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守正出新,金融科技在创新与规范中寻求平衡

编者按:本文来自金融时报,作者:徐贝贝,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转载。

近年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应用与金融的深度融合趋势愈发明显,对实体经济和金融体系产生了深刻影响。其在提高金融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对传统金融体系和金融监管构成挑战。平衡好风险和创新的关系已经成为全球金融监管面临的共同课题。随着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我国金融体系稳健运行,风险总体可控。不过,受到经济金融环境愈发复杂多变、外部冲击等因素影响,金融领域风险有所暴露,金融科技应用带来的风险隐患也愈发受到各方关注。金融科技带来的挑战是多方面的。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秘书长陆书春在“2019中国金融学会学术年会暨中国金融论坛年会”上表示,对于金融机构而言,一是面临着组织机构、组织管理、业务流程的调整甚至再造,同时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决策要求;二是银行需要破解内部条块利益冲突问题,建立适应数字化转型的考核和激励机制;三是相较于传统业务模式,金融科技应用还可能产生新的合规问题,比如新技术应用场景适当性、线上贷款合作合规等;四是金融机构可能面临IT架构适应性问题;五是金融机构尤其是中小金融机构面临人才短缺问题。“金融科技又一次改变了银行业的科技赛道。”中国工商银行信息科技业务总监吕仲涛表示,当前,银行业已经进入以金融科技广泛应用为基础的智慧银行阶段。在这一阶段,推动金融科技规范发展,必须做到坚守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坚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吕仲涛谈到,金融科技为银行注入新动力的同时,确实给银行安全保障体系带来挑战。信息系统安全必须对经济金融安全发展起到托底作用。对于在科技创新发展中如何保障信息安全,工商银行多年来积累的经验表明,一是要坚持以信息科技变革引领银行再造;二是坚持自主研发理念:三是坚持安全生产第一底线;四是坚持科技与业务融合发展;五是坚持深化改革、优化管理。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大背景下,加强对金融科技的监管尤为重要。对于监管部门而言,如何平衡好创新和规范发展是当下必须考虑的问题。我国金融科技首份全面、科学的发展规划已于今年8月份出炉。中国人民银行印发《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对于金融科技创新发展和加强监管都有着墨。《规划》提到,到2021年建立健全我国金融科技发展的“四梁八柱”,实现金融科技应用先进可控、金融服务能力稳步增强、金融风控水平明显提高、金融监管效能持续提升、金融科技支撑不断完善、金融科技产业繁荣发展。发展方向已经明确,金融科技监管框架也渐渐明晰。《规划》提出,要正确处理安全与发展的关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建立健全监管基本规则体系,增强金融监管的专业性、统一性和穿透性等。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司司长李伟表示,传统的监管模式难以完全适应金融科技的飞速发展,必须要探索数字化监管。目前,央行正在不断摸索监管科技的应用,循序渐进提高自身监管能力。近日,金融科技监管迈出重要一步。中国人民银行支持在北京市率先开展金融科技创新监管试点,探索构建符合我国国情、与国际接轨的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导持牌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赋能金融提质增效,营造守正、安全、普惠、开放的金融科技创新发展环境。据李伟介绍,在监管模式上,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引入社会监督和行业自律,对金融科技创新应用全生命周期实施柔性监管,在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前提下,通过提供一个风险可控的真实市场,允许金融机构探索创新产品模式,及时发现和规避产品缺陷和风险隐患。虽与国际接轨,但我国“金融科技创新监管工具”在设计目标、参与者、监管模式等方面与“监管沙盒”仍存在显著差异。例如,在中国,要“入盒”必须为持牌机构;“出盒”后纳入正常产品进行监管,而不视为金融科技创新产品。此外,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需要高度重视。陆书春表示,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是金融科技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当前,消费者数据被过度采集、非法共享、随意滥用等问题依然存在。负责任、守底线是金融科技必须遵循的原则。值得关注的是,近期热度高涨的数字货币如果在未来广泛应用,将不可避免对金融体系产生深刻影响。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所长穆长春透露,从2014年启动数字货币研究至今,央行数字货币已经基本完成了顶层设计、标准制定、测试等工作。下一步,要合理选择试点验证地区、场景和服务范围,不断优化和丰富数字人民币功能,稳妥推进数字化形态、法定货币的出台研究。他进一步强调,央行研发的数字货币实质上是人民币的数字化,要坚持“币花不炒”。谈及如何监管比特币、以太坊等加密资产,穆长春表示,依旧要遵循央行等七部委此前发布的《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的监管要求。

