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OSG Ventures:详解跨链桥方案的权衡选择

作者:?IOSGVentures

前言

今年多链世界兴起令人大开眼界。尽管有许多人早开始思考并且寻找跨链通信的办法,但在用户和项目大增、不同链上流动性增强的压力下,直到今年跨链通信才成为必须克服的问题。我们邀请到了业内卓越的项目创始人来分享他们各自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的尝试,并且聆听他们对于跨链桥问题多角度的见解。

2021年12月18号,在IOSG第八届老友记的活动中,我们邀请到了CelerNetwork的CEOMoDong;Connext的创始人ArjunBhuptani;LiFinance的创始人兼CEOPhilippZentner;HopProtocol的创始人ChrisWinfrey;MovrNetwork的创始人VaibhavChellani;deBridge的CEO兼联合创始人AlexSmirnov以及IOSGVentures的GokhanEr围绕《如何看待不同跨链桥方案的优劣势》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接下来一起回顾一下这些精彩的观点碰撞吧!

Gokhan

好的,大家好!再次欢迎大家来到这个跨链交流讨论圆桌,希望与大家一起探讨代币和数据跨链迁移的办法,如何在区块链的不同层级之间转移:比如如何从L1迁到L2,或者如何不同的链上,比如以太坊、Solana、Polygon、BSC等等,进行转移。

我们都知道,今年多链世界兴起令我们大开眼界。即便各位早就开始思考并且寻找跨链通信的办法,但其实直到今年,在用户和项目大增、不同链上流动性增强的压力下,跨链通信才成为必须克服的问题。今天很高兴邀请到业内卓越的项目创始人来分享他们为解决这一问题作出的尝试,很幸运能听到多角度的见解。

他们的项目均以不同的方式,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同时,还有许多优秀团队也在为此付出努力,因此我也特别期待今天的交流,聆听各位对跨链通信的见解。在开始访问之前,我想先花点时间有请各位嘉宾简单介绍自己的项目背景,方便大家了解。不如从Chris开始吧。

Chris

我叫ChrisWhinfrey,来自HopProtocol,我的专业是Solidity开发和审计。很高兴见到大家。

Mo

好的。大家好,我是Mo,来自Celer。我们开发的项目是cBridg,主要是一套互操作解决方案。很高兴今天能与大家交流。

Alex

我叫Alex,是deBridge的联合创始人。deBridge是一个跨链交互和流动性交易协议,帮助任意资产或数据在多个区块链上转移。很开心能够参与今天的讨论。

Vaibhav

大家好,我是Vaibhav,也可以叫我VC。我的项目是Movr,旨在为所有人打造更好的跨链资产和信息转移体验。感谢邀请,很开心见到大家。

Arjun

我是Arjun,Connext的创始人之一。Connext是一项EVM兼容链上的操作协议,可基于无信任跨链执行交易订立合约。

Philipp

大家好,我是Philipp,Li.Finance的创始人之一。我们的项目是一个跨链桥及DEX聚合协议,帮助用户从任何地方自由迁入任何DAPP。

?Gokhan

谢谢大家的介绍,再次感谢大家到来。话不多说,现在开始我们的访谈。第一个问题是:关于跨链通信的问题,业内已经讨论了许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决方案。

IOST正式上线主网Olympus v3.8.0版本:据官方消息,区块链技术应用平台IOST正式上线主网Olympus v3.8.0版本,该版本为兼容性更新,更新内容包括:升级到golang v1.18;完成从travis ci到github ci的主网迁移等。[2022/4/18 14:31:35]

你们认为在跨链基础设施领域,目前最急迫的问题是什么?以及我们为什么面对数以百亿计的交易量,却至今还没得出简单上手的跨链方案?我们先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吧。

Chris

好呀,我可以讲讲Hop。我们专注于在以太坊L2的开发,而L2仍然是个新兴事物,尤其是对EVM完全兼容的L2,比如Optimism和Arbitrum。所以这上面的流动性仍处于增长期。至于急迫的问题,首要的就是桥上的流动性问题。

L2进化地很快,技术层面稍不留神就会落后。除此之外,用户体验也得赶上。我们甚至可以做的更多一点,扩大交易范围、实现智能合约或NFT的跨链交易等等。据我观察,直到最近L2上的流动性才有所增强,Hop从中受益颇多。

