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表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对货币的影响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比特币已经引发了全球大规模的数字货币实验。数字时代已然来临,数字货币时代也必将来临。
日前,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在《比较》杂志上撰文,阐述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及其背后的理论逻辑。
技术对货币替代的影响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
姚前在文章中回顾了货币形态的变化,由于技术推动,货币形态经历了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纸币到电子货币的演化,目前已经延展到信用货币、高流动性金融资产等更广义的货币层次。
而随着区块链、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对货币演化的影响进一步深入。
国际证监会组织:高波动性的加密资产可能不适合大多数散户消费者:金色财经消息,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在与成员国进行了两个月的磋商后,于周一发布了一份报告。该组织在报告中说,监管机构需要更严格的工具来应对新一代更年轻的非专业投资者。
IOSCO是证券监管机构的国际政策论坛,其成员包括美国SEC和英国FCA,这些机构成员监管着全球130个司法管辖区95%以上的证券市场。
IOSCO主席Ashley Alder今天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创新技术和社交媒体正在改变散户投资的重要方面。”
周一的报告明确指出,加密货币交易是该集团关注的高风险且往往不受监管的活动之一。IOSCO的报告称:“加密资产交易平台上的交易往往没有投资者和市场保护来应对欺诈、操纵、内幕交易和抢先交易等问题。”该报告列出了一些监管机构长期以来认为被滥用的金融活动。“高波动性的加密资产可能不适合大多数散户消费者,”报告补充说。(CoinDesk)[2022/3/21 14:09:29]
这种影响正引起各国中央银行、业界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彭博社:美证监会可能通过首只BTC期货ETF:10月15日消息,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指出,美国证监会可能会通过首只美国BTC期货 ETF,这将成为 cryptocurrency 行业的转折点。匿名知情人士表示,监管者不太可能阻拦该产品在下周开始交易。不同于此前被拒绝的BTC ETF,Proshares 和 Invesco Ltd.是基于期货的ETF,遵循共同基金法律,符合SEC主席盖瑞·根斯勒所说的“能够提供重要的投资者保护”。
截至彭博社发稿,SEC和ProShares的发言人拒绝了置评请求,Invesco Ltd. 尚未回复。[2021/10/15 20:30:57]
姚前文章中称,除了交易转账功能,货币往往因价值而动,哪里的价值更稳定,收益更高,货币就往哪里流动。而这种流动,就发生了货币的替代。这种货币替代,小的可引发人世间的种种悲喜剧,大的可引发为了抢夺货币主导权的“战争”,比如以邻为壑的汇率战、各种贸易/货币联盟、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与博弈等。
姚前:证监会已在5地开展区域性市场区块链基建试点:证监会科技监管局局长姚前昨日表示,证监会已于今年7月启动了区域性股权市场区块链登记托管基础设施建设的试点工作(下称“区域性市场区块链基建试点”)。证监会首批确定了北京、上海、江苏、浙江、深圳等5个试点地区,目前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各地的区域性市场区块链基建各具特色。
姚前表示,试点实施以来,各试点地区的区域性市场区块链基建各具特色,证监会建立了相应的评价体系引导试点工作,促进实现良性竞争。今年7月底,证监会负责建设的中央监管链就已初步建成。9月份,5个试点地区的地方业务链全部实现与中央监管链的技术联通。(上海证券报)[2020/10/22]
以往的货币替代是因为货币的价值内涵发生变化,可以称为“古典货币战争”,而现在由于技术而引起的货币替代可称为“新型货币战争”。
动态 | 国际证监会组织发布规范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咨询文件:据cointelegraph消息,5月28日,国际证监会组织(IOSCO)发布了一份题为“与加密资产交易平台有关事宜、风险及监管的考虑”的咨询文件。该文件就IOSCO已确定的有关加密资产交易平台的一系列事宜、风险及其他主要考虑征询公众的意见。报告中概述的这些主要考虑事项如下:使用CTPs、保护资产、利益冲突、CTP操作、市场完整性、价格完整性和技术。该文件指出,所有这些意见必须在2019年7月29日前提交。[2019/5/31]
而且,随着现代信息技术革命的兴起,技术对货币的影响正达到前所未有的状态,并将继续演绎、拓展和深化。它甚至还可能引发整个货币金融体系变革,因此引起全球各界的广泛关注。
比特币引发的“新型货币战争”才刚刚开始
姚前认为,这场“新型货币战争”可追溯到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金融危机的爆发使中央银行的声誉及整个金融体系的信用中介功能受到广泛质疑,奥地利学派思想回潮,货币“非国家化”的支持者不断增多。在此背景下,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不以主权国家信用为价值支撑的去中心化可编程货币“横空出世”。
Libra白皮书指出:“Libra的使命是建立一套简单的、无国界的货币和为数十亿人服务的金融基础设施”,现在看,其宏大使命未必一定成功,但对于这样的愿景,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至少在技术方面抑或在模式方面,它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参考和选项,有益于社会的进步。
比特币引发了全球大规模的数字货币实验。
姚前认为,“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兴起,更像是闹钟,唤醒了中央银行应重视法币价值稳定,唤醒中央银行不能忽视数字加密货币这一难以回避的技术浪潮,唤醒中央银行应重视央行货币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创新。
早在2014年,中国人民银行正式启动法定数字货币研究,论证其可行性;2015年,持续充实力量展开九大专题的研究;2016年,组建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
2016年之后,各国中央银行也开始行动起来,开展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加密货币实验,比如,加拿大的Jasper项目、新加坡的Ubin项目、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项目、泰国的Inthanon项目,还有我国香港的LionRock项目等。
这是一条全新的赛道,参加者有私人部门,有公共部门,有主权国家,有国际组织,有金融机构,有科技公司,有产业联盟,有极客,有经济学人……总体看,这场“新型货币战争”才刚刚开始。
各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进展迅速
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不同,法定数字货币或央行数字货币“根正苗红”,不存在价格不稳定和合规性问题。
有些经济体选择了以区块链技术为代表的加密货币技术路线,比如,加拿大的Jasper项目、新加坡的Ubin项目、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的Stella项目、中国香港的LionRock项目、泰国的Inthanon项目,而有些经济体则摇摆不定,对是否采用区块链技术依然存有争议。
区块链技术具有难以篡改、可追溯、可溯源、安全可信、异构多活、智能执行等优点,是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雏形,是新型的价值交换技术、分布式协同生产机制以及新型的算法经济模式的基础。当前,各国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央行数字货币实验进展迅速,内容已涉及隐私保护、数据安全、交易性能、身份认证、券款对付、款款对付等广泛议题。
姚前认为,作为一项崭新的技术,区块链当然还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与不足,但这正说明该技术有巨大的改进和发展空间。
姚前最后表示,虽然各国“引而不发”,至今还没有出现真正意义上的央行数字货币,但无论是数字美元方案,还是数字美元计划白皮书,均表明美国已正式加入“火热的央行数字货币战局”。
数字时代已然来临,数字货币时代也必将来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