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6日,中国银行原副行长王永利发文指出,必须审慎对待NFT,随着NFT的快速升温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参与海外NFT投资,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加强对NFT的准确解释,加强对民众的投资者教育,强化交易平台的职责。他表示,在中国,NFT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尽管作为一种利用区块链技术产生的加密权益证明,对加强资产权益保护与促进交易流通存在好的功效,可以鼓励有益的探索,但由于缺乏官方明确的指引和监管规则,很多自媒体宣传报道都存在严重的浮夸和误导问题,在国家严厉控制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挖矿和交易炒作之时,NFT的快速升温和大规模投资,特别是参与海外NFT投资,同样存在很大的风险隐患,需要加强对NFT的准确解释,加强对民众的投资者教育,强化交易平台的职责,加强NFT产品和交易的全流程监管,特别是对相关的虚假宣传、内部炒作、金融欺诈、违规转移资产和等进行严厉制裁。
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在数字人民币APP联合上线SIM卡硬钱包产品:金色财经报道,7月11日,中国银行、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将在数字人民币APP联合上线SIM卡硬钱包产品,实现金融与通信跨界又一创新成果落地,为数字人民币应用提供更加普适、便捷的支付方式和体验。该产品近期将在部分试点地区开展受邀用户体验,后续分阶段推广至其他试点地区(目前只有具备NFC功能的安卓手机支持SIM卡硬钱包使用)。[2023/7/10 10:46:30]
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 但区块链底层技术仍缺乏自主产权:9月17日,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中国区块链发展论坛”在北京召开。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区块链工作组组长、中国银行原行长李礼辉在演讲中表示,由数字技术引领的链接机制、信任机制和竞争机制的变革,将是一个重构进程。我们应该积极应对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挑战。他指出,挑战分为两个方面,首先是区块链技术瓶颈有待突破,目前,各个国家均未实现区块链技术的大规模应用,我国的区块链技术研发致力于突破规模化可靠应用的瓶颈;其次是核心数字技术短板有待补强,我国是数据资源大国和数字化市场大国,但在全球数字技术版图上尚未建立地缘竞争优势,在区块链的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底层技术上,我国目前缺乏自主产权。另外,还应加快数字金融制度建设,抓紧制定区块链金融监管、数字资产市场监管、数字货币监管、法定数字货币发行等数字金融制度,逐步建立数字信任机制。具体而言,应抓紧完善关于区块链技术、区块链金融的标准、安全规范和认证审核制度。在法律上,应该明确数字资产的法律定义,明确智能合约的合同性质及其有效性,明确分布式架构下的责任主体及其行为规范和监管标准。(新浪财经)[2020/9/17]
声音 | 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进一步扩大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覆盖面:据中证网消息,昨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亮在“2019北京金融科技协同创新论坛暨金融科技协同创新平台发布会”上表示,推动中银协“中国贸易金融跨行交易区块链平台”稳健运行,进一步扩大平台覆盖面,吸收广大中小银行加入,拓展平台业务类型,积极同税务、海关等相关机构展开合作。[2019/5/22]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