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本文来自白话区块链,作者:木沐,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从前有一个暴发户,他偶然间参与了一场名画拍卖会后大感震撼。“太疯狂了!一幅齐白石的画可以拍出数亿元?”他想,“现在的科技如此发达,若是用高科技来生产类似的画作,这岂不是一个巨大的商机?”于是他马上着手他的计划:Step1,先1:1完整的复制了齐白石所有画作,然后让人工智能学习绘画技巧并生产类似风格的画作并在画框上镶嵌999纯金边;Step2,重金聘请一群艺术界、财经界、科技界的专家名流来站台;Step3,对市场宣称将发行1000幅人工智能齐白石画作,早期每幅只需100万元,40%公开销售、30%基金会保留、30%给团队分三年解锁;Step4,最后还到处宣称他本人才是真正的齐白石。那么问题来了,这个添加了人工智能高科技的“真正的齐白石”的名画计划会成功吗?奇特的中本聪魔咒
比特币出生时,它的创造者中本聪就给它下了一个看似极其简单实则威力巨大的魔咒:每四年产量减半。十余年来整个加密货币市场都运行在这个周期之上,尚未有任何人和机构能够有效地打破这个魔咒。加密投资人的心态也沿着这个周期运转并笼罩在魔咒内,比特币仅剩不到一年时间又将迎来再次减半,现在许多人面对市场的心态又一次变成了“除了比特币之外,全部都是山寨币,并且都将归零消失”,因此比特币不断冲击高位时,也在不断虹吸其它币种的资金。而这种状况,在上次比特币减半前后也近乎一致。“最后悔的事情就是当初没把山寨币清仓换比特币”;“等我的山寨币回本了,我就买回比特币”;“就等山寨爆发了,然后就能换更多比特币”......以上或是当下许多人内心的真实写照,一部分是尚未交过、或者未缴足学费的新人,早期只知道比特币很贵而山寨便宜;一部分是完整经历过至少一个历史周期的“老司机”,明知比特币安稳却想靠山寨搏得更多的机会。有人问,为什么比特币要四年突然减产一次导致单个区块挖出数量波动剧烈,而不是每个区块挖出数量逐渐缓慢地递减,后者更科学和稳定?四年一次周期,其实就是中本聪魔咒的魅力所在:1.矿工节点进入的公平性因为矿工投入矿机设备需要一定的时间,如果早期矿工获得的产量大,后期进来矿工获得的产量,就很难保证公平性。在算力与价格成正相关向上的周期内,矿工节点在任何时间加入进来,不管是4年内的第一天还是减产前一天进来,所有人都是相对公平的。而减产后矿工的去留亦自由决定,矿工退出较多,则难度下降,所需算力亦下降,矿工的投入产出比依然相差无几。2.这个设计激发的是人性的最根本欲望有了PoW共识机制的安全和公平保障,每四年突然减半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矿工和投资者,人们的热情在减半前后突然暴涨数十倍之高,且效果随着减半的次数不断叠加,让加入比特币网络大军的欲望不断被激发出来。而一些人提出的缓慢线性减产则犹如“温水煮青蛙”,在毫无知觉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矿工和投资者或许会逐渐退出。其实有时候太过合理的设计才是反人性的,而人性真正需要的东西,就在中本聪四年一度的魔咒里!每四年都能带来比上一次上扬几十倍的激情,直至比特币网络趋于稳定,成为全球大多数人的共识,再也不能被挑战时,它也就不需要再减半了,即到了它的发行上限。
彭博高级分析师:比特币之父中本聪或已在7年前去世:8月15日,彭博社高级ETF分析师埃里克·巴尔丘纳斯发推称,根据自己看到的和读到的一切,他肯定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的本尊就是哈尔·芬尼,一名程序员。可惜的是,他早在2014年就因患渐冻人症去世,享年58岁。[2021/8/20 22:26:07]
为何一开始呼声很高的各路竞争币,最后大都逐渐消失甚至归零?
