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区块链的10年,其实说复杂很复杂,说简单也很简单。
本质上的原创只有比特币一个,ETH不过是在抄BTC,然后在上面加了一个智能合约,EOS是在抄ETH,只不过把节点数量从很多改成了投票选出来的21个,Tron和其他一些公链,则是在抄EOS。
还有其他几十个上百个无人问津的公链,都在盯着这些明星项目。反正也没有什么真正的原创技术开发能力,这些明星项目把区块链开发到哪一步了,有哪些新技术可用了,就直接用好了。
这么说虽然听着挺扎心,但较起真来,也确实没毛病。在原创度上,比特币算一个的话,ETH能算半个,EOS可能只剩0.1了。至于绝大多数其他区块链项目,可能都在无限趋近于0。
以太坊这半个创新 ——即智能合约对于区块链的重要性真的是如何强调都不为过。毕竟,在这之后,区块链才终于摆脱了只能你给我转几个币,我给他转几个币这种简陋至极的操作,迈入可以真正能做点事情,可以让人与系统深度交互的时代,虽然,性能依旧是个渣渣。
经历了过去两年扩容的各种尝试,一众Layer2项目,分片与以太坊Plasma的惨淡光景之后,终于,在区块链10年的这个关键年份,我们基本确定了未来智能合约平台的三大发展方向,本文在此做个梳理。类似Solana,Radix等新兴公链所采用的玄之又玄的时空证明,逻辑钟的全新共识机制,当前还停留在概念阶段,所以并不予以介绍。
CZ:Binance正在为其平台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几个月交易量的增加:金色财经报道,Binance首席执行官CZ周三在Twitter Spaces活动中表示表示,Binance正在为其平台做好准备,以应对未来几个月交易量的增加。如果我们看看历史模式,我们希望为更高的交易量做好准备。该公司正在为其系统做好准备,以应对在接下来的6到18个月内更多的活动。
CZ称,与去年11月FTX交易所崩溃后的惨淡时期相比,最近几周交易量已经开始恢复。有几个因素导致了最近的飙升,包括现货比特币ETF的新申请以及预计将于2024年4月或5月即将到来的比特币减半事件。[2023/7/6 22:20:18]
以太坊——火到爆的Rollup
前两年大火特火的Plasma等离子扩容方案基本宣告失败了。目前来看,以太坊上,最有可能扛起这面大旗的,是Rollup,这个词儿最近已经被V神点名N次,许多知名的Layer 2项目,也宣称要开始Rollup了。
要知道Rollup为什么崛起,你首先得知道Plasma为什么失败了。
而要知道Plasma为什么失败了,你首先得知道以太坊为什么这么慢。
多位美联储官员暗示大幅加息风险,11月会议将释放未来加息信号:金色财经报道,美联储官员预计将在11月1日至2日的会议上再次加息0.75个百分点,届时可能会讨论是否以及如何发出批准在12月小幅加息的计划。多位官员对大幅加息以对抗通胀发出了更大的不安信号,他们希望尽快放慢加息步伐,并在明年初停止加息,以了解美国经济的反应。其他人则表示停止加息还为时过早,因为事实证明高通胀更加持久和广泛。
克利夫兰联储主席Loretta Mester暗示,由于通胀方面没有取得进展,她将赞成在美联储接下来的两次会议上每次加息0.7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美联储副主席Lael Brainard和其他一些官员表示对在下个月的会议之后加息0.75个基点感到不安,堪萨斯城联邦储备银行行长Esther George表示,她赞成在加息时“更稳定、更慢”。芝加哥联邦储备银行行长Charles Evans认为继续大幅加息将为经济带来风险。(华尔街日报)[2022/10/22 16:35:02]
代码通过一笔交易提交到ETH上,形成了一份“智能合约”。当这份合约被执行 (矿工将其写入区块) 时,所有的节点都需要执行并验证这份合约。
显而易见,以太坊这么多节点,那些性能和连接较差的节点,势必会拖累整个系统的运行速度,再者,整个区块链上堆积着主网上线之后所有的运算,任何新加入网络的节点都需要从头同步,并完整地执行所有这些运算。
V神:分片是以太坊可扩展性的未来:V神发文表示,分片是以太坊可扩展性的未来,它将是帮助以太坊生态系统支持每秒数千笔交易,并允许世界上大部分人用可以承受的成本定期使用以太坊平台的关键。他在文中解释了分片提供的特定属性,分片与没有分片的其他技术有何不同,以及为达到这些属性而必须做出的牺牲。他表示,分片的主要目标是尽可能地复制传统(非分片)区块链最重要的安全属性,而无需每个节点亲自验证每笔交易。[2021/4/8 19:57:24]