Alex

我认为我们的项目还在发展初期,毕竟我们去年才在币安智能链上发布。好像也是在那时候,大家才突然意识到,我们可以不囿于基于以太坊的生态系统,还有更多的区块链生态系统可供发展。

这里最关键的问题不是流动性转移本身,而是任意信息、任意合约调取数据的转移。因为我们想取得的是,将整个DeFi世界变得可以跨链整合。

这意味着某一区块链上的协议可以接入其他生态系统内的协议。所以我们必须实现真正的跨链互操作性,适应新场景的应用终会出现,我们也渴望尽快看到,开发者们和项目团队们在互联多条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技术之上,能有怎样的创造。

Philipp

好的。关于流动性,某些桥的功能还不够,比如不支持在目标链上调用合约。我认为当前有两件重要的事亟待解决,一是所有链桥都需要的可信第三方系统还不够去中心化,甚至本身就不是为去中心化而设计的。这个问题需要快点解决。

另一个问题是缺乏统一规范。首先需要确定默认资产,方便向任何稳定币兑换,也需要统一API规范,降低操作难度。现在已经有了近五十个桥,因此我们必须保证生态在跨链的过程中,不被各种杂症阻挠。

?Gokhan

我有些问题想补充。关于安全权衡和用户体验方面,想邀请你回答的第一个问题是:当前有哪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你能否分享自己的看法,你认为有哪些急事是跨链通信领域必须立刻攻克的呢?谢谢。

Mo

好的。大家已经讲了很多干货了,我补充一点点。我们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整个跨链系统中的加密经济学和激励机制。这问题就不一样了。

撇开你将流动性从源链上交易至另一个人那里,无论用的是自我托管还是共享流动性池里的资产,无论是哪条链上的资产,你都在传输数据。这才是根本。更重要的问题是如何根据不同流动性的供需对比,判定交易费该由谁付。

在非托管或自我托管的模型下,考虑到有可能发生的griefingattack,该如何抉择、如何解决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呢?此类加密经济学上的问题以及理论设计,显得特别有趣。领域内有很多人在研究,朝着各种方向测试各种模型。

总的来说,这个领域充满了动态变化,在流动性管理、数据传输与处理,和跨链调取智能合约方面,还有很多有意思的问题等待解决。所以在我看来这个领域才刚起步,充满各种各样新奇的挑战。

欧足联俱乐部与Socios.com达成合作,推出其官方粉丝Token:2月16日消息,欧足联与Socios.com达成合作,并签署赞助协议。Socios.com成为UEFA冠军联赛等UEFA官方授权产品和官方粉丝Token合作伙伴。此外,Socios.com已成为美国2021-2024赛季欧洲冠军联赛和欧洲超级杯的地区赞助商。

Socios.com所提供的粉丝Token允许持有者通过投票来影响团队。此外,UEFA将在Socios.com上以各种方式奖励粉丝Token持有者,包括参加UEFA赛季启动活动的VIP之旅、参观UEFA总部的机会等。

迄今为止,已有120多个主要体育组织通过粉丝Token与Socios.com合作,包括顶级足球俱乐部、F1、UFC、NHL、NBA、NFL和MLS等。[2022/2/16 9:55:35]

Alex

我接着Mo的话说。的确很难预测有哪些手续费是用户需要承担的,因为每一个区块链都是独立的,对吧。彼此互不关联,在每一个链上都需要确认交易。

那么你在转移流动性时,比如从币安智能链转到以太坊,以太坊上的手续费可能翻倍,甚至是之前的三倍。到底应该由谁承担交易费的波动风险?

关键是,在交易时,为了完成交易,得有人在目标链上发起交易,并且支付手续费。所以这就有个难题。在我们的系统中,该风险由用户承担,因为是由用户为帮助他完成交易的人提供费用的。

Chris

我想补充一点关于流动性的问题。对于链桥来说,桥上的资产不到10种。而各种链上,资产来来往往,繁忙至极。这就导致难以顾及长尾资产,因为必须得有人主动提供流动性、面对风险敞口、承担资产所面临的风险。所以真的很难扩展到长尾资产。

?Gokhan

我也觉得目前还没解决方案。可以先从主流资产入手,未来逐渐扩展到其他吧,然后涵盖长尾资产。我们先看会如何发展。我们在研究最早的一批跨链通信项目时发现,无论是跨L1还是跨L2的项目,它们在设计上都有些相似。

但在其他方面肯定也有差异。你们怎么看这些项目的安全延迟和费用设置?跨L1与跨L2的项目相对比,会有哪些不同?我一直很好奇。可以请Arjun先说说吗?