有一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是否留意过,为何许多一开始就高调宣称改进了比特币、加入了各种高新科技、比BTC优秀100倍的分叉币和“竞争币”,最后大都逐渐消失甚至归零?比特币与山寨币的“竞争”由来已早,自16年起,有了几个长期稳定在前排的币种开始提“主流”这个概念,有人说市值TOP10是主流,也有人说TOP20或者TOP30是主流。有人说主流相较一般新项目安全稳定,成长性却比比特币要好。其实未必,可曾记得数年来除了比特币之外有多少号称“主流”的项目跌出TOP30甚至直接消失在榜单里?有一句话叫做:市值越大、盘子越大,爬得越高、摔下来越痛。许多小币即便归零,与“主流”崩塌下来相比,套住的人和蒸发的资金绝不是一个量级的。于是乎,当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这一点时,体现的就是当下的比特币上涨,而"主流"们却开始集体沉默甚至下跌的市场。若问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什么?人们纷纷会回答:钻石、黄金、古董、未来的比特币......都不对,世界上最有价值的是“共识”。上述人们所提出的所有东西的价值,都是共识赋予的。真正的共识来自长时间沉淀下来的预期,短期的预期往往不叫共识而叫投机,因为世上从未有过什么东西能够一蹴而就获得大部分人的共识。例如:就像近期的阿X贡一样,当创始团队无数光环加身时,人们短期内的超强预期让它空降市值前排、差不多也达到了“主流”的标准,然而这短期而来的“共识”,大部分是“博一搏”的心理因素,而这种作用下很大的概率会一地鸡毛。接下来如何,也就只能看其团队的造化了。其实,大部分竞争币最后都消失的原因很简单:比特币,因共识为王。经过了10年的洗礼,尽管许多项目提出了许多新东西和看似更优的解决方案,但是无一不被它的强共识所掩盖。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有一个多年久经沙场打下江山但尚有不足的帝王,突然有一天,出现了一个神童,许多方面的能力都比帝王强,然后人们就会直接转而拥戴刚生下来没几岁的神童为王?几千年的历史告诉我们,即便是许多帝王麾下一起征战的大将元老“功高盖主”,最后仍然难逃被帝王抹杀的命运。目前来说,只有比特币才是被时间所证明过的刚需,而最接近比特币排位的以太坊尚且笼罩在2.0难产的阴影下,瑞波则依旧背着中心化大锅的指责,更不用说那些尚在实验和等待被证明阶段的项目了。不争气的“山寨”
推特CEO转发文章为中本聪庆生:4月5日,推特CEO 杰克·多西(Jack Dorsey)转发文章为中本聪“庆生”,文章封面大大的“6102”映入眼帘。资料显示,为了在大萧条时期有效推动美国的经济复苏,88年前的今天,前美国总统罗斯福签署并公布了政府法案6102(Executive Order 6102)。该法案将公民对黄金的私人所有权定义为非法,导致美国民众迅速将其黄金以当时的官方价格20.67美元卖给政府,帮助美联储完成大规模采购黄金的计划。
P2P基础论坛资料显示,政府强制执行6102法案的当天恰好是比特币创始人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的注册生日。并且,中本聪还选择了1975年作为注册生日的年份,这一年也恰恰是6102法案被废除的那一年。[2021/4/6 19:49:54]
“山寨”的堕落,很多时候并不能完全归于比特币的太过强势,尚有许多它们各自内在的因素导致了资金不太敢碰除了比特币之外的项目。坑蒙拐的这种就不需要多说了,近期常有人提到很多“单机币”、“公司币”,就是典型的机构投资人、大资金不敢碰的。这是为什么呢?一个Token,发布的时候,预挖的预挖,预留的预留,实则大部分额度都在项目方和巨鲸的手里,前10持币地址持有的Token数量占90%以上的项目有很多。项目方手里有大量代币,每隔一段时间就向市场抛售Token。类似这种操作的项目有很多,许多人戏称之为团队自己“发工资”。试想,有哪个资金会傻到来接这种盘?简单说来,就是PoS币持币集中、PoW币算力小而集中、流通过于中心化、极易被操控。比特币尚且经常被指责有被“庄家”操控的可能性,更何况体量极小的“单机币”、“公司币”们?再或者说,我们经常听说比特币网络又完成了数千万美元、数亿的转账,而这种情况却完全不会出现在“山寨”们的身上,尚且不够安全,如何指望资金进入?
中本聪学院主席:从未像今天这样看好比特币:中本聪学院主席Michael Goldstein早间发推称,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比特币持乐观态度。[2020/8/13]
后记山寨的春天再也不会到来?
在许多业界老人的眼里,很多公链都在重复造着轮子。而比特币通过链下扩容的闪电网络就可以获得高速支付体验;比特币侧链Liquid除了可以更快速转移资金外还可以在其平台上推出金融工具和其它加密资产;比特币侧链RSK则开始跑智能合约,其第二层基础上又加了一个第三层。也就是说,也许就像一些人说的,未来就只需要比特币这一个强共识的超级公链作为底层,其它需求可以在第二层、第三层、甚至第四层得到满足。那么“山寨们”届时也就没有了价值?“从来没有主流币,只有比特币和山寨币”,如果谁敢在16年、17年的时候跳出来说这句话,铁定被唾沫星子淹死。但现实很残酷,就在许多人期盼着山寨的春天到来时,中本聪魔咒又一次箍住了山寨们的脖子,一众大V们又开始弹起了“山寨的春天再也不会到来”的曲调。那么,山寨的春天就真的再也不会到来了?其实未必,中本聪魔咒终有一天会被破除,待下篇细解。
动态 | 杀软件之父John McAfee推迟曝光中本聪计划 称其面临引渡风险:杀软件之父John McAfee曾表示在一周内揭露中本聪的真实身份,但是本周二John McAfee在推特上表示推迟曝光中本聪计划,称其面临引渡风险。[2019/4/24]
动态 | 链塔智库:中本聪因被怀疑帮维基机密筹资而结束“公开生活”:据链塔智库《重读比特币白皮书:中本聪的设想都实现了吗?》,中本聪曾在公开言论以及私人邮件交流中表示,“如果十年后电子货币还没有普及,我会感觉很奇怪。”十年过去了,数字货币的普及方式已经脱离了中本聪最初的想象。按照其最初的设想,比特币首先在小的细分市场上先应用起来,比如积分奖励、礼品卡、游戏币、付费邮件等等小额交易上。但矿池的形成以及后续的炒作完全脱离了中本聪的想象。
《PC世界》曾发文暗示比特币帮助维基解密进行筹资,这将比特币带入了主流媒体的聚光灯下。中本聪得知后不无遗憾,“如果在其他场合得到这样的关注就好了。维基解密捅了马蜂窝,结果一大群马蜂朝我们飞来。”坊间猜测,因为此事,中本聪很快退出了。[2018/11/1]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