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链捕手,作者:巨建华,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2018年对于区块链行业是不同寻常的一年:比特币在年初急速拉升的价格,带来的财富效应吸引了大量投机者跑步入场,而年底资产价格的急速下跌又导致无数人抛售离场。我们深刻感受到了去年的行业变化:一方面,随着人们认知的迭代,加密数字资产走出了极客的小圈子,越来越被认为是一种更好的价值存储方式和投资机会;另一方面,行业经过此前的急速膨胀、乱象丛生,全球监管机构和行业都在探索促进行业良性发展的有效路径。这表现在交易所市场也出现了一些热门话题,比如券商模式和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否会成为主流?目前加密数字资产市场上有上万家交易所,市场深度和流动性被严重分割,各类安全事故和倒闭跑路对行业产生了大量的负面影响。实际上,很多小型交易平台并不具备资产选择和金融风险管理的能力,更不具备开发、维护交易系统的技术能力,本质上只是一个获取客户、服务客户的平台,这些中小交易所不管是技术成本还是安全风险都非常大,但是为什么大部分中心交易所都不愿意做券商业务呢?这就引出了目前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资产托管安全的问题。目前加密数字资产行业的托管在监管及技术层面都没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用户资产大多储存在中心化的交易所或个人钱包中,挪用和丢失用户资产的风险极大。在这样的情况下,每一个交易所,都不放心把自己客户的资产放到别的交易所手里,导致券商模式无从谈起。而去中心化资产的特点意味着不存在一个可信的「官方」资产托管可以解决信任问题,我们认为,只有可信的去中心化的托管清算方案被验证有效后,大家不用再担心资产托管的安全问题,券商服务才会成为市场主流。还有一个热门话题,也是我个人经常思考的,那就是2019年交易所将有哪些趋势?我有以下几点见解。趋势一:合规问题逐渐明朗,行业发展规范化
数据:自2018年,新加坡与数字货币有关的犯罪报告激增2500%:自2018年以来,新加坡与数字货币犯罪有关的报告数量激增了2500%以上。此外,新加坡还指出,在过去三年中,此类犯罪事件造成的损失超过2900万美元。(Coingeek)[2021/6/2 23:04:08]
过去合规问题始终是悬在区块链行业头顶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大量交易所与项目方仅靠个人、公司信用背书进行运营,各国政策法规不确定,各个交易所都存在随时关停的风险,导致机构资金不敢入场,极大地制约了行业发展。因此2018年多个国家在合规方面的政策落地后,给整个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利好消息:目前,日本金融厅已经发放出16张加密数字资产交易所牌照;韩国政府此前一直默认允许加密数字资产交易,目前刚传出开始推出临管措施;香港证监会发布了针对加密数字资产的新规,开启沙盒监管;欧洲第四大的瑞士证券交易所允许加密数字资产ETP挂牌上市;2018年末,纽交所母公司ICE投资成立Bakkt交易所的消息一度在业界刷屏,Bakkt通过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的监管体系实现合规营运加密数字货币交易业务,被视为是政府对合规的一种探索。我认为,合规问题将在2019年进一步明朗,欧美、日本等金融业发达国家将继续完善加密数字资产和区块链领域的相关监管与立法,马耳他、新加坡等经济体量较小的金融发达国家将有望把区块链纳入长效监管机制之下。拥抱监管、逐步合规将成为所有致力于长期发展的交易所共同选择。目前包括BHEX在内多家交易所都在推进马耳他、美国、新加坡等地的合规程序。趋势二:新兴优质资产对行业的带动效应将愈发明显
