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媒体关注波场设1亿美元AI基金,助推AI与区块链双剑合璧-ODAILY

波场设立1亿美元人工智能发展基金

波场TRON设立1亿美元人工智能发展基金,拥抱人工智能革命浪潮。

该基金旨在激励开发者在前后端运用类似OpenAI开发的聊天机器人ChatGPT这样的新兴AI工具,在波场区块链上搭建应用。

此举是波场链和AI整合计划的一部分。早前,波场TRON创始人孙宇晨发推表示,波场将会为ChatGPT和OpenAI提供一个“基于AI的去中心化支付框架”,囊括波场预言机WINkLink和其DeFi应用JUST以及SUN,并将AI应用于智能合约的开发以及APENFTMarketplace。

BSN于香港面向海外发布“无币公链”Spartan Network:9月6日消息,区块链服务网络BSN在香港发布会上宣布Spartan网络正式上线。

据悉,Spartan网络定义为“无币公链”,遵循国际标准和技术要求,有开源、匿名、透明等特点。Spartan网络短期目标是让主流传统企业能够使用公有链技术,长期目标则是实践公共IT系统概念,构建一个具有新操作系统、数据库和云技术的互联网公共层生态系统。

目前已知汇丰银行、IBM、Google、英皇集团、美心集团等国际企业已在Spartan网络部署应用。[2022/9/6 13:12:07]

“若将AI技术和安全便捷的区块链技术相结合,AI开发者可以最大程度发挥他们的潜力。”孙宇晨写道。

声音 | SET Protocol首席执行官:DeFi在海外扩张的机会很多:据Bitcoinist报道,Statista调查的研究表明,加密拥有量和使用量最高的国家可能不如预期,它们可能是DeFi的新市场。去中心化金融协议SET Protocol首席执行官Felix Feng对此表示,“看来DeFi在海外扩张的机会很多。”2019年,DeFi的总价值增长了180%。今天,根据defipulse.com的数据,这个价值已经达到了8.34亿美元的历史新高。十亿美元的Defi市场现在已经不远了,随着以太坊价格的回升,它可能就在眼前。[2020/1/19]

该基金初期将用于投资以下四个领域:人工智能支付服务、人工智能驱动预言机、人工智能投资管理服务、人工智能生成内容。

中国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Canaan(嘉楠耘智)正在计划进行海外IPO:据财新国际版报道,中国第二大比特币矿机制造商Canaan(嘉楠耘智)正在计划进行海外IPO,目的地可能为香港或者纽约。今年2月,嘉楠耘智的投资人之一姚勇杰曾对外界透露,嘉楠耘智正计划赴香港IPO。如果最终成行,嘉楠耘智将称为港股首只“纯区块链”概念股。2016年,嘉楠耘智曾拟通过重大资产重组,用变相借壳的方式登陆深交所,但遭交易所三度致函问询,上市也无疾而终。2017年8月,公司于新三板递交上市申请,但至2018年后再次放弃挂牌。[2018/4/7]

一名波场TRON的发言人表示,若能将AI技术应用于波场的DeFi基础设施,则有望构建“在方方面面都有着自学能力、随时可用、兼容性强的去中心化商业”,包括智能合约的创建和部署、支付层协议、AI支付网关、资金结算。

波场TRON希望将人工智能驱动预言机与波场网络的Layer1区块链、聚焦数据的Layer2区块链、BitTorrent链和去中心化文件存储系统BTFS相整合,旨在利用AI技术支持底层调用SDK和API通信等与数据相关的任务,搭建自动化调整程序,进一步优化用户体验和DApp数据传输。

波场TRON生态系统中的投资管理服务将利用AI技术开发更加精密、智能的交易算法,实时分析市场行情,制定更加先进、灵活的交易策略并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此外,AI技术还将用于精准地预测各类资产的走向以及用户的资产债务比例,有效降低违约风险,提升资金利用率,从而保障用户资产的安全。

同时,利用AI工具生成内容有助于提高效率,增加NFT在波场链上的用例。通过人工智能即时生成的用户调研报告,内容创作者和开发者能够紧跟市场需求。波场TRON相信,人工智能技术将拓宽数字资产用例,增强NFT的效用,为传统行业带来前所未有的革新。孙宇晨特别指出,利用AI技术“分析输入型文本需求或现存的NFT内容”可以为用户创造个性化的NFT资产。

除以上四大核心领域的项目,波场TRON还诚挚欢迎研究探索其他创新用例的开发者向其申请资助。波场TRON发言人表示:“该基金旨在激励开发人员将AI技术用于波场链上现有以及未来应用的开发。”

原地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比特币行情Bitfinex一周简报(0320-0326)-ODAILY

BitfinexAlpha|BTC市场处于持续爆发的风口浪尖,而美联储则巧妙地平衡政策决定美国经济一直无视普遍认为的衰退的预测,并在承受疫情封城、全球地缘冲突、劳动力短缺和大幅加息造成的供应链压力方面表现出韧性.

[0:15ms0-1:4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