Arjun

嗯,好的。问题很有意思。我觉得这取决于你用哪种桥。比如你搭建的是Celer或Connext之类的应用,这基本上是个偿还协议,你基本上是在执行跨链锁定交易,而这背后是什么运行环境其实无关紧要。

无论你在L1还是L2抑或只是依靠法币银行账户,只要能完成结算指示,就没问题。但是另一方面,如果你的系统需要外部验证,比如多重签名钱包之类的,或者需要XCMP之类的东西,全限制会根据L1的底层安全模型或进行大幅调整。

总体上看,前一个方案的安全模型基本一致,但是要跨L1的话,就会产生安全风险敞口,源链和目标链上都有。大部分L1都不如以太坊来的安全。如果你从安全至上的角度考虑,那么跨L2会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跨L2会默认选择以太坊的安全等级,而以太坊有着世界上最安全的区块链,所以不会有问题。

而另一方面,如果你采用外部验证机制,你就要权衡许多潜在的安全风险。你不仅要考虑链桥的安全,还要考虑L1的风险。你的风险还包括可能招致对L1的攻击。一切风险加起来,或导致用户资金丢失的不利局面。

?Gokhan

我正好在看你的文章《互操作性的不可能三角》。这样说的话,起作用的是你对安全的预设,而不是定位在L1或L2。如果需要外部验证的话,就会面临和跨L2时一样的风险。不知道我理解的对不对。谢谢你的分享。Vaibhav,接下来你来说说吧。

1inch为iOS用户推出钱包应用程序1inch Wallet:金色财经报道,1inch宣布为iOS用户推出钱包应用程序1inch Wallet。根据新闻稿,该应用程序将分阶段启动。第一阶段将着重于“高度安全的钱包实施与交换”。质押、治理和流动资金池将在稍后阶段引入。[2021/4/27 21:04:39]

Vaibhav

没问题。我非常喜欢Celestia创始人Mustafa提出的集群框架,即基于以太坊形成一个集群、Cosmos一个、Polkadot上一个,集群间的通信可以更加去信任化,但集群内部或集群之间的通信必须默认以信任为基础,因为它们之间没有共同的信任层。

但是像Connext和Celer的系统就不用在意所处的区块链,他们只需要EVM。从这个角度说,他们的形式会更普遍一些。但就是因为他们有共同的父层,一切都会方便很多。我想听听Chris对此的看法,毕竟Hop是跨L2的典型应用。

Chris

我们目前可能是唯一一个只针对L2搭建的桥,相对局限还挺大,Hop只能跨以太坊上的L2链。但是也得益于此,我们能保障极短的交易延迟。至于信任模型,也比较可信,因为只需要一轮确认,所以我们的交易延迟才能这么短。

用户只需要等待源链上的确认即可。然而像Celer和Connext,我说的不一定对,但你们的应用设置了哈希时间标记,需要两轮确认。一轮在源链上,一轮在目标链上。设置哈希时间标记后,可以完全去信任化,Hop也可以做到完全去信任化。

但是作为交换,你们支持的很多链我们都跨越不到,只能待在,借用VC的术语来说,以太坊集群里。

Arjun

你们应该也要等L1上的确认吧,如果要在L1上交易的话?所以其实延迟是一样的。

Chris

目标链上的交易只需要一次确认就可以执行。

Arjun

我是想说,就比如你从Optimism上转账到Arbitrum,你得先在L1上发起交易,并且由Arbitrum的跨链桥确认。在L1收到后,然后才跨到L2对吧?

Chris

不是的。用户先在Optimism上发起交易,经一轮确认后,bonder就可以执行Arbitrum上的交易了。但是对于哈希时间标记来说,得先设置,再解锁。设置一轮后必须等待确认,设置第二轮后依然要等待确认,之后才能解锁资金。对吗?

