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TigerResearch
前言
在2022-03-16至03-23期间,$ETC从25.6USD上涨至最高48.04USD,涨幅达到87.65%,成为最近为数不多表现亮眼的加密货币。即将来临的减产显然是这波上涨的重要催化剂。
随着加密货币领域的快速增长,许多新玩家入场,在向下滚动按市值排名的项目列表时,一些人注意到了一个排名不低且名为EthereumClassic的区块链。
他们看到一个类似于著名的Ethereum的名称和徽标,并可能认为这个添加了“Classic”的项目试图从ETH的成功中获利。在一个充斥着此类项目的市场中,并且用户研究时间有限,许多人可能会不假思索地认为以太经典是以太坊的克隆产品。
却少有人了解,“以太经典-以太坊”的关系类似于“比特币-比特现金”之间的联系。略微不同的是,以太经典才是2015年推出的原始以太坊区块链的的延续,也是世界上运行时间最久的智能合约。
一:项目简介
以太经典是一个开源、公开、以区块链为基础的分布式计算平台。它提供了一个分散的具有图灵完备性的虚拟机,该虚拟机可以利用全世界的虚拟机节点网络执行脚本。
用户可把代币存到加密货币钱包里,为各节点参与者的算力提供酬劳。为防止以瘫痪系统为目的之大额交易的出现,以太经典设有名为Gas的交易定价制度,所有愿意付出较高交易费者之交易均会获优先处理。
以太经典是初始以太坊区块链分叉而成的区块链。在网络连硬分叉后,旧分叉为以太坊经典,新分叉则继续称为以太坊。
1.1以太经典的由来
2016年中旬,已经平稳运行一年的以太坊区块链发起一个项目的众筹投票,TheDAO是区块链公司Slock.it宣布并发起为期28天的社区投票众筹项目,TheDAO项目总共筹到了超过1200万个以太坊,几乎占到了当时以太坊数量的14%,在当时价值超过1.5亿美金。
在众筹完成后,一名匿名黑客通过TheDAO代码中的漏洞窃取了约360万枚以太币,此事被证实后,立即在加密货币社区引发了激烈的争论。但由于智能合约中有28天的条款,因此在该时间到期之前,黑客无法用盗取的360万枚以太币做任何事情。这给以太坊社区提供了时间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社群成员提出了三个想法:
软分叉,是向后兼容的方式,意味着任何包含涉及移动被盗走以太币的交易区块都将被忽略,随着而来的是“Denial-of-serviceattack”不仅导致网络成本大幅度上涨,而且需要矿工解决许多毫无意义的算法。
ETC突破41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1.07%: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ETC短线上涨,突破41美元关口,现报41.7586美元,日内涨幅达到1.07%,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7/19 1:01:12]
硬分叉,是不向后兼容的方式,一旦完成便无法更改。此方式能将所有丢失的资产退还给那些由于DAO袭击的受害者,与此同时所有用户都需要执行新的代码/规则,否则就不能再以任何方式与新区块链或网络进行交互。
不作为,借鉴了codeislaw的思想,区块链的本质就是去中心化信任,就是要在网络确认后无法篡改,这样才是网络的价值。
ETH社区的一些成员认为,以太坊应该执行硬分叉,以重新挪用被盗资金,需要执行硬分叉以逆转非法事务。其他成员认为区块链分叉会造成道德风险,这可能会导致未来出现其他硬分叉,所以必须承认被盗走的300万枚ETH的合法性。
最终,该网络链由于两种不同的社区观点进而被分裂为两个不同的区块链:
在得到社区超过85%的支持后,实施了硬分叉的新链保留了以太坊的名称,并一直平稳运行至今天。
第1,920,000个区块,由于硬分叉的代码成功执行,新链上的被盗的资金被找回,以太坊团队在第1920000个区块中设计了一个非常规的状态变更,并将原本链上的大部分算力都转移到了支持硬分叉的新链上,也就是现在的以太坊智能链。
而不作为的旧链在部分开发人员和社区成员的坚持下被继续保留和运行,也被更名为EthereumClassic。
第1,920,001个区块,人们原本预测未实行硬分叉的旧链会在几个小时内消失,但却发现有的矿工继续维护着旧链,并且旧链代币的场外交易也为旧链提供着价值,于是以太经典诞生。虽然这两个区块链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在硬分叉之前它们继续共享相同的区块链记录。
黑客小插曲:
截止到2022-03-24,攻击者的钱包之中竟然还保存有336万枚$ETC,其在2016年年底只转移走28万枚$ETC转换为一百多枚$BTC并向ETC基金会捐赠了2千个$ETC在那之后就没有移动过。
这笔DAO资金的流动,在这段时间的牛市里面,最高价值过亿美元的资金,攻击者分文不动,完全停滞,应该是到目前为止,密码学货币领域里面最大的悬案之一。
