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西昻翔,ChainCather
上周,dYdXDAO一项旨在将交易奖励减少约45%的治理提案DIP20正式获得通过。与此同时,DYDX代币价格应声飙升30%。
该提案本身并不复杂——减少交易激励,将资金节省下来充入金库,至于具体用途留待后议。但其背后反映出项目及利益相关方的意图却很直接:出于更长期的社区利益考量,dYdX选择了适当放弃短期激励和好看的交易量数字。
这场dYdX内部对利益分配机制的“改革”以84%票数支持、16%反对落下帷幕,并未像此前Uni选择跨链桥工具那般引发轩然大波。而作为DeFi头部项目的dYdX,能够屡屡借助社区投票和公众治理来及时沟通、调整项目发展细节和中长期规划,已然成为业内不可多得的范本。
本文将以dYdX过往的数次重要转折为引,细致分析其社区治理思路对项目的短、长期影响,对比总结去中心化社区在共识建立和利益分配等方面所遇到的挑战。
Jack Dorsey:Damus 已从 Apple 应用商店下架:6月27日消息,Twitter 前 CEO Jack Dorsey 发推表示,开放社交应用 Damus 已从 Apple 应用商店中下架,以便无需银行、支付卡或政府许可即可向世界上的每个人提供小费。Jack Dorsey 还在推特上询问 Tim Cook 为何 Apple Pay 不支持比特币。[2023/6/27 22:03:51]
dYdX治理发展进程和重要转折点
dYdX提供类似Binance等中心化交易所的永续合约交易服务,其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完全去中心化的衍生品交易所。
2017年夏天,前Coinbase工程师AntonioJuliano创立了dYdX。该协议的前两个产品Expo和Solo是为以太坊上的保证金交易构建的。看到2019年Bitmex永续合约交易的爆炸式增长,dYdX决定跟进。BTC和ETH等衍生品合约的推出吸引了大量交易员,随着2021年StarkNet发布,基于其上的dYdX易用性得到进一步改善。
Sui 将地址长度从 20 字节增加到 32 字节:3月30日消息,Layer1 区块链 Sui Network 发布 0.29.0 版本更新,其中包括将 Sui 地址长度从 20 字节增加到 32 字节。[2023/3/30 13:34:50]
此外,dYdX之所以能成为目前最成功、市场占有率最高的链上衍生品平台,得益于它较早采用订单簿模型、极具竞争力的费率机制、利用第三方喂价合约价格、丰富的订单类型以及良好的UI/UX界面等方面。
不过,曾经通过流动性激励吸引大量交易者和套利者的dYdX,此后也困于大量薅羊毛的虚假交易。此外,如何进一步提升可扩展性,以及设计新的价值捕获模型,也是dYdX需要解决的问题。
2022年6月22日,dYdX宣布其V4版本将作为基于CosmosSDK和Tendermint的Layer1区块链推出,同时DYDX被提议作为dYdXv4的原生代币。
ENS 发起新提案,计划将过期域名的临时溢价从 2000 美元提高到 10 万美元:1月10日消息,以太坊域名项目ENS 现已在Snapshot发起对最新治理提案的投票,计划将过期域名的临时溢价起始价格从 2000 美元提高到 10 万美元,每小时下调150美元,并在28天后降低为0,以防止域名“狙击”的情况。[2022/1/10 8:37:41]
对dYdX而言,从以太坊撤退、基于Cosmos开发应用链的举措自然是有利于社区和用户的。通过这种方式,dYdX有望提供一个新的价值捕获的故事——即,用户需要使用DYDX支付交易费用和验证节点费用。此外,DYDX还可以参与staking,运行自己的sequencer或verifier获取MEV以降低交易手续费等。
而在做出这样的选择之前,2022年1月11日,dYdXTradingInc.宣布了dYdX协议通往完全去中心化的道路:dYdXV4将是开源的、完全去中心化的,并且完全交给dYdX社区。
bant.io公司宣布将从 2021 年第四季度开始接受加密货币支付服务:金色财经报道,一家 B2B 多合一的潜在客户生成和销售加速服务公司bant.io在一份声明中宣布,它将从 2021 年第四季度开始接受加密货币支付服务。bant.io 创始人 Andrei Breaz 在接受采访时解释说:在过去五年中,我们创新了 B2B 潜在客户生成,同时提供了业内最灵活的付款计划之一。现在,通过接受除法定货币之外的加密货币,我们打算为我们的客户提供更加灵活和无缝的支付流程,这也将满足行业不断增长的需求。
bant.io 为世界各地的公司制定个人和独特的战略,以实现其销售目标并带来新的业务线索。(live bitcoin news)[2021/10/4 17:22:48]
可以说,dYdXV4在主网上的发布标志着dYdX协议去中心化的转折点。从那时起,dYdXDAO将单独并完全负责dYdX协议运行的所有方面。为此,dYdX基金会在社区内部发布了关于dYdXDAO的潜在路线图。