Mo

Hop设置的bonder这个角色真的很高效,基本只需要一轮通信。因为只要你看到源链上的原生代币,就可以知道交易不会落空。然后我简要阐释一下我们的项目。我们确实支持哈希时间锁模型,但更新到2.0版本后,我们也同时支持共享流动性池模型。

现在Celer其实在走双模型。混合模型基本可以满足自我托管的流动性模型和共享流动性池模型的交易需求。

Alex

我有个小问题。如果只需要在Arbitrum上进行一轮确认,用户是在等待排序者处理交易吗?要怎样从Arbitrum交易到Optimism?

Chris

暂时我们要等待排序者处理。目前rollup其实比较中心化,一旦它们变成去中心化的,用户等待L2上交易确认的方式就变了。只需要等交易形成一个批次,作为L1上调用的数据,只要L1上一轮确认就行。如此一来跨越到Optimism,就跟以太坊上所需的时间差不多了。

IOST突破0.06 USDT关口 24h涨幅超18%:据币安交易平台数据显示,IOST今日持续拉升,现报价0.061 USDT,24涨幅超18%,24h交易量超18亿IOST。[2021/4/6 19:50:47]

?Gokhan

感谢大家的讨论。我们进入下个问题。我想请大家讨论,目前这么多的DeFi项目,搭建在各种链上的都有。最近也出现了很多不同结构性产品,都开始采用跨链DeFi模型,旨在跨链提供服务。

我很好奇,DeFi领域要如何实现跨链呢?你们认为现有的DeFi跨链协议,或者基于跨链架构的、使用跨链基础设施DeFi项目,会不会更受市场青睐?从Philipp开始聊聊吧。

Philipp

好。我觉着这取决于使用场景。显然一个DEX聚合器开始在别的链上部署,肯定是为了整合那条链上各个DEX的流动性。Yearn凭此可以推出跨链策略。我们还漏掉了一点,事实上,用户已经是多链的了。

从今年开始,他们已经开始在BSC和Polygon之间交易,现在又加入Fantom,紧接着是Arbitrum。所以用户们早开始跨链链。我们要做的只是将他们从其他链上引导到自己DAPP的链上。

类似于PayPal和Swipe那样的产品做的事情,把支付处理的过程提取出来,用户可以来自任何一条链。这是另一种跨链的思路,即把用户从别的链上引过来,不需要经过跨链桥中转。我们目前想要实现的就是这个。

Chris

好,其实我也说不准。目前还太早了,难以判定。到底是现有的应用,还是新的应用会占上风。据我们所知Maker已经开始跨链,还有AAVE和Synthetix。许多重要的协议都开始跨链,宣布L2上的策略,比如Maker的Wormhole和AAVE的Portal。

与此同时以MIM为代表的协议,一开始就采用跨链,实现了爆炸式增长。所以说还是值得继续观察,到底是像Maker这样先在L1立稳脚跟,再跨越到L2;还是像MIM这样一开始就跨链,然后迅速发展。看谁能更快抢占跨链领域的先机。

?Gokhan

确实。我认为现存DeFi协议在跨链时,可能面临的一个问题必然是代币激励政策。它们要如何保障充足的代币激励,提高各条链上的参与度?而那些从一开始就跨链的应用,私以为它们肯定提前预测到了。当然也有其他办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不过我还是想请Vaibhav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你怎么看?

Vaibhav

嗯,好的。Polynetwork遭受攻击影响金额很大,肯定吓到了大家。不过也有团队取得了亮眼的成绩,比如MakerDAO,比如AAVE团队。还有些年轻、精简而灵活的团队,在为他们的社区打造跨链应用。

我认为DeFi的使用案例肯定会从现在开始加速增长,因为DeFi市场渴求收益,而跨链恰好是又一个创造收益的好机会。对于协议来说,开展跨链活动时产生收益,合情合理。我相信会有很多创新应运而生,拭目以待吧。

?Gokhan

好的,谢谢。下一个问题的话,我们先略过吧。话说在我们评估L2之初,就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即是否存在单一L2来聚合分散的流动性,惠及用户。就目前来看,L2有很多,未来也会保持彼此相互竞争。不同的L2或服务于不同的市场,适用于不同的应用,等等。

趁着你们都在,我想问未来的跨链通信领域会是哪种前景?你们认为到最后不断增强的网络效应会产生什么影响?跨链交易会不会集中在一到两条链上?我们目前针对L2是否存在类似的策略?肯定有很多项目面向不同的需求推进,服务来自不同链上的用户,我们从这里展开聊聊。Alex要不你先说吧?

