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去年末,因为牛市上涨太快,出掉了一点仓位。但我很快就意识到错了,再也不敢轻易下车。
这一波牛市凶残到让人难于置信。
1.币圈总市值超过了两万亿美元,而在去年末,还在5000亿美元左右,半年不到市值涨了4倍。
2.持续时间长,且几乎没有像样的回调。整体单边上涨持续了超过半年。
3.绝大多数币的上涨完全找不到有解释力的逻辑,就是无理由地涨。
我就想,是什么力量推动着币圈市场这么高调?
首先我觉得得归功于全球央行们的量化宽松。
今年初各个金融分析师们就给出了数据,去年全球央妈资产负债表负债端增加了20万亿美元。这就是全球央行向市场直接投放了20万亿美元的流动性,经过货币乘数效应,最终市场上多了多少钱就是天量的数字了。Covid19当然是元凶,好像整个世界都能理解面对灾难时,央行采用量化宽松的政策。
声音 | 广东省政协常委:对于区块链这一新事物的发展,政府监管的力度至关重要:在1月12日下午政协第十二届广东省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上,广东省政协常委、港澳专委会副主任、尚东控股集团(香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郭泽伟在《关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区块链技术协同发展的建议》中提出,对于区块链这一新事物的发展,政府监管的力度至关重要,既要明确 “自治”“自律”是区块链的主要特征,又要认清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仍然处于早期阶段,所以“管”首先应重在规范化、法治化,引导相关行业建立统一的监管标准、规则体系,推动行业自律,落实安全责任,推动有序发展。(南方都市报)[2020/1/13]
资本市场上并不是只有币圈在涨,股票和房地产都在涨。我们的生活成本也在上涨。
但币圈最早的定位就是对抗通胀,所以这一轮放水里,币圈分到的水相对较多。
分析 | 嗅探节点的增多和识别算法的迭代可提高识别率 个人攻击者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就区块链投资基金Dragonfly Capital研究员Ivan Bogatyy发表的关于Mimblewimble协议存在隐私缺陷的文章,
以下是北京链安安全专家Hardman的观点:
1 MimbleWimble通过隐藏交易金额和避免使用公开可见的地址,为用户隐藏地址和金额,目前主要的采用币种是Grin币。
2 MimbleWimble协议对于转账金额的混淆和保护是有效的,目前来看无法被识别和攻击的。
3 该协议对于发送方和接收方的隐匿效果整体来看不如门罗币和ZCash,但是我们认为这体现的是这一算法技术特点体现的能力边界,而非“漏洞”。
4 实际操作来看,要识别MimbleWimble的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在采用MimbleWimble的代币网络中加入嗅探节点,并使用精确的识别算法。
5 嗅探节点的增多和识别算法的迭代可以提高识别率,是技术问题,也是成本问题,个人攻击者并不容易做到这一点。[2019/11/19]
其次我觉得得归功于以太坊演化出了AMM算法。
动态 | Calvin Ayre虚假宣称法院裁定澳本聪发明了比特币,这一言论受到网友抨击:BSV支持者 Calvin Ayre在8月28日的一条推特上说,主持澳本聪最近的法庭案件的法官认定他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他称“在澳本聪从tulip信托公司得到Satoshi coin的同时,这是一个很好的时机。同时也是法官做出澳本聪是中本聪裁决的最佳时机。”,不过这一言论在推特上遭到了网友的抨击。[2019/8/28]
以uniswap为代表的AMM算法机制的Dex,在LPtoken里积累了非常坚实的现货深度。
举例,uniswap里ETH-usdt交易对的流动性高达上亿美元的现货深度。要影响ETH的价格就需要真ETH币去砸和真Usdt去拉盘。这在几年前,价格的定价权在交易所,交易所是可以通过“假币”来影响价格。这两者价格影响方式是有天然之别,AMM机制让操纵价格变得几乎不可行。
声音 | 火币大学校长:BTC这一轮上涨的核心原因之一是主流机构正在完成对该市场的布局:据21世纪经济报道,火币大学校长于佳宁认为,比特币这一轮上涨的核心原因之一是主流机构正在完成对该市场的布局。在他看来,由于目前区块链技术已愈发成熟,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去中心化数字资产的价值越来越被认同。较之传统金融体系,数字资产规模并不大,还是一个“非常小的投资品类”,且资金往往为内部循环,没有太多外部增量资金。因此,金融机构的入场带来的外部资金对于该市场,尤其是对比特币这样相对成熟、稳健,规模又不是很大的资产类别,会有推升的影响。于佳宁认为,减半周期带来的影响一般会提前一年左右开始显现,这一方面与技术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市场参与者的心理活动有关。比特币价格这一轮上涨已使很多人获利较多,随着时间推移一定会有资金外溢的现象。比特币本轮上涨的关键逻辑在于,它不是自我驱动,而是外部资金和用户进入数字资产领域的结果。[2019/5/13]
