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会重演,只会押韵。——引言本周末,市场讨论最多的是,中国央行公布了降准1个百分点!1月4日晚间央行发布消息称,为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优化流动性结构,降低融资成本,决定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1个百分点。同时,2019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不再续做。今天股市也争气,一开市就高开0.5%,最终收了阳线,上证收涨0.72%。在CBNT里有很多消息和解读,有的说“全面降准,又房价要涨”,有的说“距离上次全面降准3年了。"有些币圈分析师甚至认为由此引发一轮数字货币行情。C先生只能说:你真的想多了。01央妈到底咋说的
各路解读,都要以官方解读为准。在央行通知发出后几分钟,央行官网立刻做出了官方的解读《中国人民银行有关负责人表示:降准置换中期借贷便利支持实体经济发展》,CBNT也在第一时间做了转载。内容不长,我们来逐条看下重点:1、释放的是8000亿,不是1.5万亿今年一季度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MLF)不再续做,净释放长期资金约8000亿元。2、仍然是定向降准不要听各路媒体和地产中介的说辞,央妈明确说了是定向,而且是定向给小微的。央行官网截图为证。3、利息支出低了因为是置换MLF,而MLF的利息成本比降准要高,所以置换MLF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有些与官方相反的强行解读,只能说是耍流氓了。有些大V/媒体一上来直接说:”3年了,1.5万亿全面降准。“实际上,定向降准从去年起至今已经第4次,距今最近的一次是去年10月,幅度也是10%,哪里来什么“3年来第一次”。真的,央妈明说你都不信,那你还关注政策干嘛呢?02专业人士淡定,你却好激动?
Amber Group:法律团队将针对不实指控发布声明,或采取法律行动:12月9日消息,Amber Group官方发布推特称:“对于今日针对Amber的某些不实指控,我们的法律顾问将于近期发表正式声明,并采取可能的法律行动。”
此前报道,消息人士称Amber Group对已暂停提款的加密货币借贷机构Vauld有1.3亿美元欠款。[2022/12/10 21:34:51]
C先生观察到一个有趣的现象,专业投资者,尤其机构投资者对此次降准讨论的频次比较低,时间也相对短些,并没有显得非常热衷,大部分表示”预期中“,甚至有个别专业投资者说”不及预期“。倒是朋友圈里群众反应很热烈,一些人重提了“4万亿”“房价永远涨”等等话题。不禁令人感叹:韭菜就是韭菜。之所以有这种反差,C先生觉得有几点原因:1、机构确实是预期中。C先生在2918年圣诞节发的文章《你好,2019:6大机构展望2019》中,已经概括了各大机构对2019年展望,除了悲观多乐观少以外,对于政策尤其财税政策普遍有所期待。中信证券说了“问题也是契机,政策催生转机”,国泰君安干脆直接说了“年后降准”。当韭菜们被悲观情绪控制的时候,,机构一边喊惨一边对政策有预期了。机构毕竟是要靠市场吃饭的,就像C先生常说的"情绪化一点用也没有"。2、降准都未必是放水。要判断降准是否是放水,关键在于商业银行是否会大幅增加信贷投放。从2018年4月的降准起算,目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已经从17%降至13.5%,但是信贷增速并未大幅回升,说明到目前为止的央行降准并没有形成放水,更不用说大水漫灌!而人们过去把房价上涨归咎于“货币超发”“央行放水”,其实是因为商业银行信贷规模扩大。从07年到17年,中国的银行信贷规模从26万亿激增至126万亿,年均增速高达17%,这才是中国货币超发的根本原因。用姜超博士的话说:“商业银行投放信贷才是创造广义货币的核心。商业银行失控,广义货币超发。”3、韭菜不知道春节前流动性波动
七国集团发布CBDC设计偏好,重申对不受监管稳定币的担忧:七国集团(G7)财长和央行行长本周在伦敦会晤。根据发布的官方公报,七国集团(G7)重申了过去对稳定币的评论,并反对那些不符合“相关法律、监管和监督要求”的交易。公报还提到了七国集团对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共同兴趣,根据公报,七国集团央行“一直在探索中央银行数字货币(cbdc)的机遇、挑战以及对货币和金融稳定的影响,我们承诺作为财政部和央行,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就其更广泛的公共政策影响进行合作”。此次公报明确表达了对此类数字货币的一系列设计偏好。七国集团表示,今年晚些时候将发布一份更正式的声明。公报表示:“CBDC 应该具有弹性和能源效率;支持创新、竞争、包容,并可以加强跨境支付;它们应该在适当的隐私框架内运作,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溢出。”(The Block)[2021/6/5 23:15:01]
