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合并在即,分叉利益方集结,普通用户该做什么?

随着以太坊「合并」日期的临近,关于硬分叉的讨论愈演愈烈。目前,社区中已有多个团队公开宣称将会对以太坊进行硬分叉,以保留PoW挖矿机制,并诞生了包括EthereumPoW、EthereumFair在内的多个分叉项目;矿工、矿池、交易平台、DeFi项目方、稳定币、资本等多方势力,也对硬分叉相继表态,各持己见。一切迹象都表现,以太坊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硬分叉已然不可避免。为什么要对以太坊进行分叉?分叉背后各方势力又有哪些利益考量?在这一关键节点期,项目开发者、用户应该如何抉择?本文Odaily星球日报将一一解答这些问题。分叉背后的利益考量

以太坊Kaustinen测试网现已再次上线:3月10日消息,以太坊 Kaustinen 测试网现已再次上线,这是 PoS verkle 测试网,取代 Condrieu 测试网,这次使用符合新共识规范的区块证明。

以太坊基金会 Go-ethereum 核心开发者 Guillaume Ballet 于 1 月 27 日表示,新的 PoS verkle 测试网包括区块证明,Kaustinen 是芬兰的一个城市,其邮政编码与 Condrieu 相同,取代了 Condrieu 测试网。[2023/3/10 12:54:40]

8月1日,币圈老玩家「宝二爷」在微信建立以太坊分叉讨论群,随后发布《以太坊分叉宣言》,拉开了此次纷争的序幕。在该宣言中,他称以太坊矿工为以太坊生态投入了大量资本、金钱、时间,为了不让矿工失业,所以决定对以太坊进行分叉,并主张分叉后的POWETH链不增发、预挖、做改动,保持原链。由于有着大量为昔日归零项目站台的「前科」,「宝二爷」的新项目遭遇群嘲,不少人质疑其再次打着分叉的旗号「割韭菜」,如今已经归零)。不过,关于以太坊硬分叉保留POW挖矿机制的讨论,却在整个社区引发强烈关注。过去两周,各方势力相继对这一话题进行表态:从目前各方观点来看,支持分叉的多为以太坊矿工、矿池,甚至有矿机厂商活动的影子;而交易所基本属于中立派,OKX、币安、Bitwell等平台都表示,如果产生新的分叉币,将在评估后符合条件则优上线;资本、头部DeFi项目、钱包应用以及稳定币等明确表示仅支持以太坊POS链,不支持以太坊PoW等分叉项目。不少人打着自由主义、去中心化社区自治等旗帜,主张分叉出两个以太坊网络,一起竞争,让市场用脚投票,还有一批人觉得PoW机制更公平更安全。但在笔者看来,分叉的核心目的与信仰无关,一切都是从各方自身利益出发。如果真的对以太坊、对POW情有独钟,ETC似乎是一个更好地选择,完全没有必要分叉以太坊。矿工逐利,希望继续维持高昂的挖矿收益。一旦以太坊结束POW挖矿,矿工只能转向其他POW网络,算力切入越多,竞争越大,收益将大幅越低;或者转为RenderNetwork、Livepeer和Akash等Web3协议,提供高性能计算、渲染等服务。但从实际情况来看,目前以太坊全网算力为935TH/s,其他这些协议很难承接全部算力,消耗过剩的算力产能。矿机厂商也不希望以太坊POW挖矿机制消失。从去年开始,包括比特大陆、芯动科技、豪微科技在内的多家矿机厂商都陆续推出了挖矿效率更高的以太坊ASIC矿机,以太坊POW挖矿机制取消将导致新机器将再无销路。在这种背景下,矿机厂商很可能重操旧业,像2017年主导比特币分叉出BCH一样,再次主导以太坊分叉。对矿池来说,目前POW业务收益也远超POS收益,促使其站在支持者一边。对交易平台而言,获得分叉新币的用户有着交易需求,可以为其带来新的流量和手续费,同样没有理由「拒绝」分叉事件,只不过考虑到平台上新可能会为新币背书,因此需要谨慎对待。当然,目前已有交易平台开始上线分叉币期货,V神抨击称这些人只是想赚快钱。分叉新项目,要不要上车?

以太坊未确认交易为103,995笔:金色财经消息,据OKLink数据显示,以太坊未确认交易103,995笔,当前全网算力为252.98TH/s,全网难度为3.35P,当前持币地址为49,072,424个,同比增加255,685个,24h链上交易量为1,546,769.94ETH,当前平均出块时间为13s。[2020/10/25]