2019亏损约十亿中嘉博创布局区块链 布局原因及具体业务暂不明晰:自上市以来数次变更主营业务的中嘉博创(000889.SZ),近期将区块链列入发展规划,并在深交所互动易平台上回应了多个投资者提出的区块链业务问题。 2020年开年,其公布业绩预告称,2019年预计亏损在8亿~11.5亿元之间。2019年10月至12月底,有股东陆续减持以及拟减持股票。《中国经营报》记者梳理财报发现,中嘉博创近年来维系三大主业的子公司皆由并购而来,分别出现了净利润下滑、盈利质量不高、商誉悬顶等问题。在此背景下,中嘉博创对外开始布局区块链业务。2月5日、13日,中嘉博创多次回复投资者关于其在区块链、数字货币领域布局的疑问。并在上述对投资者回复中,将此业务与价值波动剧烈的比特币行情联系在了一起。 对于布局区块链相关业务的原因与具体布局,记者向中嘉博创发去采访函,截至发稿,尚未收到回复。(中国经营报)[2020/3/2]
回顾2018年,优质资产对行业的带动效果明显:2018年年初,多家平台币走出了不错的行情;即使2018年底的市场寒冬,GRIN和BEAM两种新型匿名币的出现也让整个行业看到了创新技术主导的去中心化加密数字资产存在希望……每当出现新型优质资产,市场都会出现比较大的活跃度。创新性的优质资产是投资者和行业从业者最关注的焦点,这一效应在2019年将更加明显。对于广大的交易所来说,不断挖掘到更多有价值的加密数字资产,将成为交易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趋势三:去中心化托管清算方案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关键
2014年诺奖得主Tirole:政府制约比特币的原因之一是只给私人带来收益:5月20日大湾区经济与发展论坛上,2014年诺奖得主Jeae Tirole表示,比特币和区块链是不同的,区块链是一个创新型的科技,应用面非常广泛,比如智能合同、记录和转移资产、公司投票等;而比特币是没有价值的,同时伴之而来的泡沫还会带来很大风险。Tirole认为,比特币的社会价值不同于自认价值,当央行发行货币的时候,不管日元、欧元还是人民币,都会获得一些制币收益,这对公共财产来说是有好处的。因此,从政府的角度出发,之所以会限制比特币的发展与应用,不仅因为它被用于、避税和一些非法活动,更应为它没有给政府带来收益,而这些收益全部到了私人手中。[2018/5/21]
交易所在行业发展早期起到了巨大的市场推动作用,然而随着「门头沟事件」的发生,大量比特币资产被盗,加之有很多交易所通过资金盘等模式圈钱跑路、虚假交易操纵价格等行业现象涌现,让大家对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问题形成了巨大质疑。「去中心化」是加密数字资产乃至区块链技术最耀眼的标签,然而整个行业却因交易所的中心化特性饱受质疑。在传统金融交易市场,交易撮合与资产托管、清算由不同的机构完成,且所有机构均有强大的信用背书,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交易的安全可信。然而加密数字资产行业在资产安全方面却始终没有系统化的解决方案。每年有数亿美元的加密数字资产被盗或丢失,大的交易所需要在系统安全和维护上花费巨资,行业亟待一套完整的去中心化资产托管清算方案。在认清这一问题后,我们在公司创立之初就启动了去中心化的托管清算公链Bluehelix的开发。未来有良好安全性和用户体验的去中心化的交易所将更加具备竞争力,交易所无法挪用用户的资产,交易清算和结算由区块链主导,这将解决目前交易所普遍存在的「账务不准、虚增资产、定向爆仓」等问题,确保资产托管安全和交易清算快速、准确。总的来说,当行业经过爆发性增长期后,头部交易平台的效应将越来越明显,不注重合规性、没有优质资产挑选能力、缺少技术积累和业务创新能力的交易所都将难以生存。或许,若干年后当我们回头来看加密数字资产交易所的发展,2019年以区块链技术主导的交易所,将成为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中国的银行在2017年采用区块链应用:据一份报告显示,在中国26家上市银行中,有近半数表示,它们已在2017年部署了区块链应用程序。中国银行业消息来源CEBNet上周五表示,在26家中资银行中,有12家在其年度申报文件中披露,去年有各种用例采用区块链应用。[2018/5/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