因为AMM需要真币来操控价格下跌,这让做空的力量少了一条腿。在股票市场上,有裸空的操作,不需要你真实借到股票就允许你卖出股票。有AMM算法后,裸空币变得几乎不可能,除非有一个“裸多币”的对手盘。在cex和dex之间搬砖的机器人,会让一切裸空都需要真实的币来背书。
声音 | 李启威:比特币现金这一名词容易与比特币产生混淆 所以不喜欢:据Ambcrypto消息,莱特币创始人李启威(Charlie Lee)近日声明了自己不喜欢比特币现金的原因。他认为比特币现金这一术语很容易在社区内产生混淆和歧义。因为用户很容易将比特币和比特币现金混淆。[2018/10/11]
但相反的是,在AMM算法下,Tether公司却可以“裸多”,即Tether这一类usdt稳定币发行方,可以凭空放水。我这里只是推理,我并不知道Tether会不会真实放水。但如果考虑到算法稳定币的市场,像最近火的要死的Fei币,大概也能感受到市场对于凭空创造“法币”是有多么的渴望。每一次Tether打印Usdt时,各币圈微信群都欢天喜地。
在AMM算法上,因为一个pair里,要做多ETH,可以想办法虚构出usdt,想做空ETH,即无法对ETH放水。
因为bsc和heco这样的背靠中心化交易所的链,有了Pancake和mdex这样的uniswap竞争者,让其他币也可以轻松迁移到AMM机制来,这让绝大多数主流币都享受了只能裸多,不能裸空的待遇。
第三个牛市支撑可能是compound这一类借贷合约。
目前compound和aave一共持有170亿美元的TVL,在bsc链上的venus和heco链上的channels等,都锁仓了百亿,十亿美元的资产。这锁住了巨大的流动性。
最重要的是借贷协议是一个杠杆制造机,锁仓币进去主要是为了借usdt等稳定币出来。借贷合约的流行,给币圈带来了巨大的杠杆。
这和以前的中心化交易所的借贷不一样,在中心化交易所里的抵押品是没有锁仓的保证的。
compound有多好呢?我的感觉是,如果你有几千个ETH,光靠借贷合约就可以让你几乎不需要卖出,靠借usdt钱就可以过日子。因为借u几乎不需要利息。借贷合约消灭了大量的卖出需求。这就和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前的房子一样,只需要房价一直涨,靠屯房就可以过日子了。
有了一个完善的借贷协议,币是储值这个概念才完备。所谓的“储”值,就像一个缸,可以储存水,也可以舀点水出来喝,也可以再往里加水。ETH是有效的价值存储工具,反正我的ETH感觉就不想卖了,这么有用的东西,为啥要卖掉?
第四个牛市的支撑是defi整个生态的发展,让币成了一个能够产生现金流的东西。
就像是种田一样,币就是土地,有土地就可以耕耘,就会有收获。难怪defi里的各种玩意都叫farm。
当币可以持续创造现金流的时候,卖出的愿望就下降了很多。就像巴菲特不卖那些好公司的股票一样,让这些公司给他挣钱就好了。
defi有很多场景其实还是和上一轮的ICO一样,是一个零和博弈,甚至是负和博弈。但至少有两个场景是正和博弈。
一个就是uniswap为代表的lptoken挖矿,lptoken提供承担风险流动性,用户付手续费来交易,lptoken收获手续费。这个闭环是形成多赢的局面,给整个生态创造了一个非常好的去中心化交易场所,交易是资本市场最底层的需求之一。
另一个就是以compound为代表的借贷协议。借贷是金融最底层的需求之一,看看你家附近有多少商业银行就知道了这个借贷协议是多么的正面的事。
币圈有了清晰的正和博弈,创造出了明确的多赢业务局面,这个太厉害了。
牛市会一直持续吗?所谓的永恒的牛市会存在吗?
肯定不会,哪有啥玩意是永恒的,这答案我都不加前缀“我觉得”。
现在币圈市值上涨整体上靠的还是“庞氏”,我这里不是一种贬义,是中性的,就像社保本质上也是一种庞氏,这里描述的就是维系整体系统的力量是来自系统外,而不是系统内部。币圈市值上涨需要的是不停有新鲜投资者和资金进场。
币圈内部的成本现在是相当的高,现在招一个程序员,感觉水平很一般的,都要价4万月薪了。
挖矿是币圈发动人民群众加入的最有力的工具,现在矿圈把显卡和硬盘已经炒到了带崩其他行业的地步了。游戏圈都开始恨币圈了。矿圈在发动人民群体加入行业的过程中,也是对币圈抽血最严重的。显卡和硬盘都是要卖币去买的。矿圈越疯狂,就代表了币圈成本越高。
PoC矿业整体上还处于炒概念的过程,我就感觉PoC矿圈会不会是压倒币圈这一轮牛市的一个最大的砝码。以比特币挖矿为代表的PoW矿业,最终和价值存储和去中心化货币的共识相互成就,大家会用算力衡量币质量,币价又带动矿业增长。PoC矿业短时间还看不出有这么一层和币价正向的互动,更多的是行业成本,而不是价值体现。
当行业的运行成本增长,和,行业吸引外资的增长,前者超过后者时,麻烦就来了。外资进入的速度可能会硬刹车,但行业运行成本却不能瞬间降下来。开除人是要时间的,挖矿的沉没成本带来的心理压力是不能瞬间让我们放弃对矿业的投入的。
币圈层出不穷的新概念,也是要消耗圈内巨额成本的。
上帝啊,能告诉我,这个临界点什么时候会到吗?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