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作者:Michael Nadeau,来源:The DeFi Report
本周我们将重点关注 DeFi 的借贷领域。
涵盖的主题:
银行会发生什么?
ETH 质押率和DeFi 收益率曲线
利率掉期和固定利率贷款
低抵押贷款(Undercollateralized Loans)和代币化的真实世界(Real-World)资产
CBDC 对银行系统的影响
希望本文的分析可以帮助你建立一个框架,以便你思考 DeFi 协议以及它们在未来几年在金融服务中可能扮演的角色。让我们开始吧。
如果我们相信 DeFi 借贷和货币市场应用将在 2030 年被广泛采用,那么银行会发生什么?简而言之,银行不会消失。我们可以进入一个“无银行”未来的想法似乎非常牵强。当你环顾加密货币/DeFi 生态系统时,你会看到大量去中心化的(比其他更多的)应用程序——但是在几乎所有情况下,仍会有一个指向银行的法定开/关匝道。
需要明确的是,DeFi 可以扩大规模的唯一途径是通过传统的受监管实体——不仅是从物流/用户体验的角度来看,而且从资本市场的角度来看也是如此。我们不认为 DeFi 应用程序会很快取代银行。DeFi 是否会为处于边缘的无银行账户的人提供服务?这当然肯定的,但这并不会成为该行业增长的主要动力。
我们也不认为比特币会很快取代美元或其他全球法定货币。尽管如此,我们仍然相信两者(DeFi 和 BTC)都将在未来的金融中发挥重要作用。
跨链预言机解决方案SupraOracles与多链DeFi平台DePocket Finance达成合作:据官方消息,跨链预言机解决方案SupraOracles宣布与多链和多资产DeFi平台DePocket Finance达成合作。DePocket允许用户访问大量的数据,同时与DeFi产品集成。[2022/6/13 4:23:18]
我们关于 DeFi 的高级论文的核心主题之一涉及开源技术的力量。开源操作系统 Linux(它始于 90 年代的边缘运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微软在 90 年代对 Linux 采取了极端的防御和对抗态度,甚至称其为“癌症”。然而事实证明,微软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 Linux 贡献者之一。但是 Linux 并没有颠覆微软,相反,Linux 允许 Microsoft 将更多功能、灵活性、安全性和硬件支持集成到其客户所需的产品/服务中。
我们可以通过类似的框架来考虑 DeFi 借贷应用程序。它们是开源协议,允许其他人自由使用、构建和集成等。因此,我们认为银行最终将与 DeFi 借贷应用程序集成。
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客户将需要新的功能、服务、灵活性、控制、收益等。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将通过银行界面与 DeFi 应用程序进行交互,甚至不会意识到他们正在使用 DeFi,就好像微软用户不知道他们正在与 Linux 进行交互一样。
自 1921 年美国银行数量达到 30456 家的峰值以来,美国的银行数量一直在下降。下面我们可以看到过去 21 年的变化速率,在此期间银行的数量减少了一半至 4236 家。如果我们追溯到 1984 年,美国的银行数量甚至已经减少了 70%。而最近新银行的加速衰落表明,自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以来,它们缺乏盈利能力,这主要是由于低利率导致净息差大幅下降。危机后的新法规也推高了行政设置成本,创造了额外的进入壁垒。
数据:当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为1786亿美元:9月27日消息,据DefiLlama数据显示,目前DeFi协议总锁仓量1786亿美元,24小时减少0.26%。锁仓资产排名前五分别为Curve(135.2亿美元)、AAVE(123.3亿美元)、InstaDApp(105.1亿美元)、Compound(104.7亿美元)、WBTC(88.9亿美元)。[2021/9/27 17:09:03]
资料来源:FDIC、Statista
随着银行数量的下降,我们也看到了行业内的整合。下面是从 1994 年至今的小型和大型银行数量的比较。1994 年,小银行占市场份额的 84%。如今,这一数字为 52%。
资料来源:NCRC
在美国,当我们想到银行业时,我们通常会想到摩根大通(JPM)、美国银行(BOA)、瑞士信贷(Credit Suisse)或者富国银行(Wells Fargo)等主要参与者。但许多银行都是规模较小的社区银行,这些银行没有资源来实施昂贵的新技术,导致它们倒闭和/或与大型银行合并。而这就是 DeFi 变得异常强大的地方。
例如,你们当地的信用合作社没有资源来实施和整合昂贵的新技术来与大型银行竞争,而现在它们不需要了。它们可以通过软件开发工具包简单地“插入”到开源的 DeFi 协议。通过这样做,它们利用了一个基本上免费为其工作的开源开发人员网络。在此前在分析萨尔瓦多决定在 2021 年加入比特币网络时,我们提到了“插入”开源金融技术的想法。