DAO事件发生后,有很多的技术分析和追查,其中种种迹象表明,能够发现这个漏洞并发起攻击的人士,极有可能在以太坊核心开发团队内部下面这几个人里面,最后他们通过投票"选出"了攻击者。
ETC突破55美元关口 日内涨幅为12.19%: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ETC短线上涨,突破55美元关口,现报55.0584美元,日内涨幅达到12.19%,行情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21/5/4 21:23:21]
1.2团队及基金会
ETCDev是由不同地区,不同学科的软件工程师和专家组成。他们全职工作在许多核心的ETC项目上,包括ETC客户端Geth,翡翠项目EmeraldSDK/Platform,SputnikVM虚拟机,and侧链(Sidechains),他们工作在区块链开发和研究的第一线。
在纽约共识大会Consensus2018上,由三家投资机构FoxconnTechnologyGroup、DigitalFinanceGroup和DigitalCurrencyGroup共同注资的基于ETC区块链的孵化器平台“EthereumClassicLabs”正式成立,首期资金达五千万美元。
1.3相关重大事件
2015-07-30,以太坊发布初始版本:VitalikButerin和以太坊基金会创造了基于区块链的图灵完备的智能合约平台。
行情丨ETC在15分钟内涨幅超过3.00%:据火币全球站数据显示,ETC/BTC在15分钟内出现剧烈波动,涨超3.00%,达到7.26%。当前报价为 4.86 美元,行情波动较大,请注意风险控制。[2019/10/26]
2016-04-05,创建TheDAO项目:Slock.it设计了TheDAO以太坊合同,安全审计工作由Dejavu完成。
2016-06-17,资产被盗:以太坊上的项目TheDAO由于系统漏洞,被黑客盗取了约30%的投票众筹的以太币,当时价值约5000万美元以太被黑客利用,将大量资金转移到黑客控制的黑客的“ChildDAO”合同中。
2016-06-21,白帽黑客组织成立:自称“白帽”黑客组织找回了70%的TheDAO资金,但剩下的30%需要协议层的修改来拿回在黑客手上的资金。
2016-07-20,硬分叉成功:社群在reddit论坛上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终形成一分为二的局面,硬分叉被成功执行,以太坊经典的第一个区块创建,从那时起,任何对以太坊区块链的未来更新都将不与ETC兼容。
2016-08-15,重建以太坊经典网络:通过团队和社区成员的努力,$ETC代币价格逐步平稳,以太坊经典社区开始成长。
2017-02-20,ETCDEV团队成立:ETC的长期贡献者和志愿者团队重新命名为ETCDEV团队。
2017-03-01,新货币政策被采用:以太坊经典社区采用一个固定上限的货币政策,与比特币类似,具有限定发行计划。
2020-03-17,以太经典减产:区块奖励由4个ETC降低为3.2个ETC。
2020-06-02,以太经典硬分叉升级:据以太经典官方消息,其硬分叉升级出现紧急情况,部分节点运营商未能在2020-06-01,硬分叉升级后及时更新节点运营版本,导致区块同步出现巨大问题,出现硬分叉情况。
2020-10,抵御攻击系统:7月-8月期间,由于攻击成本较低,以太经典最近遭受了三次51%攻击。对此,ETC区块链已建立一个名为MESS的系统,使得攻击成本变得十分昂贵。
2022-02-13,Mystique硬分叉成功:ETCMystique硬分叉在区块14,525,000成功激活。
1.4现状发展
声音 | V神:ETH选择分片 ETC选择坚持PoW 这些选择都必须做出一些取舍:在以太坊开发者大会 Devcon 5 上,在《Community Interoperability》的圆桌讨论中,以太坊创始人Vitalik表示,每条区块链都有自己的优先级,ETH选择分片,ETC选择坚持PoW,然而这些选择都必须做出一些取舍。ETC Labs 的CEO Terry Culver表示,ETH转向PoS正是ETC和ETH合作共赢的好时机。Vitalik期待两条链的未来发展,并表示“我们不是竞争关系,而是合作。”[2019/10/11]
生态上来说,无论是链上应用丰富度、资产沉淀还是用户数,ETC都非常难与市场中的新兴公链相提并论。
依据欧科云链的统计,近一周时间里,ETC每天活跃地址数保持在30,000个上下,每天交易数大概为60,000笔左右。
根据去中心化的金融Llama的数据,目前总锁仓价值排行榜前五位公链的分别为以太币、Terra、BNBChain、Avalanche和Solana,而ETC被远远甩在身后,排在80多位。
作为尊崇「代码即是法律」的智能合约平台,ETC也在近几年间试图增加区块链的用例。目前,其链上打造了CommonwealthTribes、AquaBank等游戏项目,与HebeSwap等DEX项目,另外,ETC链上也有多个NFT项目,包含ETCpunks、LazyLions等。