IOST大涨,24h涨幅超26%:据Huobi Global交易平台数据显示,IOST今日持续拉升,现报价0.066USDT,24h涨幅超26%。24h成交量超20亿IOST。[2021/2/22 17:38:39]

Alex

好的。许多L2方案不断涌现,不仅是基于以太坊的L2,还有NEAR上的与EVM兼容。另外还有两个部署在Solana。Aurora是基于NEAR协议的L2,后续可能会有更多协议得以部署。我们的主要目标是提供基础设施和框架,保障协议和用户自主选择所处的生态,以及其所接受的安全权衡。

在可扩展性方面,我们大概率会选择以太坊上的协议,毕竟是最安全的链。我们还会在费用低的L2上至少部署一个。对于领域内的协议来说,有两条扩展路径。第一条是允许来自任何区块链生态的用户和以太坊上的协议自由交互。

当然,用户需要为以太坊上的交易承担手续费。第二条是,可扩展性本质就是在其他区块链上创建协议实例,便于用户直接与L2上的实例直接通信。我也提到,我们项目的目的就是创造自由的环境和框架基础设施,保障用户自由选择所处的生态。多谢。Arjun,你有没有补充?

Arjun

好。这个问题其实很有意思,因为与会的这个几项目其实是竞争对手,我们都在绞尽脑汁思考方案,极尽所能展望市场的未来。我同意Alex说的,L2也类似。现实是,用户真的很讨厌适应各种标准和规范。即使是在最反竞争的市场,剥削式的寡头一家独大,比如说信用卡支付。

在两家支付巨头之外,也有别的长尾支付网络。这些企业市值同样动辄十亿美元,市场体量就是如此巨大。我们的领域也是。这是一个万亿级别的市场,并且还在以惊人的速度扩张。所以现实情况是,一家吃不下整个市场,且市场也不会颤巍巍悬于一家之上。

我眼里的前景是,与DEX市场类似,或出现三到五个大体量协议,形成市场龙头和主流。它们围绕自己的品牌,会建立起一定的防御性。但在这个开源的市场中,流动性及其容易启动,而且还有流动性即服务的存在。

单个大公司作为基础设施或者拥有过高的网络效应,都不太可能发生。相反的是,未来会有数个龙头协议。我希望最终胜出的,是那些货真价实的。就好比我们开阔无际、蓬勃竞发的市场内,目前大概有五十多个链桥。

我最终希望争得头筹的,是切实在去信任化的项目。我以前还总会焦虑,时不时就想到:天呐,我们有五十多个对手,要怎么才能脱颖而出?后来我终于意识到,尽管我当然希望Connext能做起来,但最终对这个领域来说,重要的是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能够历经考验而历久弥新。

希望在座的各位,还有其他志同道合、专注于此的朋友们,一起加油吧。找到功在长远的方案。即使我们是竞争对手,但这是一种健康正向的竞争。彼此鞭策,共同前进,互相认同,真诚赞赏,真心实意地推动领域前进,不断推陈出新。

Chris

我其实没什么好补充的,Arjun已经说的非常好了,我完全同意。我想我们市场的分配结构,或多或少会接近交易所或借贷市场,抑或是以太坊上的格局。我也希望去中心化的方案能够胜出,对整个领域来说这是最佳结果。

Vaibhav

我能不能插一句?市场上肯定是有,我不确定有没说全,但我认为链桥至少分为两类:一类仰仗流动性,一类是状态转移。就比如在Optismistic上,用户可以直接操作跨链质押交易。如果换到Chainlink预言机上,用户可以直接跨链交易,不需要外部流动性。

因此我感觉此类状态交易模型,有可能形成网络效应,关系到跨链通信的框架。但是依赖外部流动性的链桥,不会形成网络效应,因为流动性并不遥远。我想听听各位的意见。这两种类型的桥梁之间,肯定存在一些区别。

Mo

Arjun说得好,我完全同意。就流动性而言,这些个链桥,无论是流动性桥还是代币桥,流动性都是不稳定的。因为对于用户来说,不会因为喜欢你的界面而留驻,唯一的驱动只有交易费。不管流动性大小,用户只关心交易费是否最低。