末日博士:DeFi从一开始就是雾件:金色财经报道,末日博士Nouriel Roubini在推特表示:“DeFi从一开始就是雾件(vaporware),现在完全是步履蹒跚,因为区块链一直是人类历史上最被炒作的技术。”据悉,雾件是指远在开发完成前就开始作宣传的产品(也许这些产品根本就不会问世)。[2020/9/25]
DeFi 协议将使这些小型银行能够以低成本提供新的尖端服务。这可能有助于在大型银行和小型银行之间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并抵消我们在整个行业中看到的激进整合。
要看到这一点开始发挥作用,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监管的明确性、链上身份和智能合约的审计标准。
随着以太坊转向权益证明(PoS)的合并现已完成,质押 ETH 的收益率目前约为 5.2%——实际收益率(与协议通胀所代表的名义收益率相反)。以太坊是加密货币中唯一产生有意义的实际收益的网络。话虽如此,最近链上活动一直在放缓,因为有几天交易费用的消耗并没有抵消新发行的 ETH。但请记住,随着链上活动的轻微增加,ETH 就会出现通货紧缩。发生这种情况时,ETH 的持有者不再会被新发行代币所稀释。区块链现在是盈利的,并且随着用户交易费用的接管,不需要通过新的 ETH 发行来补贴安全提供者/验证者。以太坊正在我们眼前成长起来。
由于质押 ETH 的实际收益率为 5%,许多分析师预测,以太坊可能会为 DeFi 设定一个“无风险”利率基准。在这种情况下,质押者/验证者不仅获得了实际收益,他们还通过一种包含 web3 未来“看涨期权”的资产获得了收益。当然,还有一些风险需要考虑,因为未来 ETH 的价格也可能下跌,或者网络可能无法实现其潜力。
币赢CoinW平台DeFi币种 SWINGBY领涨:据币赢行情数据显示,截止今日10:00(GMT+8),平台内DeFi币种今日SWINGBY领涨,今日涨幅为37.7%,现价0.1761USDT;XAMP今日涨幅31.78%,现价0.0191USDT;KTON今日涨幅27.75%,现价168.2235USDT;UNC今日涨幅为19.56%,现价0.0085USDT。风险提示:近期行情波动较大,请注意控制风险。[2020/9/21]
如果 ETH 质押率被视为加密货币的“无风险”利率,我们可以开始看到 DeFi 收益率曲线的形成。在一个理性的市场中,任何使用 DeFi 应用程序(风险更高)来获得收益的人,都应该要求比 ETH 质押率更高的利率。可替代 L1 的抵押率也可能落在这条收益率曲线上。
最重要的是,ETH 质押者可以获得的这种新的实际收益应该会对 DeFi 中的资本流动产生影响。如果你能以相对较低的 ETH 质押风险赚取 5% 的收益,那么在不久的将来,Aave 和 Compound 等应用程序的借贷利率应该会超过 ETH 的质押利率。这是我们将密切关注的事情。
最后,如果回到我们的论点,即银行将“插入”DeFi 借贷应用程序,我们还应该期望银行提供对 ETH 质押率的访问权限。养老基金是否能够在国债之外进行多元化投资?他们是否希望投资收益率更高、有显著上行空间的产品?银行会被激励提供这些服务以提高利润率吗?与持有自己的私钥相比,企业客户是否会更喜欢受信任实体的托管解决方案?我们相信这些问题的答案将是肯定的。
如果我们从技术堆栈上下观察,收益率自下而上的结构是可变的,并由供需决定。例如,在底部,我们有 ETH 的质押率,它由质押者的数量和 DeFi 应用程序、游戏应用程序、NFT、交易、交易等发生的链上活动量决定。
币赢CoinW DeFi区项目 MINI 24小时涨幅达109%:据CoinW官网数据显示,MINI/USDT 的24小时涨幅达109%,最高涨至0.0376 USDT。据悉,币赢最近上线的Miniswap是一个超越UniSwap的去中心化金融衍生协议,对标Uniswap,又针对其缺陷做出创新,将交易挖矿融合进去,顾及到用户的诸多平台机制从而蜕变称完整的去中心化金融衍生协议。[2020/8/9]
如果我们提升技术堆栈,我们就会拥有 DeFi 应用程序,而其收益率再次取决于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供求关系。
需要明确的是,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传统金融中。在 TradFi 的基础层,我们有国债收益率,它由中央银行设定并且会不时变化(正如我们最近看到的那样)。浮动利率会带来不确定性,使借款人处境艰难。例如,大多数人都不愿意持有利率随时可能上升的 30 年期抵押贷款。进入利率掉期(Interest Rate Swaps,也称为“利率互换”)市场,这是一个允许固定利率贷款的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衍生品市场。
