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是DeFi历史上被攻击次数最多、损失最大的一个月。在5月发生的与?DeFi?相关的25起安全事件中,闪电贷攻击事件最多,大约有?11?起,此外,BSC是被攻击次数最多的平台,遭到了15起攻击。
自2020年以来,去中心金融(DeFi)已被证明是加密货币生态系统的一个颠覆性领域,随着机构投资者被DeFi领域中可获得高收益的潜力所吸引,它也在全球金融市场掀起浪潮。
过去一年,整个加密货币领域经历了爆发式的发展,其中DeFi赛道尤为突出,表现极其出色,DeFi 协议的总锁仓价值一度冲击 1300 亿美元。
然而,DeFi快速、迅猛式的前进的弊端逐渐显现。DeFi巨大的财富效应对投资者极具诱惑力,但这也使得DeFi领域成为黑客们的“取款机”。
近期,DeFi安全事件屡见不鲜。5月是DeFi历史上被攻击次数最多、损失最大的一个月。
据?PeckShield态势感知平台数据显示,过去一个月,整个区块链领域共发生46 起安全事件,有关 DeFi 的事件达到25 起。
DeFi和链游公司Spielworks与Cronos等合作推出 Web3 游戏加速器“Wombat X”:金色财经报道,DeFi 和链游公司 Spielworks 宣布推出 Web3 游戏加速器“Wombat X”,该加速器的合作伙伴包括基于 Cosmos SDK 构建的 EVM 兼容 Layer 1 网络 Cronos、以及 Web3 基础设施服务提供商 Newcoin,其他参与者包括 EOS Network 基金会、Avicenne、Lifty、Beamable。据悉,入选 Wombat X 加速器的 Web3 游戏项目将获得资助、教育、以及游戏玩家社区参与等方面的支持。(businesswire)[2023/5/12 14:58:36]
“黑色5月”,DeFi黑客攻击频发
可以说,DeFi之火起于以太坊,爆发于以太坊。
随着大批用户通过以太坊涌入DeFi中,以太坊的交易手续费不断飙升,这让大部分人无法接受,从而迫使用户们迁移到币安智能链(BSC)上。
波场公开其超11亿美元生态基金分配情况,将为DeFi分配近 8 亿美元:4月29日消息,波场公开其于 2021 年 11 月公布的超 11 亿美元生态基金分配情况。目前该基金向 Sun V2.0 和 JustLend 分配了 2489.9 万美元流动性挖矿奖励,还将继续分配 1.5 亿美元至与上述项目竞争的协议。剩余资金中的 6 亿美元将被用于波场上 DeFi 领域的项目。此外,波场还成立了 TRON Grand Hackathon,且已向第一季黑客松分配 50 万美元,将向第二期黑客松分配 100 万美元。[2022/4/29 2:40:09]
BSC依靠其更低的手续费和更快的交易速度,很快在DeFi领域中占领一片高地,这也推动了DeFi的进一步发展。随之而来的是,BSC火爆之后,其也很快成为了黑客们的“温床”。
在5月发生的与 DeFi 相关的25起安全事件中,闪电贷攻击事件最多,大约有 11 起;损失金额普遍较高,至少6个项目的损失超过1000万美元;此外,BSC是被攻击次数最多的平台,遭到了15起攻击。
eToro推出DeFi投资组合,由ETH、UNI等11种DeFi资产组成:9月23日消息,交易平台eToro推出DeFi投资组合,由ETH、UNI、COMP、AAVE、LINK、YFI、MANA、ALGO、MATIC、BAT、MKR等11种DeFi资产组成,为用户提供DeFi敞口。超过三分之一的投资组合权重于ETH,其中11.67%权重于ALGO。其余九项资产的权重从不到4%到略高于8%。[2021/9/23 17:02:01]
在了解近期DeFi遭受大量黑客攻击之前,我们有必要重新认识一下闪电贷以及闪电贷攻击。本文将着重分析BSC黑客事件,因为相比BSC的15起攻击,以太坊链上只有 3 起。?
何为闪电贷?
