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Web 3.0 很火,可是看了很多观点后,我还是没弄明白 1.0,2.0,3.0 到底是怎么串联起来的,它怎么就从 1.0 发展到 3.0 了?底层发生了哪些最根本的变化?有没有遵循一定的规律?
为了搞懂这些问题,我开始自食其力——思路很简单,看一看互联网到底都有哪些内容,以及在不同的阶段,这些内容发生了哪些变化。
互联网的形态
为了便于分析,我把互联网按照“内容,软件,硬件”区分为三层,自上而下分别是信息层、连接层和网络层。
信息层在最上层,它是一切数字化的内容,这里面包括了基本的信息咨询服务,比如博客、新闻,也包括广义互联的服务,比如我们最常见的电商、团购、共享单车、社交、在线医疗、直播等内容。
连接层处于中间,它的作用是将信息搭载在物理网络上,在不同人或者物之间传输。这一层目前看只是一个协议层。对应的是 OSI 参考模型,网络层以上的部分,包括 TCP/IP 相关的协议,以及 HTTP 等一些应用层协议。
Celsius前CEO曾试图为新项目Celsius Web Services筹集10亿美元:金色财经报道,Celsius前首席执行官Alex Mashinsky试图为一个名为Celsius Web Services的项目筹集10亿美元。CWS将提供Celsius产品的通用版本,包括那些专注于收益和托管的产品。投标文件显示,Celsius分别在5月和6月与华尔街银行高盛和阿布扎比支持的基金ADQ就一个名为Celsius Web Services的项目进行了接触。
Mashinsky试图推出一系列新产品,并将Celsius从其核心业务加密借贷中剥离出来,但其速度不足以避免借贷业务使整个公司沉没。Celsius在去年6月12日冻结了提款,并在一个月后申请了破产保护,对10多万名用户的欠款超过47亿美元。[2023/5/12 15:00:14]
网络层在最底层,包含了路由器、交换机、光纤、无线等网络基础设施,这部分是由电信运营商提供,早期的互联网主要基于固定网络,随着 4G,5G 网络的部署,互联网已经逐步向移动网络转移。
Web3人脉网络平台Entre完成1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金色财经报道,以社区为中心的Web3人脉网络平台Entre宣布完成160万美元种子轮融资,Octane Fund领投,Service Provider Capital、CreatorLed Ventures、Kube VC、Umami Capital、Dharmesh Shah(Hubspot首席技术官)和其他一些天使投资人参投。Entre目前拥有超过7万名用户并迅速建立了一个创始人、投资者和技术专业人士组成的社区,帮助公司能够轻松地获得所需的人员和资源并彼此建立联系,其平台支持与DeSo、Coinbase、Metamask和Wallet Connect等加密钱包和区块链集成,也吸引了大量Web3行业人才,创建出一个对所有人开放且更具通用性和包容性的人才网络平台。(streetinsider)[2023/3/14 13:03:33]
实际上,在讨论互联网的时候,我们往往讨论得更多的是信息和连接,物理网络层则被归结为了通信,因为物理网络一般是由传统的电信网络提供商提供的,这部分与互联网应用本身并不直接相关。
元宇宙平台Roblox正在招聘Web3高级软件工程师,以开发Web3解决方案:7月10日消息,据元宇宙平台Roblox官网发布的招聘信息,该公司正在招聘Web3高级软件工程师,以帮助Roblox市场做好Web3准备,开发Web3解决方案并将它们与Roblox中现有的Roblox技术堆栈集成,帮助决定Roblox中Web3的未来以及我们的Web3解决方案的性质。
据悉,Roblox作为大型社区互动游戏,玩家可以通过平台与朋友聊天、互动以及创作,多重属性让Roblox被外界认为是目前最具元宇宙气质的平台。[2022/7/10 2:03:28]
那么,在 Web 1.0 到 3.0 之间的不同阶段,这三层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Web 1.0
这个阶段在信息层面内容还非常少,主要是新闻资讯等内容,当然后期也出现了游戏、社交软件。这个阶段用户使用互联网的最重要的工具是浏览器,去浏览一些新闻资讯,BBS 之类的。也诞生了当前一些大的门户网站,像搜狐、新浪、雅虎,等等,这些需要服务商的专业人员提供相对专业的内容。
