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国际市场熊了,大部分在这一周期里募资、发币的项目,都赚了丰厚的资产。这个时候是不是该专心好好做做项目了?
这个问题仍旧没有答案。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公链基础设施和应用多样性”,其关键核心必然是做项目的人,既然市场泡沫已经破了,潮水退去,所有人都在裸泳。那是不是能踏下心来,做些好事,是未来发展的关键。
在不再鼓吹未来,不再浑水摸鱼,不再盲目崇拜,不再虚与委蛇的情况下,从业者需要好好再次思考公链基础设施和应用多样性。
公链是分层的,怎么分呢?
底层是网络,也就是纯基础设施,上层是应用,也就是利用基础设施的人。
这里要知道,这时候直接开发应用的人去利用基础设施,门槛比较高。要求对基础设施的使用从底层去了解,所以市场就催生了,在底层和上层有一个中间层,这一层有一些帮助应用开发的平台,有一些帮助应用添加业务的协议,有一些帮助管理的软件。
金色晚报 | 7月5日晚间重要动态一览:12:00-21:00关键词:对冲基金、Cardano、比特币鲸鱼、Cardano
1. Skew:对冲基金继续减持CME比特币期货
2. 数据:以太坊上稳定币流通量新增4.4亿美元
3. Graph Blockchain完成对NFT公司New World的收购
4. 比特币鲸鱼地址单日积累6万枚BTC,创2021年记录
5. FTX创始人:购买特斯拉和Facebook的人也在买BTC和ETH
6. IBC集团董事长:中国加密禁令对加拿大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7. Cardano创始人:Cardano上现已有数以千计的资产
8. 韩国法院将于7月20日公布DVC、Pica项目退市处理结果[2021/7/5 0:28:51]
所以就会有底层、中间层、上层3层的区分。
分析 | 金色盘面:BTC面临突破,短线维持观望:金色盘面独家分析:btc的30分钟形成了一个新的收缩三角形,我们看到多空双方在狭窄的空间内纠缠,随着时间推移,突破的压力越来越大,短线看并没有明确的方向性,需要等待突破后再做决定。上述分析仅限技术交流,不作为交易参考,投资者需要理性看待市场价格波动,做好风险控制。(登录金色财经APP—发现,查看更多币种的独家点评。)[2018/9/30]
那这些责任人都是谁?
底层的责任人,牵头的是基础设施项目方,但在稳定性的要求下,要去中心化,所以责任人变成了网络节点搭建者。
中间层的责任人,是那些想在公链市场里提供服务的人,而这些人有自发的,有在基础设施项目基金会牵头的情况下加入的。
上层的责任人,是那些应用创建方,而这些应用创建方,很多都发币,所以会有一些基金会组织,这些基金会、DAO也可能是在基础设施基金会的牵头下做的。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火币公链将投入3000万HT作为公链开发的启动资产:金色财经6月6日现场报道,在“金融链变——火币集团全球品牌升级发布会”上,火币生态事业部项目总监陈光宣布,火币公链今日启动,据了解,火币集团将拿出3000万HT作为公链开发的启动资产。同时火币集团还将计划将把年收入的一部分投入到火币公链的建设之中,火币公链将成为该领域首个实验者。[2018/6/6]
综上,基础设施基金会责任很多,生态内的创业者责任很多。
并且,在混乱不成熟的市场情况下,很多项目混淆了边界和概念。