Plasma呢,则本质上是一个侧链解决方案,用了一个区块链树的概念。侧链通过双向锚定到主链,侧链主打性能,主链主打安全…… 说白了就是Layer 2那一套,然而这带来了一个严重问题,侧链要对侧链运营商保持信任,确保他们不跑路,同时又为了保持区块链的特性,不能无条件信任他们,所以用户就必须不断的通过算法来验证侧链,计算非常的密集。
再者,若是用户想要从侧链“撤退”的时候,需要将整个历史记录发布到主链,要是发生什么大的事件,大家一起撤退,主链铁定瞬间过载,直接崩掉。
总而言之,plasma带来的问题,比要解决的还要多,所以去年被直接弃了,接班的希望之星,叫Rollup。
Rollup的主要方法是——在链下执行许多事务,并将它们“捆绑”在一起。然后使用“某种方法”来验证“汇总”的交易组,该交易确认每笔交易均由所有者正确签名,从而防止了任何无效或操纵的交易。相对于Plasma的主要优势便是——干了Plasma类似的事儿,但是把Plasma带来的数据可用性问题和退出复杂性的问题给解决了。
声音 | Ken Rogoff:未来中央机构或会通过一个准入系统操作数字货币:据新浪财经消息,近日,哈佛大学经济学与公共政策教授Ken Rogoff表示,“认为硅谷的少数天才可以创造一个政府无法触及的世界,这种想法天真得令人瞠目结舌。而认为加密币将取代美元的想法同样愚蠢。”他表示,如果加密货币变得更加普及,它们可能会限制财政政策的有效性,并最终限制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但他认为这种情况永远不会发生。但这并不意味着数字货币的潜力有限。罗格夫预测:“未来中央机构或会通过一个准入系统操作数字货币,因此它们可能是加密的,但不会是匿名的。”[2019/2/23]
而上面说的那个“某种方法”,又可以分为零知识证明(SNARK)与一种加密经济学机制,使用零知识的叫Zk-Rollup,使用加密经济学机制的叫做Optimistic Rollup。两者各有千秋,估计得靠时间来决一胜负。
Polkadot——分片的极致
说波卡之前,得先说说分片。
分片在2017年被提出,18年经由Zilliqa打响第一迄今为止,已经两年多了。
两年多,你可能耳熟能详的名字有很多……然而,这些个分片项目,到今天为止,没有一个真正做出重大突破的。
金色财经现场报道 陈伟星:未来区块链是这三类人的机会:金色财经现场报道,在GMIC全球区块链峰会“艾问·陈伟星”环节,在问到未来区块链到底是谁的机会时,陈伟星认为未来区块链会给三类人:1、希望解决问题的人;2、光着脚,没有思想与道德包袱的年轻人;3、善良的人,区块链可以解决贫富差距,但如果没有善良的想法,很容易演变成炒币与割韭菜。[2018/4/27]
恰恰验证了18年分片刚火时候那句点评,以太坊作为最强技术社区,分片都还没搞出来,你们哪来的勇气?
视角切回波卡,你可能会好奇,分片跟波卡有什么关系?波卡不是跨链的项目么,据你所知,使用平行链和中继链来实现扩容的,而不是分片。
没错,分片分到极致,其实就是波卡这个样子。波卡的设计,本质上就是一个极端的分片系统。不信,看创始人Gavin Wood的原话:
“最初,Polkadot的设计逻辑并没有直接联想到互操作性。我们在等以太坊的分片技术推出。但分片一直没有实现,现在也没有推出。因此,我想自己做一个扩展性更强的“以太坊”,在设计过程中将分片概念推到了一个比较极端的程度,就干脆不要分片了,设计独立的链就行。
这样设计的话,不同链之间就可以互相传递信息,最终的结果是通过一个共享的共识层面来实现通信。”
当然,波卡这套东西极端复杂,比一般分片还要复杂,毕竟,共享安全性那一套东西,实现起来不简单。这也是为什么到现在主网到现在还没上线,上线的话,开始也只是中继链的功能,平行链的功能开发完毕不知道还要等多久,还有收集者,卡槽拍卖,平行链和平行丝之间的转换……
人们总把Cosmos与Polkadot看成是跨链的最大两个竞争对手,但严格意义来说,人家两个真的不是一个赛道。
Cosmos本质是在做IBC跨链协议,从公链平台的本身来说,相对波卡简单许多,Hub和zone其实就是位置上的区别,运行原理是一样的,关键是用IBC链接起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Cosmos更贴近一个真正的跨链项目。
而波卡,更多像是一个分片到极致,成了自带跨链的智能合约平台,波卡的真正对手,是ETH2.0,以及接下来要说的——BSV。
BSV——被你误解的大区块
很多人提到BSV,便想到无限扩容,然后给那个无限区块的BSV起了个名字 - 区块链网盘。
这个词略带贬义,毕竟,在多数人的印象里,存储这事儿,不是IPFS之类的项目干的么,你一个智能合约公链,操这心干嘛?再者,不是说比特币不是图灵不完备的么,你还整啥智能合约平台呢?