星际大陆联合创始人:Filecoin或分布式存储所引领的Web3.0最终将替代中心化存储:金色财经报道,在7月27日举办的《家里有矿 | 解析IPFS协议如何加速Web3.0》的直播节目中,星际大陆联合创始人Calvin Cao表示,Filecoin作为IPFS的激励层,如果没有Filecoin,ipfs也就没法发展起来,就像我们之前常常举的例子一样,滴滴如果没有刚上线时候烧钱做市场补贴给司机或者乘客,现在也不会有现在的体量,filecoin如果想真正的做到商用必须要做到安全,稳定,便宜才可以吃掉中心化存储的市场份额。Filecoin的通证激励机制,可以实现最高效、最大范围的硬件共享和资源优化配置,使得数据的存储传输成本更低, 随着整个网络规模越来越大和数据时代的到来,Web2.0的网络架构面临越来越严重的挑战,服务器节点的高度中心化、对骨干网络的过度依赖、数据存储全局低效,数据层的应用平台数据泄露的风险和隐私侵犯,这些问题和挑战的产生,来源于Web2.0相对于互联网精神的背离。
Web3.0 IPFS的出现是大势所趋也是时代的必然,Filecoin或分布式存储所引领的Web3.0必将最终替代中心化存储。而IPFS也是必然需要filecoin来真正完成的。[2020/7/27]
在连接层面,这个阶段,我们看到的网络协议基本已经产生了,如 TCP/IP 用于网络传输层连接的建立和数据传输,HTTP 定义 Web 内容的传输方式,协议本身是支持多种信息传递方式的,但是在提供 Web 服务的时候,“连接”更多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这是这个阶段的主要特征。所以信息是从服务商传递到用户,用户基本是在“浏览”信息。
钓鱼攻击瞄准Web3 DeFi应用程序,受资金超10万美元:太坊网页钱包MyCrypto与安全公司PhishFort联合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此前的研究中发现针对Ledger、Trezor、MEW、Metamask等用户的虚假浏览器扩展程序。最近的研究中发现了恶意的Web3应用程序「网络钓鱼 dapp」,它们伪装成合法的应用程序或服务来窃取加密货币。已经追踪到了超过 10 万美元的SAI被转移到了攻击者账户。这些攻击通过直接在Web界面输入私钥来进行钓鱼攻击,从样本来看,这次Web3钓鱼攻击的迭代版本似乎是由一群恶意参与者运行的。[2020/6/25]
在网络层,路由器,交换机,光纤都已经具备,互联网还是承载在固定网,很多人对通过电话线拨号上网可能还有印象,这个阶段无线还很少使用,GPRS 是一种通过手机上网的方式,但是非常贵,所以很难普及。
Web 2.0
在信息层面,信息种类和内容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也就是我们当前所看到的互联网的样子了,吃穿住行,基本都已经实现了数字化。1.0 时代是看看新闻,查查资料,2.0 就更具有娱乐和商务的色彩了。这个阶段有两个显著的特征,一个是用户参与内容创造,一个是更注重交互。这里的交互不仅仅是人与人,人与服务器的交互,也包括终端设备与服务器的交互,比如共享单车,依赖于物联网设备与服务器的交互,直播,依赖于摄像头与服务器的交互。
在连接层面,连接协议基本没有什么变化,但是信息传递变成了“双向”,也就是大家说的“交互”,实现了用户与服务的交互,用户不仅仅是“浏览信息”,而且也提供信息。但是我觉得“双向”传递信息更准确,用户提供给服务的信息类型并不局限在创作内容,像物联网的控制信息(共享单车),订单信息(电商)等都是从用户侧传递出去的。这都是双向传递的结果。信息的双向传递,使得互联网能够提供更为复杂的服务,不论是形式还是内容都是如此,比如直播这类互动流程比较长,比较复杂的服务。
在网络层面,有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无线网络用于数据传输,4G 网络的普及,极大的降低了用户通过手机上网的成本,上网的速度也上了新台阶,这是移动互联网出现的根本原因,当然移动互联网只是一种网络形式,并不是我们要解释的互联网代际区分的标志。
1.0 到 2.0 变化的逻辑是什么?
