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去中心化「域名」或将成为Web 3.0时代的身份系统

作者:杨敏,去中心化账户系统DAS开发者

来源:橙皮书

毫无疑问,去中心化身份是Web3.0的核心拼图。从山寨币时代,到ICO时代,再到DEFI/NFT时代,每次都不缺拿去中心化身份讲故事的项目。投资人和投机者,也乐于为这样的故事买单。但,今天我们依然没有一套切实可用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或者说,现在那些标榜去中心化身份的产品,都是可有可无的。

为什么会这样

问题出在哪里?是去中心化身份是个伪命题,还是去中心化身份的实现技术难度很大?这些都不是。问题可能出在:

1、去中心化身份的目标本身2、以及实现这个目标所选择的路径上。

问题1:去中心化身份的目标本身

这个问题是指,去中心化身份的功能边界是什么,承担什么样的职责,产品形态是什么样,在当下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困难重重的问题。这种困难重重的状态不是我们所独有的。当一个处于web1.0时代的人描述web2.0时代会有什么样的应用时,当处于21世纪第一个十年的人想描述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时,他们会面临同样的困难。

观点:对比特币保证金期货的兴趣下降有望降低价格波动:金色财经报道,根据Delphi Digital周一在其每日分析中引用的Glassnode数据,自5月以来,以原生代币为保证金的期货合约未平仓合约的百分比一直在下降,最近降至 50% 以下。与此同时,美元或稳定币保证金未平仓合约的百分比正在上升。未平仓合约是指已交易但未与抵消头寸平仓的期货合约数量。Exante Data 首席技术官 Web Begole 在一封电子邮件中称:“最大的影响可能是抛售前后的波动性降低。” “这是因为,在代币保证金期货中,在市场低迷期间损失会加剧,从而导致价格下跌幅度过大。“Stack Funds 的首席运营官兼联合创始人 Matthew Dibb 表示,以加密货币为保证金的期货合约未平仓合约百分比呈下降趋势,这表明市场远未过热。(coindesk)[2021/10/13 20:26:22]

问题2:实现目标的路径选择

律师观点:针对SEC诉Ripple一案,双方达成和解是最有可能的结果:美国奥兰多Hogan & Hogan律师事务所的律师Jeremy Hogan在一段YouTube视频中讲述了美国SEC起诉Ripple一案最有可能出现的情况。他就表示,根据美国法律,XRP作为一种证券的评估永远不会有一个笼统的“决定”。这位律师认为,这正是我们在销售XRP时看到的情况。随着XRP的用例越来越多,XRP分类账也越来越去中心化,XRP成为证券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小。

和前SEC委员Joseph Grundfest一样,Hogan也质疑SEC对Ripple采取行动的“真正动机”。他同意Ripple首席执行官Brad Garlinghouse的观点,认为这起诉讼背后可能会对整个加密行业造成“攻击”。此外,Hogan乐观地认为XRP不会被列为证券。美国SEC“没有要求法院声明XRP是一种“证券”,尽管他们可以这样做。此外,正如SEC之前的诉讼所显示的那样,Ripple与SEC达成和解是最有可能的结果。(Crypto News Flash)[2021/1/24 13:21:37]

这个问题是指,在目标本身不明确的情况下,大多数团队的做法是「先创造-再对比」。先创造出一个产品,添加各种功能,然后到市场去验证这是不是未来人们所需要的东西。而这些功能,往往具有非常强的假设。比如,假定用户愿意安装应用,愿意加密上传身份资料;假定有开发者会以某种方式来访问这些资料,给用户提供服务。这些产品功能放在未来时间点或许是对的,但却无法让当下的用户提起任何兴趣,毕竟他们没有解决当下的问题。

观点:比特币超过80%的涨幅是在5%的交易时间内完成:万卉Dovey发微博称,总结历史数据大概可以得出比特币超过80%的涨幅是在5%的交易时间内完成的,Shitcoin的话可能要更放大一些 (估计是95%的涨幅是在5%的交易时间内完成的甚至集中),不过和Bitcoin的不同是99.9%的Shitcoin对BTC汇率会持续下跌,少数天选之子除外。这个相当于你随便丢一个飞镖,80%的概率都可以砸中一个你觉得“卖得不错”的点位,但是一旦卖掉,很有可能错过那5%的暴力上涨的机会。或者换一个思路就是,因为大量的时间都是垃圾时间在横盘震荡盘整等等,所以“底部”的判断相对顶部更加容易。譬如我回头看我2015、2016的日志,就很明显说譬如“200刀铁底“ 或者 “500刀铁底” 包括2018年的“3000刀铁底”之类的笼统判断。[2020/12/11 14:56:49]

