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哈喽大家好,我是小K君,今天我们要讲的内容是:“区块链是如何进入中国的”?
其实,区块链技术进入中国的时间点,主要是在2010年之后。因为一件事的爆发,改变了比特币的外在环境,这个事,就是维基解密事件。当时由于“维基解密”组织泄露了美国的外交电报,美国便停用了他全部的募资渠道,导致这个组织不得不通过比特币的方式进行募资。虽说这件事令中本聪离开了比特币的世界,但是这件事也确实使得比特币走出了原来封闭的圈子,开始被世界所关注。比特币的价格也就是在这个节点开始飞速上涨,快速上涨的价格,自然又引发了中国人的关注,不少中国媒体开始报道,当时很多街边报刊亭中的科学杂志都有报道,像中国最早的老牌IT媒体《电脑报》就详细地介绍了比特币及其背后的技术原理。于是这就成了区块链技术进入中国的起点。
声音 | Facebook区块链部门成员:最大的担忧是Libra得不到公平的机会:据LongHash 7月5日消息, Facebook区块链部门的Christina Smedley负责Calibra的品牌推广,而Calibra是Faceboo的子公司,将推出Libra的数字钱包。针对LongHash的提问“那么你现在所担心的是什么呢?”, Smedley表示,我加入这个团队是因为我相信这个使命。我从第一天开始就加入了Facebook的Libra团队,因为我发自内心地认为是时候这样做了。现在,你可以在10秒内发送一幅图片,而且不需要付任何手续费,我认为这个事实同样应该适用于货币。这是唯一没有真正进化的东西。因此我最大的担忧就是它得不到公平的机会,我担心它在还没有覆盖到我们真正的服务目标之前就已经被人们拒绝了。这就是我最近难以入眠的原因。 针对提问“你认为人们最主要的误解是什么?” Smedley表示,我认为应该是他们认为Libra是一种中心化的 Facebook币,但事实并非如此。[2019/7/5]
声音 | OK区块链工程院Shine Jiang:寒冬未至 产学研结合将是区块链下一步:据《国际金融报》消息,Shine Jiang在接受《国际金融报》采访时表示,公链作为底层技术,与互联网和操作系统一样,属于“区块链+产业”的基础设施。对于区块链行业整体步入寒冬的说法,Shine Jiang并不完全认同。他谈到,目前行业整体处于收缩状态,但事实上,对那些踏实进行公链基础技术研究的创业公司和学术圈而言却是一番火热光景。Shine Jiang称:“在学术圈,区块链研究方面空前火热,很多学术圈的著名学者也加入到了区块链的研究上来,一些著名高校也成立区块链相关的研究中心,比如清华、北大、人大、MIT、伯克利等,都在区块链理论、技术、政策等方面进行了更加深入的研究。目前我们的精力也主要集中在区块链底层技术上的突破。”[2018/12/19]
早期,国内接触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的人,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对未来科学技术十分热爱的理想主义者,比如业内大名鼎鼎的长铗,最初就是一名科幻作家,曾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科幻小说最高奖项,被誉为刘慈欣的接班人。他就是在接触比特币之后,被比特币的科幻属性与自由主义所吸引,毅然投身于区块链行业,后来创建了国内第一家区块链媒体。正因为有这批理想主义者们的存在,才有了日后国内比特币与区块链技术布道的坚固基础。
声音 | OK区块链工程院Shine JIANG:OK公链“出块”实现高效无分叉:OK区块链工程院技术负责人Shine JIANG在北大演讲时,介绍了OK公链(OKChain)实现其高性能和可扩展性的解决方案。Shine JIANG表示,OKChain在满足安全的前提下,创新性提出了双链结构的状态分片和基于BLS多签的改进版PBFT共识,可以实现高效无分叉的出块,极大提升了公链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他进一步指出,当前业界在扩展性方面提出的很多方案,实际并未改善主链性能,比如二层扩容,一旦出现需要大量链上确认的场景,就会出现堵塞。另外DAG(有向无环图)虽提升了交易性能,但存在一定的安全性和可实现性问[2018/11/30]
国际顶级网络安全专家刘杰正式加盟OK区块链工程院:近日,国际顶级网络安全专家刘杰正式加盟OKCoin,任职OK区块链工程院首席科学家,全面负责OKCoin区块链工程院的技术研发、项目拓展以及人才培养工作。[2018/4/4]
而另一类,则与前者截然相反,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属于那个年代所谓的“网瘾少年”,当时因为国内游戏的火爆,催生出了另一个行业,就是代练。他们靠打游戏装备、练等级、做任务等倒卖游戏内的资源来赚钱。恰好当时一些科学杂志报道了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以及挖矿教程,这批人发现比特币这东西与Q币不同,不仅有价格还能主动获取。于是他们就盯上了挖矿这门生意。那时,比特币价格在2-3元人民币,于是他们白天代练赚钱,晚上用机器挖矿,赚取双份收入。而国内区块链产业的早期,多是以这批人开设的工作室为主体,主要业务就是CPU挖矿和搬砖套利。
但国内这种野蛮生长的阶段很快就过去了。随着两个人的出现,快速地使挖矿这门生意规模化与商业化,并打开了下一个时代的大门,而这两个人的名字,一个叫做张楠赓,一个叫做烤猫,至于他们的故事,我们下节课会说。总的来说,区块链进入中国,最初接触的,不管是理想主义者还是现实主义者,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年轻人,不管是时代选择了他们,还是他们开创了时代,就是这批年轻人成为了日后中国区块链产业的起点,奠定了国内区块链产业偏向于实体、工业的基础。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