比如如果一个应用说自己是协议方而不是应用运营方,这个团队可能是没把团队任务和职能想清楚,因为应用是通过协议做的,但应用就是应用,应用的目标,是通过应用的盈利模式赚钱,而不是协议走向DAO,如果没有做好应用就去以协议做DAO,不考虑直接使用运营应用的方式去盈利,就是混淆试听。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硅谷创客资本创始人赵胜:互联网与区块链共同构成“数字世界”: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2018全球首届万国区块链技术博览会上,硅谷创客资本创始人赵胜发表《从技术到哲学——区块链的下一个十年》主题演讲,他指出:区块链技术仅仅发展了十年的时间,但却正在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人工智能与区块链技术是大趋势。区块链是崭新的领域,并不是分布式账本这么简单,而是信任的机器。信任经历了四个迭代过程,血缘信任、宗教信任、制度信任、机器信任。互联网和区块链共同构成“数字世界“,是对现实世界的“镜像”。区块链的本质是生产关系的变革,是共识和共赢。智能合约可以视为一段部署在区块链上可自动运行的程序,其涵盖的范围包括编程语言等。智能合约作为区块链具体应用的底层协议成为一种关键技术。[2018/4/21]
可惜的是,很多没什么产品的项目都在这么干。
一个底层的基础设施网络的责任,是搭建好网络,做好生态项目开发的工具,然后进行项目引导,控制好二级市场的币价。
其他的中间层和上层项目,中间层,既然做中间层,就把项目技术服务做好,适当利用应用引流示范可以,不要用应用哗众取宠,享受应用的利却拿中间层服务当幌子。
上层应用,既然做应用,就先把产品打磨好,产品盈利了,才能穿越牛熊,不用着急发币。
现在已经熊了,所以2020-2021是上一轮牛市,这个周期里,所有公链以及自诩基础设施的项目都搞了生态,各式各样的项目,而这些项目的功能可能简单的离谱。却都发了币,有了流动性,有了投资者和用户。
这是金融玩法作祟。
如果是技术层面怎么看呢?基础设施上的多样性怎么干?
公链搭完网络,开发完应用开发工具,做好钱包、浏览器之后,就轮到这样的结构登场了。
首先举例,Uniswap的代码是公开的,使用Uniswap的代码在以太坊或者兼容以太坊的链上可以轻松开发出一个Dex。
其他协议也是如此,Compound出现后,很多借贷协议通过复制Compound的代码改动后,就能作出借贷应用。
同理,稳定币、IDO、衍生品的协议应用都是这样的。
这些应用出现的思路,就是执行在同一标准下的复制工作,但面对不同的市场和用户。
这就会再次出现竞争和精细化的创新。
这些创新,大部分是从中间层的协议层反应到了应用层。
例如交易应用,uniswap的amm和dydx的订单簿就完全不同。而同时amm,Curve、Bancor、Balancer中的都不一样。
以及在IDO范畴里,Balancer的BLP和DODO的IDO的价格思路完全不同。
这些精细化的区别筛选着用户也决定着市场。
不过,这都是为了市场竞争而产生的多样性区分。
有些市场是从应用需求去推导的,例如混币,这是一个利用匿名隐私需求钻空子的市场应用,而这样的协议却可以是一个从需求去设计中间层协议的例子,即便项目不应该被推崇。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单个协议里的流动性是有限的,而链上的交易是开放的,所以交易聚合的需求,引领着很多的项目方看中交易聚合入口而做了聚合Dex,这里面很多还有钱包。
但有一说一,这些多样性远不及面对庞大的市场。只是在某些范畴里,能看到明显的吸引用户的逻辑,盈利的逻辑,市场需求的逻辑,而去做的。
从defi、nft引申出的gamefi和p2e、x2e,能不能代表多样性呢?
首先,这些项目,可能没有想好以核心产品去盈利的思路模式,像gmt以卖鞋和交易鞋子盈利,但什么吸引用户呢,是代币投资的补贴,发了两个流动性池让用户之间互博。这似乎是开棋牌室的逻辑,而不是正常的运动产品的思路,而这些却被当成了web3互联网的范例,大错特错了。
而这个产品出现的多样性,未来可能会变成了主流,这就不得不换言之,魔幻的开放和自由之下,泡沫总是不断出现。
这样的多样性之下,加密货币和区块链永远都还是背负高杠杆的行业,几万倍杠杆开启的时候,市场对与某些利益相关者,就是正确的。杠杆不在的时候,潮水退去,全都是裸泳高手,因为一只手捂住自己的脸,另一只手还在滑水。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