有很多套利者已经开始在圆桌各位嘉宾的项目进行套利了。一定程度上,我们的费用差也被抹平了。在这方面,有很多有趣的问题留待解决。比如怎样有效定价?怎样使用流动性效率最高?挑战还有很多。但这部分的事情依然难有定论,毕竟我们自己能做到的事情,别的链桥方案也可以做。

毕竟这个领域是完全开源的,只需要环顾四周,从同行那里习得就好了。不过对于基于不同应用的链桥而言,也还是会存在模式上的区分。假设我们与某些主要的DEXs进行整合,他们现在采用我们的方案,不仅是搭建流动性桥、引导用户,告诉他们可以使用同样的应用,把流动性转移到别的链上;而是把自己打造成跨链的聚合流动性池,让用户意识到,你想拿这条链上的代币交换另一条链上的其他代币,自由来去,对不对?没问题,就这一个界面就够了。

一旦这样的整合落地,必然会有部分买家被锁住,此时如果你没有和该方案整合,流动的难度就会增加。特定应用上发生的各种交易源源不断,持续滚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流动性转移。所以我感觉这里还有一些问题要克服。

我也知道在做的各位夜以继日地忙着攻克这个难题。相信最终多链世界一定会实现吧。拭目以待。我们肯定可以携手共进,有机竞争。不是非此即彼的博弈,而是为整个跨链世界共同创造更好的未来。

Arjun

不得不说,我很喜欢Celer传达出的态度。这也我们是一直在强调的。我敢保证,对于目前存在的链桥,大家都有这样的使用体验。大家都会想,那个链上得用这个应用,我得先到这个界面,然后再去哪里。我真心觉得,这是一个极其糟糕的用户体验。

我也清楚我们现在不得不忍耐这些操作,但我真心期待,链桥或者上桥这个概念,之于用户,终会变得跟邮件功能之于互操作性领域一样,对于使用场景非常重要。人们会想到邮件,但绝对不会想用邮件,在应用中插入对话框就好了,这不更简单嘛。希望这种麻烦赶紧被淘汰。

Philipp

我也想补充一下。要是我几年后邀请朋友加入,我可不想跟他们长篇大论地解释,什么必须用DEX的链桥,才能从A转移到B啊之类的。我认为有了钱包之后,DEX必然会模糊化。兑换、交易都在钱包里完成,还有输送用户上桥、转移到别的区块链。

在我看来,在未来,开发者会像对待数据库一样对待区块链,基于技术属性,也可能基于激励机制。总归,用户是不需要关注他们处于哪条链上的,一切都被抽象化了。多个层面的抽象:技术层面以及流动性层面。

比方说,有国家要发行稳定币,那样一来,所有权也会被抽象化。用户必须层层深入地寻找。又好比我们要搭建一个社交网络,以二十个协议为架构,就好像一项服务有二十个API一样。也许流动性也被抽象掉了,必须拨开表层,深入底下的架构,才能知道使用这个社交网络时,真正属于我的协议是哪个。

毕竟这么多底层协议同时在运行,那么所有权是不是就被层层笼罩,最后变得模糊抽象。到底会怎么样呢?未来会有更多抽象的概念出现,我认为这是唯一的方法。因为消费者已经很懒了,注意力短暂、懒于调整、沉溺于社交媒体等等,以上形势不会改变。

万事万物都在简化之时,我们在推广区块链——一套全新的技术框架,还想着让消费者适应我们吗?不可能的,不会发生。只能我们适应消费者。我们只能勉励自己坚持自己的价值体系和Web3.0的理想。关于所有权,每个人都有能力改写互联网。希望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热诚,向志同道合的人传递这一理念。

?Gokhan

恰好升华了今天的主题。有同事提醒我,我们聊了四十分钟了。我想抓住机会,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这个领域内是否存在催化剂,促使跨链应用,或者跨链通信成为必须?

以及,你们预测未来五年后的发展会怎样?跨链通信基础设施赋能的应用,也就是你们正在接力搭建的,未来会朝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就以这个问题结束今天的讨论,怎么样?要不Arjun先说?

