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日本、新加坡的加密监管赛跑

全球顶级金融中心日本、香港和新加坡拥有全球最成熟的金融法规。因此,关于如何监管加密货币的讨论始于多年前就不足为奇了,尽管他们的方向截然不同。日本在消费者保护方面一直很努力,但最近放宽了对代币上市的要求,并向企业发出了更受欢迎的信息。虽然中国禁止在加密货币交易和取缔采矿业后,香港行使自主权制定自己的道路,宣布它对加密货币公司开放,以保持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加密公司可能会发现一开始很难满足监管要求,但有迹象表明监管将继续放松。与此同时,在新加坡,现有市场参与者知道监管将进一步收紧。去年,三箭资本和TerraformLabs等在这个城市国家注册的知名公司的内爆启动了监管程序,看起来可能会导致更严格的监管。尽管存在差异,但「亚洲较发达的市场在明确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框架内的内容方面相当先进,」亚洲加密货币联盟联合创始人VivienKhoo表示,并指出香港和新加坡有一个「相当相似」的VASP框架。该地区各国之间的合作将会加强。「现在在亚洲进行监管套利将变得更加困难,」Khoo说。日本

日本是世界上最早监管加密货币交易的国家之一,但这并不是因为它想走在潮流的前面。据一位与日本金融厅(FSA)关系密切的人士称,该机构只是起草了日本关于虚拟货币的法律体系,以履行2014年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其他成员达成的协议。但在2017年初,当中国政府关闭了加密货币交易中心的一些交易所时,日本成为世界上加密货币最具活力的地方之一。2014年,加密货币交易所MtGox遭到黑客攻击并随后倒闭,这个国家已经被烧毁过一次。2018年当地交易所CoinCheck遭受5.3亿美元的黑客攻击,证明了其加密货币政策的转折点。全球范围内出台了一些最严格的消费者保护立法,对交易所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包括强制它们将交易所和客户资产分开,并将大部分客户资产存放在冷钱包中。有利的一面是,FTX日本子公司的客户将获得资金,而其他FTX实体的客户将遭受巨大损失。现在,日本的立法者希望向公司表明,现在是在该国开店的好时机。去年,日本政界人士大力支持加快监管进程。去年12月,该国批准了一项重要的税收改革,并将于今年付诸实施。项目将能够在不支付繁重的公司税的情况下发行代币,这实际上迫使他们出国。「这绝对是日本政府发出的明确信号,表明我们支持加密货币,」自民党家兼该党Web3项目团队秘书长AkihisaShiozaki告诉CoinDesk。要更深入地了解日本新兴的加密货币政策,请阅读随着全球监管机构对加密货币的警惕,日本拥抱Web3。今年,该国的立法者将继续讨论使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合法化的问题,并且可能会在今年6月结束的立法会议期间的某个时候发布法规。Shiozaki表示,其目的是让参与加密项目的成员承担有限责任,从而提高税收和正式法律结构的清晰度。他说,正在讨论的关键主题涉及披露义务、证券发行和内部治理规则。「不会发生的是加强或收紧对加密货币的控制,」Shiozaki说。香港

香港证监会CEO:此前的加密监管框架使得某些交易平台可脱离监管运作: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欧达礼,11月3日出席香港金融科技周上表示,金融科技创新发展,改变的金融产品的销售模式,不少金融产品已在社交平台上发售;并可进行遥距销售,无线支付等,香港证监会支持金融科技发展,可以改善消费者体验,提高效益。

根据现行法规,若网上平台交易金融产品不属证券产品,可以不受香港证监会监管。不过证监会将修订有关监管法规,即使网上销售平台并非符合证券产品的定义,但销售目标是香港市场,以至香港消费者,有关金融产品将仍会受到监管。发行者需要向香港证监会申请销售,证监会将根据申请人的资源、经验等因素考虑进行审批。证监会加强对虚拟金融产品的监管,确保在不同平台销售的产品,可以获得公平竞争;相同的业务、相同的产品,将会面对相同的监管。例如市场上新出现的证券代币产品,将证券数码化,其在一手市场或二手市场交易,都将被纳入监管范围。亦可避免相关交易成为洗黑钱及资助恐怖份子活动的途径。政府将于今年稍后时间公布虚拟资产监管制度。

他亦密切留意央行发行数字货币的发展,以及云计算、人工智能对金融市场的影响。[2020/11/3 11:30:26]