英国金融时报:摩根大通将在英国开设数字零售银行:9月17日消息,据英国金融时报,摩根大通将在英国开设数字零售银行。摩根大通新成立的“国际消费者”部门负责人Sanoke Viswanathan表示将进行大量投资以将Chase打造成英国的一支重要力量,而且没有实现盈利的最后期限。之后还可能扩展到欧洲和拉丁美洲的其他国家。Chase最初将只提供带有奖励计划的活期账户,但打算迅速扩展到包括个人贷款和投资在内的领域,最终甚至是抵押贷款。(Financial Times)[2021/9/17 23:31:19]

金融时报:特斯拉的比特币押注不太可能有很多公司效仿:金融时报刊文《特斯拉的比特币押注不太可能有很多公司效仿》。文章表示,在稳定的公司财务世界中,加密货币几乎不起作用,而保护公司的财务流动性和现金储备至关重要。加密货币的巨大动荡排除了其可能性。纽约投资管理公司Treasury Partners的董事总经理Jerry Klein表示:“企业将现金投资于质量非常高的短期固定收益证券,并愿意接受相对较低的回报率。我认为没有理由将企业现金投资于比特币等风险资产,因为它们可能会经历大幅下跌。”

大量的比特币投资也可能会削弱马斯克自称建立一个新型的企业集团来应对气候变化的意图。加密项目Cosmos的联合创始人Ethan Buchman表示,鉴于挖矿涉及提取汽车电池所用材料,特斯拉已经面临潜在的更大的道德考量。他还声称,比特币等加密货币如果成功,从长期来看,可能会带来更为温和的经济增长,对可持续发展具有巨大优势。[2021/2/10 19:26:10]

金融时报:比特币涨跌短象 治理且长:今日,金融时报旗下中国金融新闻网发布文章称,比特币是一类革命性技术范式创新的象征,监管趋紧有利于数字货币的长期良性发展。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是区块链技术诞生的起点。从本质来看,“去中心化”是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区块链应用最突出的特点,但也是一柄“双刃剑”,监管趋紧有利于其长期良性发展。在技术进步推动数字货币内涵和外延进一步演化的背景下,适应性监管需要向多元化和协同型的长期治理转变。可以预见,增加治理有效性的需求将推动数字货币相关治理主体和国际准则的变革,多元化、开放式的治理模式创新将不断涌现。文章作者为程实,系工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董事总经理、研究部主管;王宇哲,系工银国际资深经济学家。[2018/2/24]

《金融时报》称 三大原因让千禧一代更喜欢比特币:《金融时报》认为,千禧一代更喜欢比特币,有这三个原因:没有经历过泡沫、因为穷而风险偏好更高,以及害怕错失机会。首先,千禧一代对1990年代的互联网泡沫很陌生,没什么记忆,因为当时他们年龄太小了;其次是文化因素。 像比特币这样的加密数字货币,不受任何监管限制,这种高风险本身就对千禧一代有很大吸引力。而且,千禧一代通常要比他们父母那一代的财务压力更大;第三个原因是错失恐惧症,也就是害怕错过大机会的心理。当然,每一次泡沫背后都有这个原因。人们因为害怕错过而买入,而不是因为理性分析后特别看好而买入。[2018/1/14]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NEAR永生的比特币和以太坊

临近年尾,行情越发显得无聊和冷清,西方的交易者们在准备圣诞节和新年,东方的交易者们在准备年尾的清算和即将到来的农历新年,所以大家的关注点和情绪已经不再是交易了,因此交易量的持续萎缩和低迷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火币下载2019充满戏剧化的山寨币市场,2020路在何方?

编者按:本文来自中本小葱,翻译:文帅,Odaily星球日报经授权发布。2019年下半年对于整个加密货币市场来说,是非常“艰难”的一段时间。虽然比特币相比年初价格仍保有近一倍涨幅,但是在下半年却出现了接近腰斩的大幅下跌.

[0:15ms0-2:500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