需要明确的是,分叉以太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本次分叉与2016年的ETC/ETH分叉是完全不同的。从代码角度来说,本次分叉需要从以太坊测试网代码中删除所有POS转换逻辑、删除难度炸弹,同时更新链ID以提供保护;挖矿软件也可能需要分叉/更新,这将需要与钱包供应商合作,以同意支持ETHPOW;需要与交易所合作,同意支持ETHPOW。ETCCooperative认为,离合并只有几个星期了,现在做任何事情都太晚了。“这是一个巨大的、艰巨的协调任务,而合并尚且只有几周的时间,如今的繁荣在Pow新链上大概率不会重现。”因此,分叉项目的安全性值得商榷。在时间紧凑的情况下匆忙分叉,底层代码变更可能会出现漏洞,由于缺乏详细地审计,被黑客攻击的可能性提高,最终可能导致资产价格大跌。即便过了安全关,但新分叉项目的生态价值也并不高。V神近期表示,以太坊PoW分叉不太可能获得长期的广泛采用,核心原因在于分叉项目只是捕获了矿工和算力,但没有吸引足够的开发者进入其中。以太坊生态一直以来的特点是:项目跟着以太坊核心开发者走,用户跟着项目走。没有开发者加入,也就很难产生应用;没有应用,也就没有用户,分叉项目价值逐渐降低,矿工收益再次下降,最终进入死亡螺旋。目前,只有少数几个项目宣布对分叉项目进行支持:分叉项目EthereumFair宣布与跨链项目SWFTBlockchain达成合作;APENFTMarketplace宣布支持以太坊潜在分叉,支持新链NFT流通。但这些项目本身并不是头部顶流,也很难吸引到足够的用户支撑生态的发展。而已经表态的头部项目AAVE、Chainlink、Argent、DeBank等,都是跟着资产方走,成为了以太坊POS链的拥趸者,势必引领用户进入新的ETH2.0生态。“Tether将密切关注合并的进展和准备工作,并将按照官方的时间表支持PoS以太坊。我们相信,平稳的过渡对于DeFi生态系统及其平台的长期健康至关重要,包括那些使用USDT的平台。这与我们对PoW或PoS的偏好无关,稳定币应该负责任行事,避免对用户的干扰。”另外,如果我们对照2017年的比特币分叉,分叉项目的死亡趋势则会更加明显。当年,市场上出现比特币现金、超级比特币、比特币披萨、比特币男孩、比特币热等等近百个分叉项目,除了BCH持续火热了两年,其余分叉项目热度只能维持一段时间,价格自上线后便持续走低,再加上没有算力支持,最终在加密长河中逐渐消亡。最后,分叉项目可能最终沦为极个别大户的牟利工具。以「宝二爷」推出的分叉项目EthereumPoW为例,网传的计划是将以太坊基金会所属Token映射给DAO组织,而原链上Token都会被锁定,半年后开始释放,这意味着新链用户是在与DAO组织赛跑,看谁先卖完手中的币。

彭博社:以太坊上涨具有投机性:金色财经报道,在8月份的加密货币展望中,彭博社仍对以太坊不感兴趣,其认为以太坊的上涨具有“投机性”,而比特币的上涨是基于坚实的基础。彭博社解释称,以太坊已经突破了去年的高点,并在2020年跃升为表现最出色的主要加密资产之一,但他们认为以太坊的反弹更具有投机性,相比之下,有利需求和供应条件则支撑了比特币。[2020/8/6]

因此,Odaily星球日报建议谨慎上车以太坊分叉项目,毕竟你很难预料自己上得究竟是战车,还是灵车。以太坊主网用户怎么办?

分叉无可避免,如今以太坊主网的用户如何应对?首先是备受关注的价格变化,对照2017年比特币分叉,大概率以太坊分叉前价格会持续上涨。2017年8月比特币分叉前后两周,价格从2200美元上涨4200美元,涨幅高达90%。本次分叉时间是9月中旬,届时在分叉以及「合并」的双重刺激下,以太坊价格可能有着不错的涨幅。当然,期间以太坊价格可能会经历剧烈波动,特别是近期以太坊未平仓合约持续飙升接近历史最高水平,不排除大幅回调的可能性,因此谨慎使用期货杠杆产品。另外,临近合并以及分叉之前,为了防止由于分叉导致交易回滚和重入攻击,交易平台可能提前关闭以太坊及ERC20代币的充值和提现通道,建议有此需求的用户尽量提前操作。DeFi方面,明确表示不支持POW链的项目可能会关闭智能合约,从而避免用户的混乱和损失。因此,建议用户提前将各个协议的头寸取出,置换成以太坊。如果是持有或交易NFT,则需要重点观察以太坊的分叉链是否遵循了EIP-155协议,防止重入攻击导致自己的NFT丢失。从2016年的ETC,到2022年的POW共识分叉,每一次硬分叉的出现,都是对以太坊的一次大考。但以太坊一次次证明了,这个庞大和充满生机的生态无惧任何挑战,已经逐渐和比特币一样,成为行业的圣杯。

Deribit平台以太坊期权未平仓合约上升至1.58亿美元新高:6月14日消息,Skew数据显示,衍生品交易所Deribit的以太坊期权未平仓合约(OI)上升至1.58亿美元的新高。

文章就此分析称,期权市场的看涨情绪可能暗示交易员预计该加密货币将再次反弹。另一个证实市场乐观情绪增强的因素是机构对资产管理公司灰度的支持,据此前报道,灰度以太坊信托基金的溢价近800%。(AmbCrypto)[2020/6/14]

声音 | 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已有10335名用户升级了Parity节点版本:据AMBCrypto消息,以太坊核心开发人员Afri Schoedon表示,自因安全漏洞推迟君士坦丁堡升级以来,在过去的12个小时内,有10335名用户将他们的Parity以太坊节点升级到2.2.7稳定(76%)或2.3.0 beta(24%)版本。他们中的大多数使用GNU / Linux(95%),少数人使用Windows(4%)和MacOS(1%)。[2019/1/17]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2:188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