对去中心化身份的一些确定性判断

声音 | 观点:密码学人才短缺,影响了马来西亚的区块链发展:私人投资公司MW Partners Group Holdings Pte Ltd顾问Mark Pui表示,密码学领域的人才短缺,拖累了马来西亚数字账本技术的发展。

Mark声称:“我认为,现实是我们没有密码技术,这影响了我们领导区块链技术发展的能力。在马来西亚和全世界,区块链技术的应用仍然有限。但在发展方面,我们落后于其他所有人,因为我们没有技能,没有深厚的密码学技能。”(The Malaysian Reserve)[2019/11/29]

尽管我们无法提前描绘出去中心化身份的全貌,但我们依然可以有一些非常肯定的判断。

去中心化身份需要人类可识别

无论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系统是什么样,背后承载的业务多么复杂,它总是要有一套全局唯一的标志符,作为其对每个对象的一种表示,方便我们识别。如同尽管我们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文化背景,性格,偏好,智力,身高等等。当我们要表示一个人的时候,我们不会从所有细节开始描述他。而是首先提他的名字,或者他的身份证号码。

所谓人类可识别是指,这些全局唯一的标志符号,对人类来说应该是易读易拼写的。

去中心化身份是演进出来的,不会突然出现

我们不会突然一天灵机一动,就想清楚了去中心化身份的最终形态。它应该是由某种当下用户愿意持续使用的产品形态,逐渐演进过去的。如同我们今天使用最频繁的移动终端-智能手机,不是突然一下就设计成今天的形态一样。我们仍然把智能手机称之为手机,就是其明显的演化痕迹。

当下用户愿意持续使用这一点非常重要。事实上,现在的智能手机所承担的职责更符合上世纪90年代的个人数字助理想要承担的职责。但今天的智能手机却被叫做手机,而不叫PDA。

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如果你出门只能带一个设备,你一定会选择带手机而不是带PDA。因为在那个时候,随时随地稳定的通话比随时随地打字更重要。手机是刚性需求,因而人们更愿意长期携带手机,进而手机的保留量持续增加。

当一项新的技术出现时,它自然会被选择叠加到手机上。技术本身也需要生存,它会选择最有利于生存的宿主。长此以往,随着时间的推移,手机叠加的新技术越来越多,PDA能做的事情手机都能做,人们就没有理由再单独使用PDA了。所以,有用才能够存在,存在是能持续演进的前提。

务实的去中心化身份

那么基于以上的逻辑,当前什么样的产品,大概率会演进成未来的去中心化身份呢?

答案是,去中心「域名」。

去中心化「域名」提供了人类可识别的全局唯一标志符

与互联网域名解决IP地址难以记忆的问题一样,基于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域名」解决了区块链地址难以记忆的问题。以前转账你需要复制粘贴对方的地址,每次仔细地小心翼翼地核对。有了去中心化「域名」,你直接输入alice.bit,bob.eth等易读易拼写的名字便可以进行转账。同时,这些名字是全局唯一的,只能由用户的私钥来管理。

去中心化「域名」具备演进的基础

至少有两个方面使得用户愿意持续持有去中心化「域名」:一方面是可以转账所带来的实用性;另一方面它的唯一性使得用户乐意将其作为一种个性化的身份标志。

又由于与传统域名只能关联IP地址等有限的数据类型不同,去中心化「域名」支持关联任意的数据类型,由不同的应用去读取它所关心的数据,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比如在转账场景,钱包会读取「域名」下的区块链地址;在个人主页场景,个人主页应用会去读取用户的各种Profile信息;在端到端加密通讯场景,应用会去读取用户的公钥。对任意数据类型的支持,使得去中心化「域名」极具灵活性,可以很容易的在上面叠加应用。因此,去中心化「域名」的实用性,会被持续强化。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能解决当前实际问题的去中心化「域名」,是去中心化身份的早期形态。相比于直接构建去中心化身份产品,在去中心化「域名」之上不断叠加去中心化身份相关的特性,是更务实的做法。

其他

关于去中心化「域名」项目,推荐关注ENS以及DAS。

文中提到的去中心化「域名」都打了引号,是因为我们不应该让「域名」这单一使用场景限制了我们的想象,我们更应该称之为去中心化账户。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0:15ms0-1:29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