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可以解决一些互联网的遗留问题,但最终决定区块链能不能成为所有互联网企业、互用户使用的技术,核心还在于互联网用户、企业对数据的需求。
都知道区块链技术好,可以让很多不透明的信息公开透明,可以让几个合作方之前快速协作,可以减少中间环节的成本。但这些需求似乎都不能直接决定了区块链的命运。
因为中心化平台还是有很多方法来实现以上的这些“优势”,例如信息公开透明,将信息公布,有监管方介入即可。在早期的金融供应链里,仍然有一些靠“信用证明”来做中间交付来减少成本、缩短周期的法子。
对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技术优势,还是要体现出来,体现出中心化平台和去中心化的本质不同。这个重任最后是落实到数据上的。
数据需求何解?
其实说起区块链领域和数据的关系,很密切,因为区块链时代一定是数字化的,与数据密不可分。区块链存储的哈希值,都是数据被加密后呈现的。
金色相对论 | DeFiner创始人:没有ETH 2.0 DeFi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7月16日消息,在今日举行的金色相对论中,针对“以太坊的2.0阶段正在等待中,对于Defi来说,会有益吗?还是没有关系?是否会因以太坊2.0改变Defi领域的分布情况?”的问题,DeFiner创始人Jason Wu表示,DeFi 肯定是会受益于ETH 2.0,以太坊相当于是基础设施,但由于现在吞吐量的限制,导致了手续费用比较高,处理时间比较长。
可以把ETH 1.0 比做 3G 网络时代,ETH2.0 比做4G,从用户体验上讲,这个提升就相当于是开通了高速公路,或者是有了4G LTE。
没有ETH 2.0, DeFi行业很难有大的发展空间,现在网络吞吐量就已经基本达到了极限。ETH2.0 对于DeFi领域的分布,也必然是有很大影响。类似于Compound, Maker的借贷协议,对交易量的需求不如Uniswap之类的去中心化交易所。
现在受到 ETH 1.0 网络限制的影响比较小。在升级了吞吐量之后,去中心化交易所会有一个质的提高。DeFi的板块,在ETH2.0之后,更大的利好还是依赖于交易量的去中心化交易所。[2020/7/16]
未来,这区块里打包的哈希,可能是各类数据相关的密码学内容,可以是你买东西的账单,转账的账单,也可能是你上传的一张图片的版权哈希。
金色财经合约行情分析丨各币种普涨 市场出现积极情绪:据火币BTC永续合约行情显示,截至今日18:00(GMT+8),BTC价格暂报9203美元(+2.03%),20:00(GMT+8)结算资金费率为0.010000%。
昨日晚BTC在下探8900美元后收了一根下阴线,随后开始小幅震荡反弹,于今日下午放量上涨至9200美元附近。根据火币交割合约数据,BTC当季合约成交额较昨日大幅增长,持仓量从昨晚后也开始反弹,精英多头占比稳定,当季合约溢价略增。今日各币种出现普涨,市场情绪乐观。
USDT于火币全球站OTC的报价为6.99元,溢价率为-0.46%。[2020/7/6]
所以说数据的需求是源于这里。区块链完成的过程就是多方协作打包一些数据放进区块里。原来的服务器就是把数据由平台直接存储在对应的服务器里。
金色晚报 | 2月19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Tether、CFTC、北方数据、黄金十字、Visa
1. Tether向以太坊网络新增发6,000万枚USDT。
2.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意见:Gram是否属于商品并不影响其是否构成证券。
3. 北方数据公司与嘉楠耘智宣布在区块链及AI领域展开合作。
4. 渣打银行聘请Ripple前高管出任CCIB部门全球主管。
5. 印尼海关总署将采用区块链技术降低物流成本。
6.腾讯御见:恶意挖矿程序“快Go矿工”更新,已获利门罗币47个。
7.爱尔兰高等法院没收一贩逾5600万美元比特币。
8. 比特币本周现“黄金十字”,该信号曾出现在60倍反弹前。
9. Coinbase :成为首家 Visa 主会员机构中加密货币公司。
10. 美国总统候选人Mike Bloomberg:创建监管沙箱,为加密货币提供监管框架。[2020/2/19]
这就对应着所有权也不一样了,多方协作打包,这归属权有定论,而平台打包放在自己的服务器里,形式上还是平台所控。
分析 | 金色盘面:BTC 1小时持续走强:金色盘面独家分析:BTC突破短期压力,主力如约而至,根据我们之前的判断,今天会是一个突破的节点,可以重点关注MA36均线的突破情况。上述分析仅限技术交流,不作为交易参考,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市场价格波动,做好风险控制。(登录金色财经APP—发现,查看更多币种的独家点评)[2018/10/24]
整个互联网世界里,所有平台都是这么做的,所有平台自己都是一个孤岛,自己在自己的“地界”训练自己的数据为商业所用。因此才能从用户量数据量看谁家商业价值更大,这完全是一个比量的竞赛。
即使资本形成派系之后,不同平台间多了很多合作,但很明显的,这些“孤岛”间的隔离还是没有解决。
互联网用户分布于各平台上,各类行为数据分割严重,而每个公司自己训练数据挖掘价值,这种技术很快会陷入一个极值,要不就是更新算法,要不就更新数据范围。