图灵完不完备这事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按照图灵机的定义来讲,BSV是图灵完备的,在恢复了许多被BTC禁用的操作码之后,BSV已经可以大致实现ETH可以实现的多数功能,也有了类似于Solidity这样的上层智能合约语言。
而之所以说BSV的智能合约平台是另一个范式,主要是以下两个点:
1.数据库与操作系统,而非CPU
这可能是BSV与以太坊,EOS等一众公链最为直接的区别。
以太坊等智能合约平台,一份合约发起后,无论是否牵扯Layer 2,所有节点都需要执行并验证合约,从而确保有效性和一致性。客户端发起一笔 (与某个合约相关的) 交易,本质上相当于触发了一个全网执行的动作,这种风格,更像是把区块链当做CPU。
而BSV则完全不是,他的运算本身不在链上,只有指令 (类似一段脚本代码或一个程序库) 以“文件”形式在链上储存。也就是说,当用户执行一个链上运算时,实际上只是在本地运行需要的操作, 由于其他节点并不关心执行过程对应的运算在链下执行,只有当产生有意义的结果时才上链。这种风格,是把区块链当成数据库,或是操作系统来用。
你可能会疑惑,这算什么区块链啊,运算都不发生在链上,关键的操作没有所有节点同步执行,谁来保证这个运算是有效,合法?这和中心化数据库有啥区别?
区别还是有的,还挺大,那就是,操作与结果都是上链的,所以当需要被验证的时候,它可以被所有人随时验证——简单来说,就是一个“按需验证”的方式。你因为利益相关质疑我的链下运算结果,那么欢迎来验!数据和脚本都是在链上不可更改的,你算出来,我算出来,他算出来,结果肯定都是一致的,谁算都一样。需要的人,利益相关的人算就好了,不需要全网所有节点每次跟着一起算。
所以按照这种模式,一个区块链上的网站,维护人员修改了一些数据或是页面之后,除了这部分数据作为结果保存到链上以外,其他不关心这个网站上的这部分数据的矿工和用户,基本是无感的。
2.堆硬件,不只是堆哈希算力,还有带宽,连通性与存储
在BSV看来,当前比特币的挖矿模式,是畸形的。
要知道,对于挖矿来说,节点软件和矿机是两部分东西,目前大多数矿池在矿机的投入上比服务器要多得多,可能买了两个亿的矿机,跑节点软件的就是个破笔记本。换句话说,大量的钱都投在了哈希算力上面,并没有投入服务器成本。这种,显然就是冲着区块奖励来的,而对于手续费这一块,毫不在意。但要知道,区块奖励这东西,再过个十年八年,基本上就是个点缀,到时候手续费才是王道。
如何保证手续费足够呢?一是上面除了转账之外的需求,还需要有大量应用所带来的交易,二是区块要足够大,保证一个区块里容纳足够多的币来交易,以足够支付矿工的手续费。
这一切的前提,则是——提升硬件能力,用最好的硬盘,用最好的处理器,甚至设计专门针对比特币的硬件来提高脚本处理能力,且并行计算,此外,连通性也需要大大增强,毕竟就算你的处理能力高,如果高出了绝大部分矿池也是没用的,别的矿池处理不了会拒绝掉这个块。
同时反过来,区块足够大,手续费足够多,矿工也自然有动力升级硬件与服务器,相辅相成,最终形成闭环运作。
那么,在未来智能合约平台领域中,原生PoW却中途转PoS的ETH2.0、原生PoS的Polkadot、原生PoW的BSV等等许多目前已经提出来的路线,那么未来会是万链归一,还是遍地差异化的“开花”?
相信下一个区块链10年,必见分晓!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