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十四五”规划:提升数字新基建,包括区块链、元宇宙等领域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上海市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今日正式对外发布,规划提出,在数字金融方面,合理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度融合,全面赋能金融科技应用。发展可信交易和数字凭证,建立以区块链为主的分布式账本和智能合约系统,探索交易双方端到端支付模式,搭建数字票据等系统,培育保险智能理赔等新业务模式。

“上海外滩虎年新春纪念数字烟花” 上线跨念未来艺术平台,由万纳链提供区块链认证:1月29日消息,“上海外滩虎年新春纪念数字烟花” 今天登陆跨念未来艺术平台,该系列数字藏品由跨念未来艺术平台,721Land等合作伙伴携手公益组织WABC ( World of Art Brut Culture ) 无障碍艺途,拟定参与的多位国际知名艺术家包括:当代画家何多苓、人工智能艺术家刘佳玉、潮玩艺术家宋三土、英国视觉艺术家Celyn Bricker等。该系列数字藏品由万纳链提供区块链认证,并得到了上海市黄浦区文化旅游局大力支持。

据了解,万纳链(Venachain)是万向区块链基于PlatONE底层开源平台,针对企业级客户和开发者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实际需求,推出的自主可控的高性能联盟链,单链TPS已超5万并通过了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的功能与性能双项测试。(万向区块链公众号)[2022/1/30 9:22:07]

在元宇宙方面,加快研究部署未来虚拟世界与现实社会相交互的平台,加强从底层到应用全链条布局。发展人机交互技术,加快智能人机交互、虚拟数字人等核心技术攻关,开展XR、脑机接口等更具沉浸式体验的终端技术研制,鼓励打造更加丰富多元内容场景新平台,培育虚拟演唱会、虚拟偶像、虚拟体育等数字娱乐消费新业态。

声音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刘峰:将有更多区块链技术及企业应用到跨境支付及清结算等方面:据北京商报12月9日消息,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人工智能变革与管理研究院区块链技术研究与应用研究中心主任刘峰表示,随着 “一带一路”的逐渐延伸,将会有更多的区块链技术及企业应用到诸如跨境支付及清结算等方面。他进一步分析,当下,对于区块链金融类从业者,应从金融本身来看待区块链的作用,自身再通过不断学习去适应新技术带来的环境变化。对于非金融类从业者,还是要回归自身行业本身,可先对非核心业务进行尝试使用,通过分析后再逐步地把区块链融入到自身业务中去。[2019/12/9]

在区块链方面,创建区块链与前沿技术多学科交叉的组合型科学技术创新体系,推动“区块链+”技术研发和应用落地,构建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自主可控的区块链发展生态。推动数字可信交易,支持推进基于区块链、电子身份确权认证等技术的可信交易。推动大数据可信交易,运用共识算法实现信任和交易确权,重点发展智能合约管理与运营平台。发展区块链商业模式,着力发展区块链开源平台、NFT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支持组建跨机构和行业的区块链联盟,研究制定重点领域区块链行业标准和协议框架。

声音 | 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官方数字货币将迎来发展机遇:据国际金融报消息,针对现在币圈严监管现象,上海财经大学国际金融系主任奚君羊表示,类似于像比特币那一类虚拟货币,不具有法定地位,发展空间是比较有限的,未来官方发行的数字货币将迎来发展机遇。[2018/9/15]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1:52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