NuCypher 已将共享策略访问周期持续时间从 24 小时延长至 7 天:据官方消息,隐私基础设施 NuCypher (NU)的关于将共享策略访问周期持续时间以提升 Worker (节点运营方和质押者)潜在回报的第一项升级提案现已获得通过,且已执行。目前,NuCypher 已将周期从 24 小时延长至 7 天,可降低 Worker 在链上作出承诺所需的累积 Gas 成本。[2021/4/15 20:21:32]
在他们的设想中,dYdXDAO可能会由几个自治的subDAO组成,每个subDAO负责dYdX协议的一部分核心功能,并最终对dYdX社区负责。subDAO需要及时关注dYdX社区论坛上的评论请求(DRC),引导社区讨论及推动提案进展,顺利执行已获通过的链上投票提案等。
dYdX治理经验及背后逻辑
dYdX通往去中心化的路径自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奠定其核心的dYdX基金会早已在2021年6月于瑞士成立。作为一家非营利性基金会,它的使命就是通过支持社区、开发者和去中心化治理来发展dYdX生态。
2021年8月3日,dYdX基金会正式宣布发行治理代币DYDX,通过启用对协议的共享控制,允许dYdX社区真正治理dYdX第2层协议,协调交易者、流动性提供者和合作伙伴之间的激励,并围绕治理、奖励和质押建立一个强大的生态。
而通过数年间dYdXv3治理的经验和观察,官方曾发布过一些具体数字:
从参与治理的普遍度来看,在dYdXv3上的30个提案中,平均有2600万个DYDX和412个地址参与投票。尽管市场存在波动,但2022年选民治理参与度环比增加。
从达成共识的效率来看,整个提案生命周期中论坛讨论、链下投票以及创建链上投票之间的平均准备时间分别为17天和48天。
而为了进一步提高dYdX治理普遍度和效率,dYdX社区选择的解决方案是将某些参数的决策权委托给专门的subDAO。此外,他们还在考虑将投票权和提案权实现进一步分配和去中心化。
综合来看,在过去数年的数十个提案中,关于安全模块、流动性模块以及资助计划、激励计划的讨论因直接影响dYdX的协议收入和生态发展引起了社区的广泛热情,参与投票的社区成员大多也站在社区整体利益的角度表达了自己的意见。
而dYdXDAO的使命感最早源自其创始人AntonioJuliano。他曾在社区发文讲述自己对dYdX社区价值观的看法,其中尤为重要的一点是,他坦率讲述了DAO应该考虑资助哪些类型的贡献者。与其用少量的钱来补偿大量贡献者,Juliano建议最好是向少数才华横溢的贡献者支付大量的钱。
此外,在社区中产生重要影响的一件事莫过于2023年初dYdX基金会发布一项关于DYDX代币归属时间表的修正案。30%代币原计划在2023年2月初解锁,这将使流通供应量增加100%以上。然而,修正案将代币锁定期延长至2023年12月1日。此举有力凝聚了社区对DYDX的信心和认同感,然后传递给了更为广泛的投资者群体,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消息发布后dYdX代币价格飙升超25%。
DAO治理挑战与总结
迄今为止,DAO的治理模型大多是国家和公司治理模型的简化版本。当今加密项目中的大多数治理机制,都是基于代币的一种民主实现形式。?
机制设计者们的确借助新颖的链上功能对旧模型加以强化,比如类似于直接民主的One-Wallet-One-Vote、旨在降低巨鲸投票权二次投票机制以及VitalikButerin等人提出的参与证明。
这些改进不能说不重要,因为它们主要集中提高效率并减轻或延迟恶意提案的影响。但它们没有回答一个关键问题:底层治理框架能否在处理复杂任务的同时激励良性行为??
绝大多数DAO治理模型很难做到这一点。
最初,大多数链上治理系统旨在协调非常简单的决策:比如将抵押代币列入白名单、修改某个参数、激活或停用某个不太重要的功能。DAO的任务是被明确定义的,贡献者的角色是保持它正常工作或做些微小改进。?
然而随着用户基数和收入数字的提升,DAO能够发挥作用的范围越来越多,当DAO的治理涉及到大量财务或其他资源的转移时,问题将被迅速放大。也因此,几乎每个DAO都面临着两个核心挑战:太过集中、太过脆弱。
至少在当下,DAO治理只是模仿了传统的股东治理,换句话说,我们还没有看到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以及Web3的魅力——即,赋予更多的人为系统做出创造性贡献的能力。
但需要肯定的是,关于DAO的试验进展得非常之快,它正在迅速演化成传统模式看不懂、学不会的样子。借助互联网和区块链的规模化、颗粒度、可编程性、可组合性,它有望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创新进化成更好的模型。?
如果DAO的试验注定会犯错,我们希望看到的是有成效、有裨益的错误。当下不必苛求DAO的完美,更多类似dYdX的加密项目将朝着更适应市场的方向前进。?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