信息层面的变化并不是 1.0 到 2.0 演进的原因,而只是结果,是什么导致了信息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才是推动 2.0 发展的原因。
连接层的“双向”传输,才是变化的根本原因,信息实现双向传输,推动信息内容不断丰富。
信息单向流动之后,自然就会有需求就是信息怎么双向流动,也就是交互。但是交互到底有什么价值,这个在早期谁也说不清楚,最早的 Web 2.0 应用应该是 blog,时间证明这个产品没有取得商业上的成功。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我们现在看到的互联网服务基本上是 2.0 类型的,比如电商,共享经济,社交。这些我们看到的都是需要信息的双向流动才能得以实现的商业模式,但是 Web 2.0 的时候大家的确是没有想到的,都是在后期不断探索出来的。
Web 2.0 时代早期更多的是 ToC 的信息化,实际上企业的信息化也在同步的进行,只是没有 ToC 的那么容易感知到,但是 ToB 还有比较大的空间,所以大家都开始进入互联网的下半场,产业互联网。
所以判断这个阶段是否到了瓶颈的一个标准应该是,基于现在的信息传递方式,在信息这个层面还有没有扩展的空间,如果有还可以继续发展,没有就说明这个阶段差不多了。
2.0 时代比 1.0 时代有个更大的发展空间,商业上的成功也是巨大的,但是这两个阶段的区别仅仅是“信息的双向传输”,这个看起来并不高大上的东西。这也是我想表达的一个观点,底层逻辑的微小变化,能够引发上层应用的极大变革。就像一个大树,如果树根部产生了一些晃动,那树顶上的树叶就像是在狂风暴雨中了。
我们依旧可以根据这以逻辑来看待 3.0 时代,在 3.0 时代在底层逻辑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当然这种变化可能看起来很不起眼的。
Web 3.0
按照上面的逻辑,3.0 应该是在连接层面发生一些变化,然后推动在信息层面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也就是推动数字化进入另一个高度。
2.0 时代实现了双向传输,但是基本上是“两方互动”,那么再扩展一下,“多方互动”呢?多方互动会产生什么化学反应。“多方互动“会不会成为 3.0 时代底层逻辑变化?
为什么多方互动会是一个变化方向?我们现在的社交软件,有没有感觉到群聊越来越普遍,单聊逐步变少?在二次元网络上是否出现越来越多的“圈子”,“社群”,“私域”。
按照这个逻辑,Web 3.0 能够让互联网在连接层面形成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网状网络”。信息可以网状传输,区别与 2.0 时代的一对一,一对多的互动模式,Web 3.0 变成了多对多的互动。社交网络的群聊也许就是一个雏形。这种多对多互动模式不仅在社交领域有价值,在整个数字社会中也许是一个基本形态,这种基本形态是由现实社会决定的,因为在现实经济活动中,就是多对多的。只是目前的互联网没有完全实现。
这个变化是否可以推动上层的信息层产生变革?
区块链就是一个多方互动的网络,在区块链的早期,有人就提出了价值互联网,“价值”在 Web 2.0 时代,是没有很好的进入信息层面的。因为原来两方互动的信息传递方式,没有办法解决价值的权属,没办法保证价值的安全性,区块链这种多方互动网络的出现,让”价值“可以信息化,并在网络中传递了。
另一个比较重要的是数据要素流通,或者叫跨机构的数据共享,单纯的两方的数据共享显然还称不上数据要素流通,只有在更多方参与数据共享时,数据的价值才能发挥出来。这也是我在上次分享《如何通过区块链 + 隐私计算实现数据跨机构合规安全共享》中表达的观点。
无论是价值互联网,还是区块链 + 隐私计算构建的数据要素流通网络,可能只算是 3.0 时代信息层面增量变化的一种,元宇宙,工业互联网也都会为 3.0 时代提供丰富的信息内容,而且他们也都是需要“多方互动”,而不仅仅是两方了。
互联网是如何一代一代发展 ,的确很难一概而论,但是连接形式的变化的确改变了互联网,也许未来还是朝着这个方向演进,那么“多方互动”就是推动 Web 3.0 发展的根本动力。如何实现这种“多方互动”的网络?区块链也许是一个选项。
梁永甫? ?腾讯云区块链资深架构师
作者|梁永甫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