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新一周,比特币仍然稳坐全球财经圈的C位,在华尔街的眼中也越来越“香”了:花旗发布100多页的报告为其铺路,富达直言其还有上涨空间,高盛也打算重启加密货币交易柜台……不过,即便投资机构已经蠢蠢欲动,但对于加密货币这一风险重重的交易模式,监管者似乎还没有松口的意愿,至少美国财长早就表明了不认可的态度。
华尔街的青睐
刚刚经历了暴跌20%的一周,比特币又迎来了新的利好,这一次是华尔街大佬齐齐下场,为其撑腰。
当地时间3月1日,美国投资银行花旗集团分析师称,世界上最大的加密货币比特币正处于历史决定时刻,现在正处于一个“临界点”,要么成为国际交易的首选货币,要么面临“投机性内爆”。
在这份长达100多页的报告中,花旗表示,特斯拉和万事达等公司最近大规模收购比特币,以及各国央行也在探索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已激发比特币的巨大潜力。由此,分析师相信比特币可能成为主流:“比特币的发展道路上存在着许多风险和障碍。但是,在这些潜在障碍和机遇之间权衡之后,我们得出的结论显示,比特币正处于一个临界点。”
5000万枚USDC从USDC Treasury转至未知地址:金色财经报道,Whale Alert数据显示,北京时间3月8日18:28,50,000,000万枚USDC(50,005,183 美元)从 USDC Treasury转移至未知钱包地址。[2023/3/8 12:49:29]
比花旗更甚,在富达全球宏观业务主管JurrienTimmer看来,比特币可充当“数字黄金”。Timmer解释称,当前比特币资产价值仅为9000亿美元,而鉴于黄金11万亿美元的资产价值和全球160万亿美元的金融资产总额,该加密货币仍有很大的上涨空间。
不只是花旗和富达看好,高盛也“真香”了。3月2日,彭博援引知情人士称,高盛已重启加密货币交易柜台,并将从3月中旬开始,为客户提供比特币期货和无本金交割远期合约交易服务,同时还在研究比特币ETF的可能性。
目前已有40个NFT项目获得BONK空投:金色财经报道,目前已有40个NFT项目获得BONK空投,分别是ABC、Anon club、Anybodies、Atadia、Aurory、BSL、Boogles、Catalina Whales、 Claynosaurz、Communi3、Crypto Duck Punks、Cyber Samurai、DCF、DAA、DTP、Degods、Elixir Vols、FFF、Frakt、Galactic Geckos、Helions、Jelly Beasts、Liberty Squirrels、Lily、Lotus Gang、MBB、OG Pengus、Pengu Bots、Orcanauts、Pawnshop Gnomies、Primates、SAMO DAO、Sol Slugs、SMB、Solgods、Solslimes、SVPLY Chail Male bots、Taiyo gen1、TFF 和 Y00ts。现阶段这些 NFT 项目中的大部分持有者都收到了空投,而其余的则卡在合约中,被烧毁或未完成。Bonk此前宣布将把总供应量的 50% 分配给了 Solana 社区,特别是 Solana NFT持有者、DeFi成员、艺术收藏家和开发人员。(cryptopolitan)[2023/1/6 10:24:20]
值得一提的是,一年以前,高盛还是比特币的忠实唱衰者。2018年,高盛首次设立加密货币交易部门,但彼时,由于比特币价格正从第二波牛市的高点开始下跌,削弱了投资者对数字货币的兴趣,高盛的首次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Signature Bank设立数字资产存款上限,单个客户存款不超过20亿美元:12月8日消息,Signature Bank正在设置数字资产存款上限,以将数字资产行业客户的存款占比降低到银行存款总额的20%以下。
据悉,Signature Bank第三季度存款额为1020亿美元,该措施将把整个数字生态系统的存款总额限制在204亿美元。此外,Signature Bank董事Joseph Seibert在致客户的一封电子邮件称,将对每个客户的存款上限设定为银行存款总额的最高2%,并对TheBlock补充道,每个客户存款不超过20亿美元。(TheBlock)[2022/12/8 21:30:51]
去年5月,在一场交流会上,高盛分析师直言,在当前的经济环境下,比特币都是不可行的投资工具。在当时的高盛眼中,比特币与17世纪荷兰的郁金香泡沫相差无几。
FTX破产后美参议员就投资者保护问题向加密公司提出质疑:金色财经报道,Binance.US和Coinbase都在本周美国参议院财政委员会主席就FTX破产造成的广泛影响如何保护使用其服务的投资者进行质询的加密货币公司名单上。
美参议员Ron Wyden致信Bitfinex、Gemini、Kraken和KuCoin等知名加密货币公司的六位首席执行官,要求他们解释自己公司的结构,是否将客户的资产与自己的资产分开,以及他们如何防范市场操纵和内部利益冲突。
Wyden在信中说,“随着国会考虑对加密行业急需的监管,我将根据长期以来对银行、信用合作社和证券经纪人的客户提供的保证,重点关注对消费者保护的明确需求。如果这些保护措施在FTX破产之前就已经到位,那么今天面临急剧财务损失的散户投资者就会少得多。”[2022/11/30 21:11:18]
