,而不需要中介(中本聪 / 去中心化)。这在数字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同样适用。

然而,在一个后图灵测试的世界里,身份问题变得更加紧迫,因为机器越来越能够模仿人类。如果不将数字身份作为首要任务,我们将无法充分享受去中心化的成果。

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Kim 给了我们另一种思考数字人格挑战的方法。他在一次演讲中说,在我们的在线生活中,“内容就是我们的身份,是我们身份的一部分,但我们并不拥有它,也无法保留它,无法控制它。我们缺乏一个可以提供与家庭相同的基本隐私的数字庇护所。”

简而言之,我们在数字世界中无家可归。

正如现实世界中无家可归会因为缺乏隐私而损害人格一样,数字世界中的数字无家可归同样会损害数字人格。

数字人格需要一个数字家园——一个我们可以决定何时以及如何与他人分享我们数字自我的哪些部分的数字场所。数字家园与我们的数字身份密不可分。

去中心化并不是解决数字无家可归的唯一法则。如果我们不为数字身份设计架构,我们将永远无法知道我们在网络上在与谁互动,AI 将淹没人类。

之前,我们可以依靠图灵测试作为我们人类身份的代理。然而,随着像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出现,这些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Kim Cameron 已经离世,但他的《身份法则》依然存在。所有渴望真正数字人格的人都应该记住,Kim 先于中本聪,身份先于去中心化。

正如 Kim 所说,网络世界中,“内容就是我们。”现在生成式 AI 已经使内容变得几乎免费,我们更应该确保我们有一种替代方法来评估和识别数字世界中的人格。

深潮TechFlow

个人专栏

阅读更多

金色荐读

金色财经 善欧巴

迪新财讯

Chainlink预言机

区块律动BlockBeats

白话区块链

金色早8点

Odaily星球日报

欧科云链

MarsBit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0ms0-1:82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