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标题:《多个比特币ETF申请,一旦通过能带来期待已久的效果吗?》,作者Hebao自从2013年Winklevoss兄弟首开比特币ETF的滥觞,9年间每年美国都有不同的机构提出比特币ETF申请,但都无一例外,均以失败告终,甚至都成了一个“通过永远在明年的魔咒”。明天,美SEC又一次将决定是否通过Valkyrie比特币ETF的申请,这次是否能获得批准,依旧有很多人关注。01“通过始终在明年”的美国比特币ETF申请
而经历了2020年传统金融世界加速向加密领域进军的浪潮之后,2021年的美国比特币ETF申请情势依旧不减。即便不久前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将Valkyrie比特币ETF的申请决定多次推迟,也不仅丝毫没有减缓大家申请的脚步,甚至是愈挫愈勇,包括在申请机构和思路设计上都出现了一些很明显的积极变化。
美国SEC将数家“误导性”加密公司列入未注册实体名单:4月26日消息,美国SEC将几家“具有误导性”的加密货币交易公司列入了未注册实体的公众预警名单。SEC在新闻稿中明确表示,“未注册实体”(PAUSE)名单只是对投资者的一种警告,并不意味着名单上的公司违反了美国证券法。
该名单于2007年推出,周一新增的“Bittrade Capitals”、“247Crypto Trade”和“Bitpayfxpro”都被指出利用“误导性信息主要吸引非美国投资者。”名单上的其他加密公司包括:SuperBinance、Superfxtrading、Crypto-Trading Hub、Cryptobravos、Crypto Forex Trading Ltd、Cryptofxearners、Cryptoprofits, Inc.、Xcryptodoubler和BTC Investments。(Decrypt)[2022/4/26 5:11:57]
比特币ETF申请不完全统计首先,不同于之前多集中在圈内色彩浓厚的机构申请来源,今年以来尤其是近三个月以来,传统金融世界中的资产管理公司、投资银行等传统金融民工世界中的关键角色也开始密集进场,甚至堪称井喷,分羹意图明显。据笔者不完全统计,5月以来见诸报道的已有美国资管公司VictoryCapital、资管公司Simply、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瑞士加密货币ETP发行商21Shares、资管巨头景顺、ETF发行商VoltEquity等等:5月21日,ETF提供商Teucrium向SEC提交比特币期货ETF申请;5月25日,数字资产对冲基金OneRiver向SEC申请创建碳中和的比特币ETF;5月27日,资产管理公司Simply发行投资组合中含有比特币的基金;6月8日,ETF发行商VoltEquity向SEC申请比特币相关ETF;6月10日,总部位于德克萨斯州的资管公司VictoryCapital计划通过为合格投资者设立私募基金进入加密市场;6月29日,方舟投资管理公司与位于瑞士加密货币ETP发行商21Shares合作发行新产品「ARK21Shares比特币ETF」,21Shares是该ETF的发起人,方舟投资管理公司协助销售ETF;7月末,高盛向SEC提交了一项交易所交易基金的申请;8月初,资管巨头景顺向SEC提交申请文件,计划推出基于比特币期货的交易所交易基金InvescoBitcoinStrategyETF;
美国SEC正在考虑为其加密货币托管规则提供新建议:3月4日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正在考虑为投资顾问和投资公司提供关于加密货币的新建议,投资管理部门负责监督与投资顾问相关的规则制定。投资管理部主任William Birdthistle表示,他正在考虑如何为加密行业“带来秩序”。这项托管规则,也被称为《顾问法案》(AdvisersAct),要求顾问在指定的合格托管人的陪同下持有客户的证券。合格的托管人基本上是银行、经纪交易商和在联邦或州一级获得执照的信托公司。一些加密公司已经获得了这个牌照,比如Coinbase的托管服务和Anchorage数字银行。但过去,不清楚SEC在州一级如何看待这一指定。这封信中的问题是为了征求有关数字资产托管方式的反馈,以及顾问在寻找托管人时会寻求什么样的保护。(The Block)[2022/3/4 13:36:28]
投机改名股Long Blockchain遭美国SEC勒令摘牌:根据美国SEC公布的摘牌决定,由于数年未公布财报,从本周开始名为Long Blockchain的公司已经从美国所有市场除名。根据SEC的命令,Long Blockchain原本叫做Long Island Ice Tea,是一家纽约长岛的饮料公司。在2017年12月(上一轮比特币价格暴涨的尾声)公司宣布改名为Long Blockchain并谋求将业务从卖饮料转型至区块链技术。美国SEC在处罚文件中表示,该公司所谓转型区块链的计划从来没有实现过。据悉,Long Blockchain已经同意将其股票在既不承认也不否认SEC指控的前提下从市场中摘牌。(财联社)[2021/2/23 17:41:27]
