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垄断市场、言论自由、隐私暴露等弊端逐渐暴露的情况下,Web 2.0时代的互联网红利也呈渐渐褪去之势。随之而来的Web3.0,似乎是由时代诞下的救世主,在为世人勾勒着未来元宇宙世界的模型。
对于Web3.0,在当下很难有一个完整清晰的定义,就譬如在Web2.0刚现雏形的时候,没人能预估到它将发展到何种程度。但有一点可以明确,如果说区块链是一种革新技术,Web3.0则是运行在区块链技术之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Web3.0也必将是在此基础上进行升级。
自DeFi赛道于2020年爆发之后,Web3.0应用浪潮开始向金融之外的领域蔓延。2021年的尾声,“创作者经济”不徐不疾地铺开了新一波Web3叙事风潮。Web3音乐作为“创作者经济”中的一个细分赛道,从一开始就不甘心被落下。
肖风:Web3应用层三代币模型有NFT、功能型Token和证券型Token:4月15日消息,在2023 香港 Web3 嘉年华主会场《代币化的未来》主题活动中,万向区块链董事长及 HashKey Group 董事长肖风发表闭幕主旨演讲《Web3 应用的三代币模式》时表示,Web3 的应用必然是方方面面的需求,Web3 应用层面的代币模型和基础协议的代币模型是不同的,基础协议是单代币模型,全球应该统一,应用协议是三代币模型,应用场景各有特色。三代币模型中,第一个是 NFT(数据、产品与服务价值),第二个是功能型 Token(使用权价值),第三个是证券型 Token(所有权价值,也就是股权价值)。[2023/4/16 14:06:08]
HyperPay公布后续路线图规划并发售Web5数字银行通证HW5:据官方消息,HyperPay钱包完成了之前的白皮书规划,并制订了新的发展路线图,HyperPay希望建立超级金融支付网络,融合Web2和Web3的优势,成为基于Web5的数字银行。在此节点,HyperPay也向市场推出首个Web5数字银行通证HW5。
HW5是HyperPay生态系统的支柱,HW5采用PoP(Proof of Participation)挖矿模式,即用户通过参与HyperPay钱包业务进行挖矿。包括HyperCard消费、充值、用户理财、借贷、交易等诸多用户行为。[2022/11/30 21:11:25]
Web1.0到Web3.0的音乐变迁
在Web1.0时代,大量的音乐平台存在于互联网上,但是真正合法合规的平台却寥寥无几,音乐用户在浏览器搜索的大部分音乐作品,都存在侵权问题。
Web3数字医疗初创公司Love Health以1.8亿美元估值完成750万美元融资:8月18日消息,Web3数字医疗初创公司Love Health宣布以1.8亿美元估值完成750万美元融资。根据该公司在LinkedIn的披露,团队将在2022年12月推出去中心化组织Love DAO。据悉,该公司目前已经购入了一些品牌保护性质的域名。[2022/8/19 12:35:05]
在Web2.0时代,许多流媒体音乐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数字音乐迎来发展高潮。随着各大音乐平台的恶性竞争,争抢头部音乐人作品、争抢独家授权,逐渐形成超级平台的垄断,音乐的发展实质进入“下坡时代”。
经过蓄力之后的Web3.0音乐平台,则呈现百花齐放的特点,为音乐找到新的发力点。Audius注重音乐分享,Pianity、Sound、Oneof注重藏品,Opulous、Royal、Rocki注重探索版税,Eulerbeats、Melos Studio注重音乐创作。在2022年,后起之秀Wom打造集NFT和社交属性二合一的音乐社交NFT平台,推动应用型的音乐NFT的发展。
Dora Factory完成第二个Web3基金会Grant:官方消息,DAO-as-a-Service基础设施Dora Factory在Web3基金会的第二个Open Grant Milestone-2代码已经被合并(Pull Request #217)。在这个Grant中,Dora Factory在Substrate上实现了MolochDAO V2,并通过单元测试和黑盒测试。截至目前,Dora Factory已经完成两个Web3基金会Grant,分别在Substrate上实现了二次方资助Pallet(已与开源开发者平台HackerLink集成),以及MolochDAO V1 和 MolochDAO V2。Dora Factory的Pallet可供所有Substrate开发者和波卡、Kusama生态的平行链使用,作为链上治理的基础模块。[2021/7/17 0:58:54]
那Web3.0的音乐,是如何跟上时代浪潮的?
交互方式
Web1.0的音乐以“可听”(listen)为主,在用户体验方面相对单一,音乐聆听者被动地接受市场上的音乐作品,音乐创作者也无法直接捕获乐迷的市场需求,属于创作者和消费者完全脱轨的时代。
Web2.0的音乐以“可听+可写”(listen+write)为主,通过留言和在线评论的方式使得信息在平台所有者和用户之间进行流动,用户的参与感更强。
Web3.0的音乐,则是“可听+可写+拥有”(lsiten+write+own),以用户为中心,强调音乐生态各个参与方的相应权利。最直观的感受是:音乐作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都将完全属于音乐创作者。
组织形式
在Web1.0和Web2.0时代,音乐的组织形式大多由公司和平台主导,在这两种形式下,组织的决策掌握在极少数人手里,而这些人里又往往存在着复杂的利益关系,在此种中心化模式下,高度集权、不公平、非透明等问题随之而来。
DAO是基于区块链核心思想理念衍生出来的一种组织形态,是区块链发展逾十年延伸出来的应用与组织创新,是区块链解决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问题之后的附属产物。
音乐人和乐迷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发展的,它在未来几年的样子将与过去完全不一样。随着音乐和Web3的交集,他们之间的关系也将是随之变化的。在近年,粉丝后援会逐渐演变成了做数据,反黑粉,氪金的组织,距离初衷越走越远。对应传统音乐中的粉丝后援会,粉丝DAO或许是音乐产业中DAO的最先产物。
将粉丝DAO视作具备全方位能力的艺术家粉丝俱乐部,每个社区成员的超能力都将被发挥,所有成员都提供价值并参与结果,这将是一股强大的力量。将智能合约纳入决策和运营的自动化,有一个框架给社区提供规则,确定新成员如何加入,分配工作内容,分配奖励等等,这将刺激所有成员运用他们的技能来帮助艺术家成长并分享利益,这种新生机或将孕育出全新的音乐服务。
内容所有权和控制权的回归
在Web2.0时代,大部分音乐人一旦将作品授权给流媒体音乐平台后,便意味着失去了对作品的所有权和控制权。音乐人将作品的控制权交给了大平台,便导致平台垄断市场的情况出现。话语权这个词语,对于大部分的音乐人,只是一个摆设。
Web3的基本理念之一:把信息和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还给用户,数据存储在分布式的区块链上,没有一个平台能独揽大权。当在Web 3.0音乐平台发布一首音乐作品后,即可确认创作者的权利,作品并不归平台所有,而是由创作者自己控制;音乐作品的每一次使用都能产生价值,所产生的收入也会实时进入你的加密钱包。
Web 3.0的去中心化基础架构,Web3.0核心应用的开源性,可能较难形成Web2.0时代的超级平台对行业形成垄断的态势。Web 2.0超级音乐平台设计的一套复制的分账方式,也难以继续在Web 3.0存续,这对音乐行业的刺激,是巨大的。
Web 3.0给音乐行业注入了鲜活的力量,并带来了诸多改变,且这种改变是颠覆性的,但能否实现音乐行业的第三次改革,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但毋庸置疑的是,现在人们对于Web3.0音乐,就像2000年想象数字音乐的时候,一切都是未知、一切都有可能,这片未被发掘的新世界蕴藏着无限的机会。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