香港的情况则不同。对加密货币的有限监管意味着这座城市曾经是该行业一些知名企业的所在地,包括Bitmex以及曾经一度倒闭的交易所FTX。近年来,香港失去了领先地位。当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开始审查代币上市时,公司被吓跑了。当中国宣布最新的加密货币禁令时,一些公司想知道城市的自治是否受到威胁。零新冠病政策和长时间的酒店隔离进一步打击了人们的情绪。亚洲首屈一指的加密货币节Token2049离开香港前往其竞争对手金融中心新加坡。一位接近证监会的人士告诉CoinDesk,如果该市真的要禁止加密货币,监管机构早就会从跨境的权力中得到提醒,并且不会花费数月的时间来制定监管。尽管如此,许多公司并没有明白这一点。即便如此,去年全年散户投资者仍在投机不可替代代币(NFT)并使用未经许可的交易所,该市最富有的人在谈论元宇宙,比特币机器和场外加密货币商店在该市随处可见。这种理念似乎是在监管出台之前赚钱。想要合规的公司抱怨说,监管机构搁置了其选择加入许可程序的申请,每隔几个月向他们发送一次问题。到香港金融科技周召开时,只有一家公司获得了牌照。该市的监管机构发现人才和企业外流,这可能会影响其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他们齐心协力改变叙事方式。他们宣布该市对加密货币公司开放,并将撤回限制零售业使用许可交易所的计划。他们一再强调该市在金融监管方面的自主权来自中国。去年年初即将到来的VASP制度意味着只有获得许可证的交易所才能在该市运营,并且它们不能为零售服务。它原定于2023年3月生效。一位政府消息人士告诉CoinDesk,关于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向零售业提供服务的要求的正式磋商将很快开始。1月11日,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SFC)行政总裁JuliaLeung表示,该监管机构正在准备一份散户投资者可以投资的代币清单。Dechert律师事务所高级助理JasonChan告诉CoinDesk,交易所能够向零售提供的代币的初始清单可能非常有限,因为SFC将首先坚持他们认为合适的。证监会正在积极制定衍生品框架,但与业界的讨论还处于初步阶段,不太可能在今年产生任何监管。「如果玩家想留在香港市场,他们可能会剥离他们的一些功能,」Chan说。然而,今年预期的是稳定币监管,香港金融管理局发布了一份讨论文件,阐明其立场,即只有持牌公司才能发行稳定币并提供跨境支付。此外,证监会今年还将就证券代币发行和虚拟资产结构性产品的发行发布进一步公告。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科技周上,并非一切都是加密的。政府宣布将放宽签证要求以吸引更多人才。「更大的图景实际上是香港在宏观层面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Khoo说。新加坡

动态 | 中国香港加密基金监管框架发布后一年内,仅一家基金符合条件:路透社的研究显示,自香港证监会(SFC)公布面向加密投资基金初步规定的一年后,只有一家加密基金符合相关条件,即总部位于香港的Diginex。路透社称,除了Diginex之外,其他基金正从香港撤出,以“绕开”香港证监会。研究指出,尽管还有许多公司也在申请批准,但它们并没有真的打算获得牌照,而只是为了做表面功夫。不过,成交量较低的外部因素依然存在,包括熊市可能遗留下来的影响,这都可能会让加密基金慎之又慎。数字资产风投公司Kenetic Capital合伙人Jehan Chu表示:“2018年的波动性和糟糕的回报率吓跑了大型机构,使它们不敢将资金配置到加密基金上,导致那些幸存下来的机构也搁置了申请牌照计划。”(CoinDesk)[2019/11/6]