1.4.1哈希算力情况
EthereumClassic网络算力反映的是etc网络中所有矿工的整体性能。截止到2022-03-24,EthereumClassic网络算力为27.30TH/s=27,298,794,869,938h/s。共产生区块14,785,810,平均每区块产生时间为13.1s,算力主要分布在欧洲与北美洲东西两岸。
行情 | ETC 出现剧烈波动:据Binance数据显示,下跌: ETC 现报价4.26美元,1小时变化超过$0.17,波动较大,请做好风险控制[2019/1/14]
1.4.2灰度持仓数据变化图
在加密市场低迷期,ETC出现异动,在2022-03-16至03-23期间,$ETC从25.6USD上涨至最高48.04USD,涨幅达到87.65%,成为最近为数不多表现亮眼的加密货币。即将来临的减产显然是这波上涨的重要催化剂。
二:ETC代币减产机制
2017年12月11日发布ECIP1017文件,重新为ETC的发行做出了限定:区块高度达5,000,000时,区块奖励将减少20%,此后每5,000,000区块再降低20%。由于$ETC奖励率的变化,预计总供应量约为2.1亿$ETC,最高不会超过2.3亿$ETC。
据数据统计,以太经典将在2032年达到比特币水平的通货膨胀。
以太经典上次减产时间为2020-03-17,区块奖励由4$ETC减至3.2$ETC。而在那次减产之前,加密货币资产市场发生了3.12黑天鹅事件,$ETC在减产前40天内由最高13.2美元跌至最低3.1美元。
据数据显示,ETC预计将在32天后进行区块奖励减产,以太经典网络有望突破15,000,000个区块,进入5M20排放时间表的第四个时代。届时ETC区块奖励将由3.2枚$ETC降低至2.56$ETC,减产幅度约为20%。
这意味着ETC的生态系统的总供应量的减少,导致实际流通量也会受到市场变动预期的影响,但从长期来看,单位数量的代币则更具价值,类似于BTC的减产机制,这使得短期内ETC将成为用户青睐的投资产品之一。
三:ETC还是ETH
3.1共识机制
共识机制的变动导致矿工转移,众所周知,现实世界中有许多用户购买大量显卡用来参与ETH挖矿。事实上,他们挖矿的前提是建立在以太坊共识层为PoW的基础之上,但是随着近年来币圈新兴共识的发展,参与“挖矿”的人越来越多,PoW机制的劣势就暴露出来了。
ETH2.0的目标就是希望进行共识的转变,从耗能,效率低下的主要问题转换为能源使用效率更高,耗能更低的PoS机制,同时也能有效的预防区块链中经典的51%攻击漏洞问题。
而以太坊进行共识层次的改变,矿工势必只能从ETH走向其它挖矿网络,而从工作原理和共识层次来说,ETC是最适合接入以太坊矿工的,可以通过显卡等算力来执行PoW的挖矿。
ETC亚太区负责人胥康曾表示,ETH在共识转换过程中会有算力流出到其他链上,ETC是最适合承接以太坊算力的PoW区块链。
当前,ETC在官方博客中已经发布了算力迁移指南,表示欢迎被剥夺权利的Ethash矿工。并指出ETC有能力吸收大部分被遗弃的Ethash算力。只不过,ETC运行的挖矿版本是Ethash的修改版本,称为ETChash。ETH矿工如若迁徙至ETC还需要固件升级。
一种观点认为,ETC和ETH相比,是更纯粹的去中心化系统,因此最终会胜出。另一种观点则认为,ETH得到多数人拥护,以及核心开发者Vitalik等的支持,ETH才是代表着未来。
D-Tiger团队认为,以太坊的社区治理模式相比较于以太经典更加灵活性,当出现漏洞时可以及时进行修改与维护,毕竟没有永远不会出错的网络。其次从开发团队来说,绝大部分原始开发人员和社群选择了以太坊,其开发能力和资源势必强于以太经典。
从技术层次来说,以太坊是部署各种各样智能合约的区块链平台,而以太经典是传统编程程序开发和运用,缺少足够的区块链伸缩性,可拓展性,导致其安全问题和拓展问题仍然无法解决,久而久之可能导致投资者对于ETC失去信心。
四:总结
以太坊基金会铁定要转向命名为Casper的PoS,而ETC社区则认为,按照POS的技术特性来看,以后可能会造成富人越富,穷人越穷,给用户带来了制度性门槛,这是ETC社区的核心价值观所不能接受的,ETC会继续坚持POW。这也是两条网络转变的关键之一。
其实就目前而言对于ETC来说无论是加入ETH的算力还是减产,都只是一个催化剂而已,并不是决定该生态发展的原因,尽管目前该网络生态较为完善包含各个赛道的项目,但是资产聚集沉淀和用户数量与新兴公链还有很大差距,因为减产只是降低供给,并不创造需求。
想要获得竞争优势还是只能通过进一步的链上建设。虽然目前是WEB3.0与元宇宙等新概念的天下,但是作为老牌公链的ETC仍然不会放弃自身生态的发展。
而这一次以太坊2.0合并和自身减产带来的契机让ETC再一次成为了公链热点,把握机会,实现生态整合,创造需求从而沉淀用户与资金可能才是竞争中决胜的关键。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