除了利用传统金融原语外,DeFi领域也不断诞生一些极具创新性的金融原语,比如闪电贷。但是,闪电贷的出现让大量DeFi项目置于安全隐患之中。
闪电贷本身是一种工具,它只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为投资者提供一个在不同DeFi 协议之间进行套利的机会。
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6.07%:金色财经行情显示,DeFi 概念板块今日平均跌幅为6.07%。47个币种中6个上涨,41个下跌,其中领涨币种为:SWFTC(+3.33%)、LEND(+2.05%)、HDAO(+1.87%)。领跌币种为:DMG(-28.47%)、COMP(-13.35%)、SNX(-11.59%)。[2021/2/7 19:06:25]
闪电贷允许用户通过无抵押的方式借出流动性池内的所有代币,但需在进行一系列互换抵押清算操作之后、交易结束之前归还所借代币以及固定的借贷成本。
必须承认的是,闪电贷是DeFi中最令人兴奋的原生创新之一,未来的应用前景十分宽广。
众所周知,中心化借贷通常是以点对点的方式来撮合执行的,其中中心化交易所承担者中间人的角色。而去中心化借贷则大大不同,大部分项目采用“资金池”来撮合交易,以实现借贷双方的需求。
无论是中心化借贷,还是去中心化借贷,都需要通过抵押完成借贷行为,甚至一些项目要求满足超额抵押才能进行借贷。而无需抵押的闪电贷为传统借贷市场无法想象的事情带来了一种新的可能性。
DeFi协议Sovryn通过代币预售筹集250万美元:基于比特币的DeFi协议Sovryn周四宣布,该公司已通过代币预售融资250万美元。Sovryn联合创始人Edan Yago表示,预售为其社区保留,这允许参与者确保他们有购买协议原生代币SOV的权利,SOV将于下月启动。(TheBlock)[2021/1/28 14:15:35]
然而,闪电贷的贷款和偿还的交易必须在同一个区块内完成,这给黑客们带来了利用闪电贷发动攻击的机会。?
今年4月,加密数据聚合器Messari报告称,闪电贷攻击已成为DeFi生态系统中最受欢迎的攻击方式,约占自2019年以来的DeFi攻击的一半。
黑客通过闪电贷借出大量资金来提高币价、完成抛售,以实现套利,最终携带着不当利益退出协议。
闪电贷攻击中心——BSC
BSC是一种公共的、无需许可的基础设施,它允许开发者在零审查的情况下构建和部署DeFi协议。
在过去的几个月里,BSC一直是DeFi漏洞的中心,因恶意行为而遭受损失的协议正在增加。
4月,Messari研究员Ryan Watkins注意到了BSC验证者的中心化问题,他表示:“BSC拥有21个活跃的验证者,使其比大多数平台更加中心化。这个验证者组每天由币安链确定,而币安链由11个验证者管理。”
5月,如期而至,BSC安全事件集中爆发,其中损失最大的是著名的基于BSC的DeFi协议PancakeBunny,它在5月20日遭遇的大规模闪电贷攻击中损失了高达2亿美元的BNB及4200万美元原生代币Bunny。
其他运行在BSC上的DeFi协议最近也被黑客攻击和利用,包括Cream Finance、bEarn、Bogged Finance、Uranium Finance、Meerkat Finance、SafeMoon和Spartan Protocol。
继PancakeBunny之后,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BSC在一周内遭遇了第二次闪电贷攻击。攻击致使DeFi平台Bogged Finance损失了300万美元,相当于其总流动性的一半。
另外,5月18日,BSC最大借贷平台VENUS发生大额清算,疑似被恶意操纵。这导致2亿多美元的DeFi清算和1亿多美元的协议坏账,大量用户遭受了损失。Venus协议宣布最终损失7700万美元,Swipe团队将不再参与项目管理。
5 月 28 日, BSC 上首个自动化做市商BurgerSwap 和 去中心化协议 JulSwap 也遭到了闪电贷攻击。
本月早些时候,加密货币交易所Gate.io首席营销官Marie Tatibouet对Cointelegraph表示:“由于BSC的中心化性质,缺乏严格评估加剧了这些漏洞被利用”。他补充说:“他们每星期都有数百个项目获得绿灯。”
DeFi安全启示——创新大于“复制”
BSC通过“复制”以太坊,在有限创新的基础上,吸引了一大批基于以太坊的用户,BSC因此快速崛起。
与此同时,BSC生态中的很多仿盘项目利用Uniswap等以太坊明星项目的开源代码,经过“复制”后快速上线。而 Fork 给 BSC 上的项目带来了很多隐患。
据 PeckShield分析,BurgerSwap 和 JulSwap 的代码都是 Fork(分叉) Uniswap 的,但它们并没有完全理解 Uniswap 背后的逻辑。对于黑客来说,这些Fork项目直接向他们敞开了“自家大门”,可以予取予求。
值得注意的是,BSC在去中心化方面做了妥协,这也意味着BSC存在一些黑客可以利用的攻击点。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曾指出区块链“不可能三角”难题——区块链不可能同时具备以下三个属性:去中心化、安全性和可扩展性。这本质上意味着,改善这三个方面中的一个,将意味着其它两个属性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伤害。
闪电贷作为最频繁的攻击之一,任何DeFi 项目都应该注意防范闪电贷攻击。
除此之外,黑客还会利用不同的漏洞频繁地进行攻击,包括密钥的泄露、编码错误、滥用第三方协议。
随着DeFi行业接二连三的黑客攻击事件发生,开发者们需要重审DeFi 带来的危险和机遇,以构建一个真正安全的去中心化金融生态系统。
DeFi在全球金融领域尚有大量亟待开发的潜力。DeFi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噱头,它再次揭示了区块链技术的强大力量。
随着越来越多的加密货币被主流采用,锁定在DeFi的总价值可能会随着加密货币在全球货币供应中份额的增加继续提高。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