而针对高盛此次的回归,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说法称,高盛回归的真正原因是比特币的剧烈波动,这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是巨大的风险,但对自营交易员来说却是极有价值的。
MakerDAO发布新提案,将加入Flash Mint模块等一系列更新:5月19日消息,MakerDAO发布新提案,该提案包含的更新包括支持Layer 2到Layer 1的快速提款功能、添加新的Flash Mint模块、新模块债务上限设置为2.5亿美元,旧模块的上线下调至2.5亿美元等。[2022/5/19 3:27:15]
巨头加持之下,比特币重新扬眉吐气,周一交易量强劲,根据Bitstamp交易所的数据,比特币价格上涨了9.7%,为三周来最大涨幅。北京时间周二早盘,比特币6天来首次突破5万美元,从上周21%的抛售中逐渐恢复。
监管机构的谨慎
即便是资本市场的香饽饽,但比特币在美国监管层的眼中仍然被风险环绕。当天,在华尔街齐齐力挺的同时,纽约总检察长LetitiaJames随即泼了一盆冷水。
“投资虚拟或加密货币存在极大风险,我们必须采取行动保护投资者的钱包……我提醒投资者,在这个不稳定的市场投资是不审慎的,可能会造成毁灭性的损失。”LetitiaJames说道。
这一表态似曾相识。一周前,比特币经历了史无前例的“惊魂一夜”,24小时内跌幅超17%,始作俑者正是财政政策掌舵手——美国财长耶伦。
彼时,耶伦指出,用比特币进行交易是一种“极其低效的方式”,处理这些交易所消耗的能源惊人。比特币经常被用于非法融资,效率低下,比特币在合法性和稳定性方面仍然存在重大问题,因此,耶伦不认为比特币可以作为一种交易机制被广泛使用。
“比特币还是一种高度投机的资产,数字货币可能会带来更快速和更便宜的支付体验,但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包括消费者保护和反。”耶伦的表态充满唱衰意味。
不只是财政舵手不看好,作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之一,美联储也早就表明了自己的唱衰立场。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曾将比特币描述为“像黄金一样的投机性价值储存库”,并指出“几乎没有人会将比特币用于支付”。而波士顿联储主席埃里克·罗森格伦则对比特币价格疯涨感到吃惊,称随着各国央行逐步推出数字货币,人们没有理由再购买比特币。
即便放眼全球,比特币也不太受待见。比如德国银行业协会呼吁德国政府对数字货币进行更严格监管。国际清算银行也发出警告,比特币并非真的货币,而是一种有崩溃风险的投机性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总裁、欧洲央行行长拉加德也称,比特币是一种具有高度投机性资产,人们利用比特币进行了很多“可笑的”交易甚至是“非法的活动”。
从投机到交易
从各国的官方表态来看,唱衰原因无非是非法风险、投机属性等。但很明显,这并未能影响华尔街的趋之若鹜。
对于华尔街的态度,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指出,疫情发生后,美国大规模量化宽松,释放了充沛的流动性,资金需要寻找投资标的。就实际情况看,比特币交易较为方便快捷。之前监管对其并没有严格管制,如美国是按照普通商品对其进行监管。这些因素综合,从而让越来越多的投资机构看好比特币。
但也不是没有谨慎的投资机构。投资机构BCAResearch就指出,挖矿开采比特币所消耗的能源惊人,而且各国政府将更加严格地监管,这将导致比特币随着时间推移,失去其大部分价值
事实上,还有投资者提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美国投资者迈克尔·伯里警告称,各国监管层可能会“打压”比特币甚至黄金,以保护本国货币。在他看来,随着经济开始从疫情中复苏,美国政府将推出更多刺激措施,超发货币,加剧通胀,“在通货膨胀危机中,各国政府将采取行动打击货币领域的竞争对手”。
“我不讨厌比特币。但在我看来,在一个中央集权政府的世界里,去中心化加密技术的长期发展和未来是非常脆弱的,货币的垄断对政府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利益,所以比特币必然会受到监管层的打压。”Burry强调称。
不过,对于比特币是否会影响到主权货币地位这一问题,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研究所研究员孙杰表示,目前看来影响其实并不大,比特币主要还是作为一种投资品、投机品,正进入到交易中还是比较难,因此不太可能真正取代货币。鲍威尔的表态还是是从保护投资者的角度出发的。
孙杰进一步表示,各家央行数字货币其实和比特币还是有本质区别的,前者加强了央行的中心化地位,并且在监管和跟踪方面也有区别。
另外,孙杰也提到了比特币的投资风险,作为投资品,比特币是有意义的,但如果这个泡沫崩溃,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比如有企业或者投资者将其作为抵押,可能会对金融体系造成的影响也说不好。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