金色财经独家消息 中伦文德陈云峰谈《人民日报·三问区块链(经济热点)》:未来会有关于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应用层面的法律法规出台:金色财经独家消息,中伦文德陈云峰律师针对《人民日报·三问区块链(经济热点)》的内容作出回复,陈云峰表示:“区块链技术的价值得到越来越广泛的认可。从2016年起,我国政府多次从国家战略角度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并支持金融、医疗、政府监管、食品溯源等领域的应用,由于区块链本身的技术特性,比如智能合约、共识机制等,对现有法律关系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接下来也会有关于区块链技术标准及应用层面的法律法规出台,以使得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场景受到法律规范。”[2018/2/26]
数据领域的区块链式发展苗头
数据需求的发展大方向,主要是打破数据孤岛,把那些互联网业务的边界打通,其实这个目标在于发展经济,从近十年间世界兴起的头部企业来看,互联网企业如日中天,而且这个领域的经济体量似乎已经庞大到开始触及天花板。
从模型上看,其实也是一种商业模式的标准化在无限扩大发展之后,一定会出现增长平缓或下滑趋势,这就是互联网的天花板。
区块链是个打破数据孤岛的好办法,就拿上文说的各类企业间的数据互通,这个模型里,需要数据隐私,需要智能合约,需要网络层,协议层,也需要支持AI等其他技术融合。这个模型,就像联邦学习一样。
区块链可以向这个角度发展。很明确的说,区块链发展需要找到核心的业务场景,而且这场景得普世化,也就是所有企业都有,所有用户都要用。
我们很欣喜的看到了区块链领域开始推行新基建。新基建的进步可以说是社会硬件的迭代,区块链成为新基建的需求技术之一,代表着未来企业的系统,网络传输的协议,都将可能向融合区块链技术的方向靠拢。
当社会基建迭代之后,随之而来的一定是企业的设施迭代,然后数据需求就可以应时而生,然后就是业务爆发,商业成型。
我们目前已经在做什么?
未来的经济形态,虽不能准确确定,但面对这些可以推论的模型,现在的“准备工作”,从企业到相应的政府机构,都在做着。
近期,先后有两个文件发布,2020年4月9日晚,《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重点提及了数据市场化配置。随后《网络数据安全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也被工信部发布,主要围绕标准。
如果未来的这种数据经济模型可以成型,产业上要有标准,监管,更要有过硬的可实现的技术。这时候充分体现了技术对于时代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如果区块链无法胜任处理这个模型里的庞大需求,这个目标仍旧是痴人说梦。
我们很欣慰的是看到市场里的各路解决方案。
首先,做企业都明白生存的道理,产品竞争这些都暂且不讨论,目前的产品尝试,都有些分割严重。例如,阿里系和腾讯系产品一定是很难数据共享的。所以,目前很多方案都是会依靠自身的生态各自发展。我们在这里不谈竞争,只谈及三个过程。
第一个过程,是实现交易隐私,为用户实现最。第二个过程是基于DID的去中心化系统。第三是互操作性。这个三个过程的目标,最终指向的是数据边界的打通。
第一个过程,很多项目已经实现,因为对于数据隐私来说,匿名可以代表一部分隐私需求,此外而零知识证明、可信执行环境等这些隐私技术也可以让用户在保护交易的情况下实现安全可信。所以,对于加密货币的交易隐私需求,实现不是什么困难。困难是在于让用户使用上,使用这一技术,要开发对路的产品,找到适合的业务,还得教育用户。
第一个过程是交易隐私,第二个过程是升级的,实现基于DID改个每一个互联网产品的平台,形成去中心化系统。
这个过程在实现上有很大的难度,首先是开发架构,因为区块链各处的性能限制、开发限制,一个平台内,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需要用去中心化系统改造,同时需要改造的地方也未必可以实现,例如拥有高并发常态的一些场景,需要大量存储的场景。其次,是平台内的权益分散到用户个人的模型,这个还是需要探讨的,任何一个互联网平台不敢大动干戈。
所以在这个阶段,尝试都是小规模的,或是依靠理论推论,或者放在边缘业务上测试。很明显的,在这个阶段,已经困难重重,等这个阶段有所成就,区块链产业便更有希望了。
最后的第三阶段,我们可以想象在每个平台都利用链改造之后,平台间可以进行一定的互操作,互相调用,互相协作,就可以完成打破数据孤岛的愿景了。
如果没有第二个过程,从第一个阶段的交易隐私直接到互操作性,未来模型里的发展范围会是狭窄的,因为除了交易数据互操作外,其他数据共享还是会有一些不完善的情况。
采取半中心化的解决方案,跳过第二的阶段,利用第一阶段的技术来实现第三阶段的数据互通,技术上是可行的,但依旧还是中心化平台中间的游戏,与用户失去了联系。这个过程隔离了最重要用户角色,
即使因此各平台的业务拓宽了,但用户仍然是隔离的,业务边界宽了,用户的需求却没增长,原本是刺激增长的双赢,最后成了和用户的消耗战。
区块链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教育了我们数据的重要性,反之,庞大的用户数据需求、企业数据需求就会成为区块链的救命良药。用户、平台、商业在未来会循环起来不分前因后果,就像区块链领域的生态型混合发展模式一样,共同兴衰。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