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联手甲骨文进行药品溯源,从此再无仿制药?

一部“药神”,让大家知道了印度仿制药疗效好、价格低。实际上,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仿制药生产国,是假冒药品生产的主要参与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包括印度在内的中低收入国家约有10%的医疗产品不合标准或伪造。无序的市场总归更易出现问题,尤其是食药品,一招不慎便由救人变成害命。前阵子爆发的“问题疫苗”就再次教育了市场,也直接催生了诸多药品溯源应用。比如京东“智臻链”开通疫苗质检结果查询,顺丰推出医药溯源平台,以及溯源链推出“疫苗上链公共服务平台”,为疫苗企业免费提供商品信息上链支持。近日,印度国家转型研究院(NITI)也在将区块链技术整合到药品供应链管理中,以期对药品全程溯源,减少仿制假冒药问题。

印度加密银行平台Cashaa将在8月中旬推出个人账户服务:7月19日消息,印度加密银行平台Cashaa表示,它将在8月中旬推出个人账户服务,包括印度卢比和加密货币的储蓄账户、购买加密货币的贷款、加密货币贷款和卡服务。Cashaa顾问委员会主席Kumar Gaurav在回应印度快报关于该公司是否已寻求印度储备银行(RBI)的许可时强调:“由于我们仅向会员提供服务,所以我们不需要RBI对这种模式的许可。”(moneycontrol)[2021/7/19 1:02:24]

这一项目由NITI联合美国信息技术巨头Oracle、印度阿波罗医院连锁企业合作实施。据公开披露,该项目率先从连锁医院的医疗产品库存入手,对其上链,并记录产品流转到哪一位药剂师、消费者手中。往上则迫使制药公司、经销商对流通过程上链,从而对每盒药的流通过程进行记录,经过各个节点、按照时间戳交叉验证,将大幅增加造假成本。从远的看,既然这个项目由国家相关部门推动,那么或有可能引入食药监成为链上节点,一旦出现问题监管部门立即介入,这将对产业参与者具有较大的威慑作用。药品流通记录上链除了能减少仿制药外,还有其它的衍生价值。比如,产业参与者可以共享药品流通的真实数据,从而辅助自身优化供应链管理;对印度政府来说,他们还希望通过该项目实时了解印度出口药物的情况,以便支撑相关部门作出经济或是上的决策。采取类似思路的还有澳大利亚政府用区块链技术对出口婴幼儿奶粉进行溯源。

分析 | 数据显示:印度加密交易量加速增长:尽管监管不确定性和印度储备银行(RBI)施加的银行限制,但印度加密货币交易量仍在加速增长。全球贸易平台和服务提供商也一直在扩展其业务以服务印度用户。Paxful报告称,其P2P比特币市场BTC/INR交易稳步增长。截至10月26日的一周,比特币交易量为85个,较前一周的75个增长了13%。相比之下,在截至去年10月27日的一周内,只有7个比特币在该平台上交易。P2P市场Localbitcoins报告称,在截至10月26日的一周内,比特币交易量为146个比特币,前一周为143个比特币。(bitcoin.com)[2019/10/28]

印度央行承认加密货币禁令未经研究:据coindesk报道,自称为“区块链律师”的Shri Varun Sethi要求印度央行澄清该国的“信息权法案”,但央行并未给出实质性的回答。今年早些时候,印度央行阻止银行处理加密货币业务。根据回应,该决定并非监管机构通过任何特殊的研究或审议而产生。当被问及央行是否召集了委员会探讨区块链技术的性质和风险时,官员回应称“没有”。虽然过去的报道引用了印度央行所述的有关使用加密货币的非法活动,但印度央行拒绝明确指出哪些是加密货币。[2018/6/13]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62ms0-0:945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