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规范数据流通共享
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
大数据技术的快速发展不断催生新的产业形态,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与之相伴的是,数据安全风险日益成为影响产业发展、网络安全甚至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总书记强调:“要切实保障国家数据安全。要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强化国家关键数据资源保护能力,增强数据安全预警和溯源能力。”发展数字经济、加快培育发展数据要素市场,必须把保障数据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这就要求我们着力解决数据安全领域的突出问题,有效提升数据安全治理能力。
声音 | 人民日报:中国平安投身区块链,争当攀登者:12月17日,人民日报刊文“中国平安——投身区块链 争当攀登者”。文章称,目前,中国平安已将区块链技术应用于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五大生态圈。金融壹账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以往,无法有效平衡数据隐私和数据共享的矛盾,以及计算能力和交易性能不足等问题,是导致众多企业不愿“上链”的根本原因。中国平安针对这些“堵点”,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打破了区块链技术规模化应用的瓶颈。针对“数据隐私”问题,金融壹账通用字段级可授权加解密、3D零知识证明等前沿密码学方案,打造了全加密区块链框架,解决了数据隐私、数据权属和数据共享之间的矛盾。据了解,目前中国平安集团在金融、医疗、汽车、房产、智慧城市等五大业务板块中部署区块链节点超过4万个。尤其是在金融领域,已经有了丰富的区块链项目落地实践经验。[2019/12/17]
把握数据安全基本内涵。大数据技术促使数据应用场景和参与主体日益多样化,数据安全的外延不断扩展。对国家而言,大数据是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经济全球化推动世界各国经济贸易与技术交流不断扩大,大量数据日益频繁地在全球范围跨境流动。跨境数据流动引发的安全风险不仅影响商业利益获取,也影响国家安全和国家竞争力。加强数据安全治理已经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战略需要。对企业而言,大数据是重要的商业资源和生产要素,数据安全治理能力已成为企业的重要竞争力。对个人而言,大数据收集处理技术和开放共享的要求,弱化了用户对个人信息的自决权力,多源数据汇聚降低了用户隐私被恶意滥用的门槛,数据安全治理成为加强个人数据保护的基本要求。
声音 | 人民日报: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 区块链等新技术加速突破应用:5月27日,人民日报刊文《新技术,占据创新制高点——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新优势”》。文章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在新技术尤其是人工智能、空间技术等颠覆性、战略性技术上占据制高点,需要下好“先手棋”。新技术由发展需求孕育,也是经济持续增长的新引擎。融合机器人、数字化、新材料的先进技术加速推进制造业升级转型;以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加速突破应用;安全清洁高效的现代能源技术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新技术一旦走出实验室,进入广阔的市场天地,就能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推动新业态新模式的打开和蓬勃发展。[2019/5/27]
健全数据安全法律法规。加强数据安全治理,提升数据安全防护水平,需要健全规范数据流通共享和数据权利义务的相关法律法规。依据数据主权原则,明确政府部门监管职责,积极参与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制定,健全重点领域数据安全保障制度。理清数据产权体系,完善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治理的准则,确立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安全保护机制,结合不同类型数据属性和安全防护要求,明确数据资源提供方、使用方、监管方等各方主体的数据安全法律责任。推进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坚持技术发展与信息保护平衡的原则,界定个人信息合法使用的范围,明确个人的数据权利及权利救济途径,通过技术标准和安全保障措施健全个人数据泄露风险防控制度。完善打击大数据犯罪相关立法,明确数据窃取、滥用与误用的刑事责任,加大对危害数据安全行为的惩戒力度。
人民日报整版报道: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做数字经济领跑者,但要注意风险防范:《人民日报》2月26日经济版整版刊发了区块链署名评论文章《三问区块链》及《抓住区块链这个机遇》,文章分别对什么是区块链,区块链有什么用及区块链会成新风口吗进行了解释,积极肯定了区块链在降低价值传输成本、解放生产力上的作用。同时也表示区块链技术目前还不太成熟,要警惕概念炒作,特别要区分是技术创新还是集资创新,不能为了区块链而区块链,今后更好地推广和使用区块链技术,还需继续完善基础设施、加强相关法律政策制定等。文章最后提到在数字经济领域,中国正从跟跑者、并跑者逐渐变成领跑者。深入推动数字技术进步,深度拓展先进技术的场景应用,必将成为撬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也将引领世界数字经济大潮。[2018/2/26]
加强数据安全协同治理。面对数据安全领域的诸多挑战,政府、企业、行业组织需要有效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建立适应大数据时代要求的协同治理模式。在政府层面,强化数据安全治理的顶层设计,确立数据安全防护能力标准,实现数据安全风险总体可控;加强数据安全执法,推动建立数据安全治理国际合作机制,严惩重点领域数据违法犯罪行为。对于企业而言,要加强与监管部门沟通协作,完善内部数据安全合规管理,建立标准化、覆盖数据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加快数据保护前沿技术研发,以技术赋能数据安全管理。行业组织应立足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协同发展,引导企业参与国家大数据安全规则制定,建立行业自律规范,不断优化数据的行业安全标准体系;开展行业数据安全治理水平评估,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保护个人数据安全的举措与成果;积极宣传数据安全法律法规,提升公众数据安全意识,为数据安全治理营造良好环境。
End
作者?|?黄石
来源?|《人民日报》2020年8月18日第09版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