目前,在传统金融领域,大约 88% 的企业借贷是以固定利率完成的。随着 DeFi 生态系统的发展和成熟,我们应该期待看到新产品进入市场,以进一步支持新的商业模式。例如,今天的 DAO 结构使用其原生代币来筹集资金和引导。在建立产品与市场的契合度后,这些新结构中的许多可能会寻求以收入作为支持的传统债务融资。像任何企业一样,他们将寻求固定利率贷款。例如,Voltz 协议就是这样一种解决方案,旨在通过其利率掉期 AMM 解锁固定利率贷款。(我们与 Voltz 没有任何关系或投资)
今天在 DeFi 中借款需要以加密资产(ETH、BTC 等)的形式对流动存款进行超额抵押。例如,如果你想贷款 100 美元,则需要存入 150 美元。目前所有蓝筹借贷应用程序(例如 Maker、Aave 和 Compound)都是这种情况。
超额抵押结构对于允许智能合约自动清算头寸并确保贷款人在市场波动期间收回资金是必要的。因此,DeFi 不存在交易对手风险。但是并非所有风险都已消除,因为如今 DeFi 存在相当大的智能合约风险。
我们认为这种超额抵押贷款结构本质上是目前 DeFi 技术的概念证明。从长远来看,这不是一种资本效率高的借贷方式。企业不会为获得贷款而过度抵押。相反,他们更愿意以生产性资产为抵押贷款,同时使用这些资产来提供产品和服务。因此,抵押不足或资本效率高的贷款更为可取。例如,如果你以 20 万美元的价格购买房屋,你不会想支付 12.5 万美元以获得 7.5 万美元的贷款。你想拿出更少的钱,并用你的房子(生产性资产)作为抵押品。
这一挑战的解决方案是将现实世界的资产上链。这方面的第一个实例是美元支持的稳定币。但是有很多很多用例。例如,对持有房地产资产的法人实体进行代币化,将使这些资产能够用作有效链上借贷的抵押品。实际上,任何有价值的东西都可以被代币化。也就是说,贷方和其他市场参与者需要一个强大的基础设施来了解代币化基础资产的性质(法律状态、财务报表、披露等)。随着这个基础设施的建成,我们应该会看到越来越多的资产被代币化。这将开放各种资产的更多流动性交易,以及 DeFi 中更具资本效率的借贷。
在过去一年左右的时间里,DeFi 中最大的两个借贷应用 Aave 和 MakerDAO 一直在向这一领域扩张。这最终可以将受监管的 TradFi 世界与公共区块链基础设施所支持的效率联系起来。
值得注意的是,美联储目前正在与全球 100 多家中央银行一起探索“假设的”CBDC(数字美元)。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施,它可能会从根本上重组现有的货币体系,并对银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今天,美联储无法直接接触经济中的个人和企业。相反,他们与大型商业银行互动,而后者又直接与个人和企业打交道。CBDC 将使美联储能够直接接触个人和企业,并在管理经济和消费者行为方面拥有广泛的战术控制权。
目前尚不清楚 CBDC 将如何影响银行系统、隐私、支付、经济和消费者行为。这一切都取决于它是如何实施的。CBDC 可能会消除对大型商业银行的需求。它还可以从社会中移除实物现金,并允许实行负利率。此外,我们不知道 CBDC 最终是否会直接来自政府实体还是私营部门。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正在与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数字货币计划(如英格兰银行和加拿大银行)合作开发初始原型。
许多人认为 CBDC 与 DeFi 以及使用以太坊、比特币和其他公共区块链构建的东西是对立的。后者都是用户可以选择加入的开放、完全透明的平台。CBDC 可能会使货币体系进一步集中化。虽然我们不应该就如何设计和实施 CBDC 草率地下结论,但我们确实知道,在有选择权的情况下,政府更倾向于加强控制,而不是减少控制。虽然对公众来说可能并不明显,但对任何政府来说,控制货币都是最有力的控制手段之一。
正如我们所概述的,我们认为西方文化将在未来几年转向更去中心化的系统(类似于对互联网的拥抱,但会有更多的监管)。话虽如此,我们仍然需要确定未来变得更加中心化的某种可能性。CBDC 的实现是我们将密切关注的事情。
我们相信,DeFi 借贷应用的增长最终将通过受监管的实体来推动。如今,DeFi 内部的大部分摩擦都与加密货币/DeFi 和法定货币之间的开/关匝道有关。出于这个原因,在短时间内真正实现“无银行”是不可行的。DeFi 协议的开源性质将允许小型银行提供新的产品和服务,而无需自己构建新功能。通过“接入” DeFi,这些银行可以立即将全球数百万新用户带入 DeFi 中。
在较短期内,我们预计将看到 DeFi 内部的收益率曲线,ETH 质押利率相当于 DeFi 的联邦基金利率。我们还期望看到新的产品被采用,使 DeFi 的固定利率贷款成为可能,并继续建设基础设施,以支持代币化的现实世界资产——这些资产可以在 DeFi 中用作抵押品,以实现更有效的资本借贷。
最后,CBDC 的引入可能会给 DeFi 的预测带来一些麻烦。这一切都取决于实施。在许多情况下,CBDC 可能会迫使进一步的中心化和货币体系的完全重置。在其他领域,全球 CBDC 将加强对 DeFi 服务和去中心化货币网络(如比特币)的需求。
财经法学
成都链安
金色早8点
Bress
链捕手
PANews
Odaily星球日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