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前,比特币刚刚从“312”的极端暴跌行情中缓过劲来,在9000美元震荡,市场对下半年的行情走势一度很迷茫。
三个月后,Compound、Balancer、Uniswap、Curve等去中心化平台已轮番盘踞头条,用各种爆人眼球的数据将投资市场的注意力吸引到DeFi上。
一时间,恒定函数做市商(CFMM)、自动做市商制度(AMM)等各种概念大行其道,借助Uniswap的开放机制,IDO的概念也呼之欲出。通过DeFi平台融资正在成为项目方的新选择,各种百倍币的造富神话也卷土重来,俨然回到加密历史上的某个时代......
毫无疑问,以Uniswap为代表的DEX和AMM(严格来说,AMM也算是一种特殊的DEX),成功地为处于混沌期的DeFi赛道找到了一条光明大道。“牛市来临”的呼声此起彼伏。
DeFi跨链投资生态系统Aperture完成530万美元融资:2月7日消息,据官方消息,DeFi跨链投资生态系统Aperture完成530万美元种子轮和战略轮融资,由ParaFi Capital、Arrington Capital、Costanoa Ventures和Divergence Ventures领投;其他投资者包括Rarestone Capital、Krypital Group、PrimeBlock Ventures、Athena Ventures、Metaline Ventures、Double Peak、Stakely Venture Capital等。天使投资人包括Terraform Labs创始人兼CEO Do Kwon、Dragonfly Capital合伙人Ashwin Ramachandran、Manta Network联合创始人Victor Ji。[2022/2/7 9:35:49]
8月18日数据显示,DeFi总市值达到115.29亿美元,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交易量突破4.04亿美元,DeFi借贷平台借款总量15.0亿美元。DeFi锁定资产总价值62.4亿美元,累计活跃地址数超过30万。
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2.64%:金色财经行情显示,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2.64%。47个币种中6个上涨,41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MLN(+22.39%)、CRV(+14.56%)、UMA(+10.80%)。领跌币种为:AKRO(-9.43%)、FOR(-9.03%)、COMP(-7.90%)。[2021/6/5 23:13:52]
DeFi项目Serum(SRM)上线12小时全球交易量达3.6亿美元,价格翻12.37倍;Yam?Finance(YAM)启动代币分配计划,6小时入金2亿美元……市场已在逐渐失去理智,而入局者纷至沓来。
IBM金融服务和数字资产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亦透露,正在帮助金融机构拥抱DeFi;火币发起全球DeFi联盟推进DeFi研发;“孙迟但到”孙宇晨高调宣布进军DeFi,并于8月18日上线JustSwap平台……
Horizen推出以太坊DeFi桥接:官方消息,Horizen推出以太坊DeFi桥接,通过与DeFi网关协议StakeHound的合作,ZEN持有者将能够与以太坊链上的DeFi协议进行交互。[2021/3/19 19:02:13]
狂热的气氛不断蔓延,却无法掩盖现实的尴尬:主要的DeFi项目都是基于ERC-20的,得益于以太坊良好的生态、较为成熟的基础设施以及智能合约的普及,如Uniswap、Balancer、Curve等热门平台都将业务搭建在以太坊上。
此前的数据显示,ETH的交易量已经达到每日123万笔,算力徘徊在200TH/s,单笔转账交易手续费最高曾飙升到300Gwei,而平均水平也保持在2~3美元。
8月12日数据,以太坊总交易费用达到历史高点687万美元,网络利用率超过了95%。如此,以太坊正从DeFi的助力者俨然变为阻碍项。而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Buterin近期也表示,从技术角度来看,ETH2.0的实施比预期困难得多。
CZZ 工程师彭松: Defi会逐渐转向打磨现有产品,在产品创新上发力:在9月24日16:00币赢举办的第三期《共识52》AMA活动中,CZZ 工程师彭松表示:Defi的发展经历了一段抢占快速收益期,确实有很多暴富效应,但更多带来了很多人对Defi的不信任,比如币价暴跌与挖提卖的影响,这里面的投机资金也比较大,更多的设计还是方便资金大户,而散户没有参与感,也就造成了Defi的降温,经过这段时间的疯狂,后面的Defi会逐渐转向打磨现有产品,比如CZZ,开源地址是https://github.com/classzz, 在创新的基础上增加了门槛,结合POW+Defi。另外Defi的未来会推进跨链技术的发展,在这几个月应该很多人体验到了BTC、DOGE等这些大资产也都进来的很少,都是跨链的限制,另外各种公链的稳定币兑换也还没有出来,Defi也将会促进这些技术的发展。[2020/9/24]
DeFi成功三要素:性能、成本、泛资产
良好的性能
受制于诞生之初的技术积累和理念问题,早期的区块链架构在性能方面饱受诟病,由于大量的项目方将其作为基础设施和融资通道,所以在生态方面的优势让DeFi的爆发产生在以太坊上。
目前以Uniswap为代表的DeFi项目还只是极少数人的游戏,想要实现DeFi的普惠金融梦想,就必须拥有能够与中心化网络相匹配的性能要求。
虽然以太坊研发者已声明Layer2正在研发中,但其最终能够支撑的体量和对业务形态的匹配支持度还得打上一个问号。
极其低廉的成本
目前在以太坊上,如果要半小时到账,需要的Gas费用约20美元,这是由ETH的设计模型决定的:“越快越贵”。
对于缓解以太坊孱弱的并发性能,这是一个很好的策略,通过价格来削平峰值,同时刺激矿工的挖矿热情。
作为基础设施,成本就有些偏高了,在场景的放大下(如流动性服务),实际服务成本也正在一路推高,体量不足的情况下甚至能够抵消掉收益。
这会将大量的高频低价服务拒之门外,一同被拒绝的还有大量的中小投资者,且对消费场景的影响亦是不利的。
所以链上交易成本最少降低两个量级,并且需要重新考虑越快越贵的策略,才可有效改善以上困境。
泛资产的支持
环顾Uniswap、Balancer、Curve等热门项目,都是围绕ERC-20资产进行业务构建,这与生态有关,但也大大限制了业务的开放性和扩展性。
资产的多样化和复杂性要求DeFi必须对泛资产进行充分支持才能真正的服务于大众,渗透到大众的经济生活中。
以太坊对于泛资产的支持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也有类似于Digix等项目试图将各种资产接入到以太坊,智能合约的实现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泛资产的对接。
但受限于根本模型,以太坊很难对有价证券、大宗交易等金融形态进行充分的支持。
从性能、成本和泛资产三个层面考量,以太坊或许并不是最适合的基础设施。300Gwei的费用和95%的利用率证明,以太坊已成为DeFi向上发展的瓶颈。
区块链金融基础设施ApifinyCEOHaohan告诉博链财经:“DeFi的爆火,使得以太坊感受到来自扩容和提效等多方面、前所未有的压力。旨在解决以太坊困境的方案呼声也在市场上此起彼伏,这对以太坊来说是一种挑战,但对其他公链项目来说,却是一个绝佳的机会。”
总结
尽管当前DeFi赛道看上去如火如荼,但更多的是新模式红利期的资本游戏结合行业热点匮乏带来的投资需求过盛导致的短期火爆。
若DeFi想要持久健康地发展下去,就必须回归理性、拥抱规模,这为各公链项目带来了机会。
相信DeFi的烽火不会快速熄灭,而会是一个长期积累与竞争的过程。谁拥有更好的性能、更先进的模式、更深刻的理念,谁才有机会获得最终的胜利。
目前,以太坊虽已“拔得头筹”,但现在的DeFi,是时候考虑下一步该走向何方了?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