我们仔细看这次降准,实际上分为2次:1月15日和1月25日,分别0.5%。这个时间点有什么特殊?对,春节。春节就要来了,但是很多民众可能并不清楚,春节遇上缴税季历来是会有流动性波动。实际上,2019年1月资金面将面临逆回购和MLF到期、春节前取现需求、缴税缴准,以及地方债提前发行等等诸多考验。拿不续作的MLF来说,1月MLF是在1月15日到期,因而1月15日的降准,主要可以用于MLF的到期置换和应对1月中的缴税带来的资金波动,1月25日继续降准,能够基本对冲今年春节前由于现金投放造成的流动性波动。而且,置换MLF每年还可直接降低相关银行付息成本约200亿元。4、过去的经验早就不灵,韭菜却没意识到。
TokenBetter针对不实传言郑重声明:尚未开启合约业务:针对网传某“合约交易所关网”并影射到“大T网”的不实消息,TokenBetter发布官方公告,郑重声明:TokenBetter尚未开启合约业务。针对此类造谣行径,平台将保留法律追责的权利。
TokenBetter成立于2018年12月,总部位于美国,在新加坡、中国、中国香港均设有运营中心,是一家独立的全球性的数字资产国际站,目前已围绕TBChain?、TBWallet?、TB 矿业?、TB Capital持续深耕区块链生态布局。平台始终以维护用户利益、优化用户体验为首要目标,以身作则、助力行业发展。[2020/7/31]
说到这里,还是有很多人不信的。他们还是笃行地产中介和朋友圈里的各种非专业解读。比如在CBNT上就看到一条这样的:“第一、每次降准降息,是一定要否认这是放水的举措,一定要强调稳健货币政策的基调没有改变;第二,每次降准,基本都要提到为了解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难融资贵,但最终几乎都和中小企业无关;第三,每次降准,第一时间最亢奋的是股市,但股市从来没有因为降准而由熊转牛;第四,每次降准,都说和房地产无关,但最大的受益者基本都是房地产。”——fromCBNTC先生想提醒大家的是,区块链里有一句话“Donttrust.Verify.",看到这种说法,我们首先就要去自行求证一下,而你会发现,这些经验实际上最近早就不灵了。我们来看一下同样从CBNT上看到的一张图:从图上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从2018年起,至今已经降准4次,其中最近的一次在2018年10月,幅度也是1个百分点,净投放7500亿。结果怎么样?股市跌,房价不仅没涨,流动性还越来越差了。效果差到你可能都没意识到2018年10月有这么一次差不多幅度的降准。认清现实啊同学们,过往的老经验早就不灵了过去房价上涨的时候,讲过很多故事,什么人口红利、什么土地供应、什么刚需。都是故事罢了,日本讲过、美国讲过、三亚讲过、厦门也讲过。但是货币高增的时代已经结束了,未来中国M2增速中枢将从07年-17年的15%降至7-8%。过去的暴涨透支了居民收入,那么未来房价可能在很长时间都不会涨了。你讲什么故事都没用。哪怕利率下降也没用。在日本80年代房价暴涨时,利率高达5%,而后来日本利率一路下降甚至走向了负利率,但房价下跌了20多年。原因无他,日本的货币增速在80年代高达两位数,而目前在0左右。和我国目前的路径如出一辙。03历史会押韵韭菜之所以成为韭菜,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躺在过去的规律上。比如2017年”佛系持币“到了2018年就亏惨了。正如姜超博士所说,很多过去的规律在未来并不一定适用。我们在房地产、在股市、在金融市场上看过太多历史,也听过太多故事。历史不会简单重复,但会押韵。数字资产不过也是历史中的一个韵脚罢了。-END-
现场 | 工业和信息化部宾建伟:区块链标准结合了国内外发展趋势 满足业内对不同行业的评估需求:金色财经现场报道,1月9日,2019首届海南GFIS国际金融科技创新峰会在海南海口盛大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副主任宾建伟进行现场演讲。她指出,标准研制结合了国内外区块链发展趋势,创新的提出了一系列满足业内评估不同行业、不同安全等级的检测需要的区块链信息系统的评估内容及方法。标准的技术参考架构,主要分为区块链信息系统平台层、中间层、API层、应用层等。
区块链信息系统评估规范的研究将是一项长期的、持续的、不断改进的工作。在这里,我也热烈欢迎各级政府、科研机构、区块链企业及社会各界一同参与进来,共同完善区块链信息系统评估体系。通过这次尝试和探索,一定会对未来区块链应用场景的建设,国家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发挥积极作用。[2019/1/9]
魁北克:我们对不产生价值的比特币挖矿事宜不感兴趣:据彭博社报道,魁北克政府在上周五的一次会议上表示,它对通过国家公用事业公司魁北克水电公司向比特币矿工提供廉价电力的事“不感兴趣”。总理Philippe Couillard在首都蒙特利尔举行的一次会议上发表的评论与之前来自魁北克水电公司的声明不同,他声称:“比特币挖矿”不为经济带来“实际价值”,这是不利的。”[2018/3/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