Arjun

好。催化剂不好说,毕竟只有未来回顾的时候,才能发现是哪个因素在催化。最核心的催化剂是流动性分散吧,高度制约行业发展,也是导致一时间出现五十条链桥的直接原因,产品重复率高。并且大家都开始转向跨链应用,都在往不同的L2迁移。

我个人认为,重点在于留出时间发展,而非是否能发展。我们自己在刺激流动性,Celer也在刺激流动性,Hop亦是。我很清楚每个桥都在大力扩展,所有项目都在高速前进,到那一步只是时间问题。所以五年后会是什么光景呢?我对Philipp的见解深有共鸣。

我们也经常在自己的社群内讨论,我们的态度一样,我们不认为用户需要在意自己在哪、哪条区块链或者哪个L2。这个话题之所以出现,纯粹因为目前没那么多L2或者区块链,行业内的人也相对关心技术,在使用应用的时候会去研究。

但是现在你再跟新用户讲这些,跟他们解释:哦,你在BSC上,所以这笔交易要用BNB支付,但是到了Polygon之后,你就得换成一种叫MATIC的资产。这两个系统不一样的。Binance和MATIC的地址不能混用哦。

如果用户本身不理解区块链的逻辑,那么这段话肯定就跟天书似的。很快我们就会进入一个所有应用都默认跨链的世界,正如现在所有互联网应用,在世界范围内的终端上复制那样。一来给予未来的用户大为便捷的体验,二来在此基础之上,能够开启新的市场,催生新的跨链服务和协议。以上是我的一点小见解。

Vaibhav

领域潜力超级难预测。但正如我之前说的,推动跨链交易的同时,会产生收益机会。这其中的收益会催生许许多多创新应用。我希望吧,有一个新产品真的能做起来,鼓励激励同侪们,至少带领自己的社群尽快调整至新的模式。我的一点希冀。

Alex

我完全同意Arjun和Philipp的观点,钱包的使用的确可以隐去跨链通信这个概念。我们要做的就是,为区块链的互联网打造TCP/IP。我很喜欢这个类比,因为我们在用互联网的时候,才不会关心背后的技术是怎么运行的。

跨链钱包带来的效果也一样,就只是时间问题了。我觉得甚至用不了五年,再过个两三年,很多协议就会开始跨链通信,互相接入插件,催生出新型金融应用。Metamask或其他任意钱包,都可以支持不同区块链之间的交易。

不仅EVM钱包可以,基于EVM链Cosmos或Solana链上的都可以。跨链只是个抽象的概念罢了。对用户而言,只需要点击确认就能交易,由钱包为用户选取想要交互的协议。所有跨链通信都在后台进行,在后端完成。

我们就是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争取给予用户流畅的交易体验。很快就会实现的,最快可能明年就做到了。明年或许会迎来跨链应用爆发,跨链大潮如海啸一般,势不可挡。到时候每个人都想去别的区块链生态里争取新的用户,都想与别的跨链协议进行整合,所有人都会在这个领域发力。

我个人很看好跨链,也为大家的项目感到欢欣鼓舞。但目前这个领域才刚刚起步,就让我们对明年会出现怎样的项目和应用,拭目以待吧。

?Gokhan

赞。谢谢发言。我通常都还可以再聊一个小时的,毕竟还有很多问题想问。但今天不得不先停到这,我们也聊了将近五十分钟了。

再次感谢我们的嘉宾们,谢谢大家参与今天的讨论,分享你们对跨链通信的展望。希望观众们喜欢本期的内容,也期盼很快能够重聚。明年或者后年找个机会,到时候再回顾一下我们今日作出的预测。感谢大家,感谢嘉宾们分享,感谢观众们聆听。再会!

All

谢谢大家!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Ethereum链捕手年度好文推荐:60篇文章带你回顾不平凡的2021

整理:谷昱 2021年是加密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一年,也是相关优质内容竞相涌现的一年。在本文中,链捕手根据阅读量与影响力精选了部分2021年的原创与编译文章,并划分为观点、研究、事件、调查等类型,帮助大家更全面、深入地了解这一年加密行业发.

DOT俄罗斯银行开始进行数字卢布试点,最初测试C2C支付

链捕手消息,俄罗斯的银行正准备进入数字卢布项目的试点阶段,一些银行已经在测试数字卢布交易。试点从C2C支付开始,俄罗斯央行计划在未来扩大业务类型。塔斯社报道称,俄罗斯央行完成了数字卢布的原型.

[0:15ms0-1:896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