其次,在比特币ETF的实现形式上,也不再拘泥于主要围绕比特币现货“买买买”的传统ETF形式,而是出现了诸多新的设计思路。最有传统金融味道的还是上面ETF发行商VoltEquity的思路——25%的净资产将投资MicroStrategy股票,我认为这是一种颇有希望的折衷的思路,为投资者提供对加密货币领域公司的投资机会,使其未直接持有比特币和以太坊等加密资产的情况下也能投资加密货币市场,多年来一直申请比特币ETF的资管公司Bitwise也已推出类似产品。同时上面提到的VictoryCapital的加密基金,则主要是跟踪纳斯达克加密指数,相当于不是只涵盖比特币,而是比特币在内的一篮子加密货币。此外还有比特币ETF申请老兵VanEck的最新BitcoinStrategyFund,它计划将投资于比特币期货合约以及涉及比特币的集合投资工具和交易所交易产品,而不会直接投资比特币及其他数字资产,上面提到的景顺也是如此。而市场普遍已经有过预期的灰度,最近也刚聘请了指数定制供应商Alerian的前首席执行官DavidLaValle担任其交易所交易基金的全球负责人,旨在推动250亿美元规模的灰度比特币信托转换为ETF,灰度首席执行官MichaelSonnenshein表示灰度正在”100%致力于”这一进程。
动态 | 美国SEC征求关于加密资产和托管规则的反馈意见:据cointelegraph消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在征求业内人士的意见,因其可能会在特定的数字资产交易和结算中重新考虑现有的托管规则。3月12日,美国SEC在给美国投资顾问协会席兼首席执行官Karen Barr的一封公开信中启动了信息收集计划。[2019/3/19]
而这也算曲线实现比特币ETF的一种新思路,且GBTC本来就在美股粉单市场挂牌上市,目前的二级市场体量也高达250亿美元,同时已经经过多年的交易验证。所以GBTC一旦成功直接转为ETF,那其从资金规模及宣传效果层面的影响,应该都会远远大于新通过的一支比特币ETF。02美国之外的“热火朝天”
动态 | 美国SEC:世界投资周将重点关注一些新兴的事项: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世界投资者周(10月1日至7日)将重点关注和介绍一些新兴的事项,如ICO、数字资产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等。[2018/10/1]
不同于美国诸多比特币ETF数年申请而不得的无奈等待,今年2月18日加拿大Purpose投资公司吃了“比特币ETF的首只螃蟹”——PurposeBitcoinETF。且自PurposeBitcoinETF上市后,其持有的比特币数量也不断增加,截至8月5日达到22032枚,当下市场价值逾8亿美元。与此同时,对应GBTC的正溢价开始持续走低,并于22日进入负溢价区间,而8月3日最新溢价数据为-11.84%,资金从GBTC流出并大幅流入比特币ETF,也说明了市场对ETF的热情和期待,这也无疑也会对美国带来仍未通过比特币ETF的压力。
同时近两个月来全球其他地方的ETF也取得了不错的进展,首先是6月23日,巴西证券交易所上市由QRCapital推出的拉丁美洲首个比特币ETF交易。而本月初,法国投资管理公司MelanionCapital也宣布将推出提供区块链公司和矿企风险敞口并受欧盟监管的ETF。03监管的徘徊未定应是ETF申请通过的最大阻碍
对美国的一众比特币ETF申请而言,目前最值得关注的其实是监管者的态度,虽然新任美国SEC主席GaryGensler在任职之前被认为是加密行业的友好人士,但其去年底接任以来并未明显有较为积极的表态。本月初彭博社就透露GaryGensler已要求国会通过一项法律以赋予SEC监管加密交易的权力,且他对于目前市场期待的比特币ETF没有给出任何时间表。甚至在本周二举行的阿斯彭安全论坛上,GaryGensler更是态度较为强硬地称加密货币的众多领域均可能涉及了证券法,必须接受SEC的监管。
不过颇有意思的是,就在昨天,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专员BrianQuintenz则直接发推称,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纯商品及其交易场所没有监管权,无论这些商品是小麦、黄金、石油还是商品属性的加密资产等等。这种一前一后看似针锋相对的言论,其实从侧面反映了美国监管当局对于加密货币的法律定义及监管权责划分依旧还未有公论,这可能也是ETF等加密资产桥接到传统金融的方式迟迟未有突破的关键原因所在:按CFTC专员的说法,证券属性的衍生品归SEC监管,如比特币ETF等延展出来的金融产品;而商品本身归CFTC监管,如比特币等其他商品属性的加密货币。但这又存在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对证券的定义范围亟需法律厘清——比如比特币之外的其它加密货币,有些未来是否可能直接被定义为证券而非商品。所以总的来看,当下的一众比特币ETF申请其实也是在等这个最后“监管点”的到来,一旦监管态度迎来明确,那么这些积压的请求便有可能“鱼贯而入”。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