新加坡正在努力实现两个目标。它以保守和保护消费者着称,但它也渴望将自己打造成现代金融科技中心。面对日本对代币发行征收的公司税,以及香港似乎不太友好,新加坡既定的加密监管框架使其成为许多公司更可预测的大本营。FTX倒闭后,一位新加坡Web3初创公司创始人告诉CoinDesk,加密货币交易所对许多新加坡人来说不是,而是数字银行,用于提高他们的薪水和投资收益产品。「我们的银行系统过于保守,无法为普通人提供类似的产品套件,」创始人说。「或者他们这样做,但以单位信托和其他垃圾的形式对不必要的复杂金融产品收取荒谬的费用。」因此,新加坡为FTX.com的每月独立访客贡献了第二大份额也就不足为奇了。去年见证了新加坡一些加密货币大腕的内爆:TerraformLabs和在新加坡注册的加密货币对冲基金ThreeArrowsCapital。临近年底,新加坡开始调查加密货币贷款机构Hodlnaut,他是疫情的受害者之一。这些事件进一步推动了已经存在的优先考虑风险管理和缩小消费者保护差距的趋势。监管者的轮子已经开始运转。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就稳定币和减少消费者对零售业的伤害发布了重要磋商,该磋商在圣诞节前夕结束。咨询结论可能会在今年上半年出台。据业内人士称,立法变化将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初进行。尚待观察的是,MAS是否会采纳提出担忧的业内人士的意见。拟议的措施包括限制公司出借零售客户的代币。这项措施的目的很明确——平台的崩溃意味着消费者几乎没有追索权来收回他们的资产,因为借贷和质押目前不受监管。EthikomConsultancy首席执行官兼新加坡区块链协会监管与合规小组委员会主席NizamIsmail告诉CoinDesk,虽然MAS正在考虑对贷款和抵押的风险披露要求,但监管机构似乎倾向于彻底禁止。伊斯梅尔说:「通过实施全面禁令,新加坡平台将处于不利地位,无法提供这些功能。」该提案还对去中心化金融产生了影响。诸如自动做市商(AMM)之类的DeFi协议提供了许多好处,例如允许数字支付代币通过使用流动性池而不是传统的买卖双方市场以无需许可和自动的方式进行交易,政策主管RahulAdvani,APAC,在瑞波,说。拟议的限制「大大减少了你可以用DeFi做的事情。」他补充说,银行和经纪人可以进行证券借贷,而悬而未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数字资产应该被区别对待。另一个令人担忧的领域是,MAS可能期望服务提供商具有与银行相同的技术风险要求。「这对金融科技公司来说将是一项繁重的工作,」阿德瓦尼说。他指出,加密货币公司通常依赖其他服务提供商,这些提供商可能没有MAS期望的服务水平协议水平。在稳定币方面,业界正在观望非银行的稳定币发行人是否受到相同的资本要求。还有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是MAS将如何对待在本地市场使用但未在本地市场发行的稳定币的发行人。当然,MAS发布的法规将仅适用于获得许可的公司,这些公司正在观望新法规是否仍能使它们保持竞争力。该国领先的持牌交易所CoinHako的一位代表告诉CoinDesk:「无牌照和不受监管的服务提供商可能成为对新加坡公众交易数字资产更具吸引力的场所,这存在潜在风险。」今年,亚洲可能仅次于欧盟推动加密货币政策的清晰化。

声音 | 普华永道香港业务加密货币负责人:预计2019年还会有更多巨头进入加密货币行业:据人民网消息,普华永道中国及香港业务金融与加密货币业务负责人亨利·阿斯朗尼亚表示,“在2018年,我们看到很多大公司进入加密货币行业。预计2019年还会有更多巨头以不同的方式进入本行业,他们或许会推出自己的投资方案,另一些则可能会与业内已有的公司合作,还有的则可能以注资方式入场。”[2019/1/16]

声音 | 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博士:区块链无法解决供应链金融固有难题:香港城市大学法律博士朱玙之发布文章称,金融机构在传统的供应链金融服务中主要面临两大类风险,一是企业自身的信用风险,二是人为制造的欺诈风险。区块链无法真正实现企业间的“信任传递”,“智能合约”也不等于法律意义上的合同,区块链技术在供应链金融风控中的作用仍局限于“记录”。应让区块链回归工具属性,建立多维度的供应链金融风控体系。[2018/9/10]

OKEx官网对“异常交易进行回滚”再次回应:预计在3.30日24:00(香港时间)进行交割结算:OKEx官网于13:17对“异常交易进行回滚”再次回应:为避免“次周、季度”合约在结算后,因价格差导致爆仓,因此按照目前数据库回滚进度,预计在3.30日24:00(香港时间)进行交割结算,如交割时间有变更,将再行公告。[2018/3/30]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XLM三家加密友好银行崩盘,业内人士都怎么看?

上周的几件大事接连发生,加密友好银行SilvergateBank暴雷、硅谷风投圈著名银行SillionValleyBank被接管,想必大家也看到了。火烧到了加密领域,因为有33亿美元存在SVB,Circle的USDC也出现了震荡.

[0:15ms0-1:251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