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维德:“英、美、德”央行数字货币的布局及方向

随着多国央行加快布局数字货币,数字货币的起源和发展也受到广泛关注。在6月7日的人大重阳“央行数字货币研究”系列讲座中,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清华长江讲座教授、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教授和中国银行原副行长、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张燕玲分享了他们对央行数字货币发展的一些知识和观点。

蔡维德教授在讲座中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发展历史和重要节点。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的起源是英国央行在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这篇论文中提到了支付技术的创新,同时也认为加密数字币例如比特币等没有信用风险,也没有流动性风险。紧接着,2015年英国央行提出数字英镑计划,开启了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历史。

声音 | 蔡维德:区块链技术将对金融行业产生革命性影响:日前,海南国际离岸创新创业示范区建设暨区块链·数字资产交易技术创新高端论坛在三亚举办。本次论坛由海南省科技厅、海南省金融局、三亚市政府联合主办,海南省区块链协会、欧科集团承办。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北航特聘教授在论坛上做了“数字法币与监管科技创新”的主题演讲。他指出未来基于区块链技术,会对金融行业产生革命性的影响。首先,基于区块链技术,未来的金融流程会发生改变,尤其是清结算的环节;其次,金融基础设施会发生改变,特别是RTGS(全额支付系统)和CSD(中央证券托管中心)会变;第三,数字股票交易所不再需要CSD,只要有区块链系统就可以。第四,监管的流程也会随之发生改变。[2019/12/10]

而英国央行提出数字英镑计划的目的,此前一直都未清楚的表达。到2019年7月,英国央行才公开说发行CBDC的原因,要把第三方支付的监管权拿回来,建立大数据平台,追踪分析交易。另外使用区块链后,由于后台作业改变,可以释放大量被以前流程锁住的资金,因此促进经济发展。而由于数字英镑可以在跨境贸易上使用,可以提高英镑在世界的地位。

动态 | 北航教授蔡维德对2019年区块链技术发展做出七大预测:北航教授蔡维德对2019区块链技术发展做出七大预测: 一、2015年初预测联盟链会是主流,2019年联盟链会加速发展。 二、2015年在北航和国防科大(长沙)演讲预测计算法学会非常重要, 在2019年法律科技会加速发展。 三、2018年根据欧洲、日本、加拿大央行的报告,2019年预测PFMI会改变区块链的设计和方向。 四、2019年预测区块链产业沙盒会在多国多地开花。 五、2019年预测世界包括中国会有大型区块链计划出现。 六、2019年STO在国外会流行。 七、2019年区块链互联网开始研发,这个新网络在3年到4年以后会出现。[2019/1/3]

当时的英国方面还提出央行如果发行CBDC,就会和商业银行竞争存款,对商业银行形成冲击。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时,人们会把银行存款转CBDC,这样银行存款就会减少,以至于无法以贷款方式产生货币。其后几年,英国央行、美联储和相关学者都做了大量研究,设计多个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声音 | 蔡维德:\"沙盒精神\"是当前区块链产业最需解决问题之一:据搜狐新闻消息,国内区块链权威专家、中组部千人计划学者、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指出:“沙盒的精神是要协助小公司能进入大市场,这是当前区块链产业最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但是中国现在没有这种机制,因此就由产业自发率先来做”,蔡维德说:“要想让区块链真正做到脱虚向实,前提是需要有产业秩序的建立。而由产、学界自主发起的产业沙盒,不失为产业秩序的建立过程中一个抛砖引玉的好方法。”[2018/10/6]

接下来,蔡维德教授介绍了央行数字货币的分类。他表示,央行数字货币在传统上的分类有三种,一种是零售型,也就是个人与机构都可以使用的类型。其次是批发型,也就是银行或特许机构才可以使用的类型。第三种就是合成型,就是机构或者银行发行管理数字货币,但资金却存在央行里面,这就是合成型央行数字货币。

声音 | 蔡维德:当前的区块链技术有五个问题亟待解决:据洞察网报道,中组部“千人计划”特聘教授,北航数字社会与区块链实验室主任蔡维德近日表示,当前的链技术还有五个问题:弱链(刘关张协议);伪链(中心链),美国原创,中国山寨;可靠性;分片技术如果没有成熟,就是紧缩性;PFMI。如果这五个问题不解决,区块链就没有办法进入主流社会。[2018/9/17]

他强调,事实上各国央行对央行数字货币观点并不一致。比如说英国央行提出合成央行数字货币;欧洲央行反对批发型货币;美联储还没有做出选择;而国际清算银行的观点最保守,对合成央行数字货币都持质疑态度。

蔡维德教授继续介绍到,真正引起各国央行重视的事件是在2019年8月23日,英国央行行长马·卡尼在美国发表的演讲上。他提出要使用“合成霸权数字货币”取代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他表达了三个观点,第一是跨境贸易越来越重要,跨境贸易才是决定世界储备货币的重要因素;第二是跨境贸易所使用货币重要,因为有网络效应;最后是美国的GDP在全世界的比例越来越低,在这种形势下,继续使用美元成为世界储备货币是不合宜的。所以他提出需要使用基于一篮子法币的合成霸权数字货币为世界储备货币。在这以前,美国没有考虑到这会可能成为事实,而且还是数字货币将取代美元,不是其他法币。这概念太新,太过震撼。

接下来,蔡维德教授还介绍了2020年12月的时候,美联储在官网发表的一篇文章,内容主要是表达了区别基于token或者基于账本的数字货币对于央行数字货币的意义不大,因为token也是账本的一种。真正有影响的是后台平台如何运行央行数字货币,所以科技才真正决定央行数字货币的特性。

值得注意的是,蔡维德教授提到2020年年底的时候数字代币暴涨。而且根据研究数据,若跟法币的流通性做比较,比特币的流通性已一度成为世界第三。所以,这也是多国央行开始“围堵”比特币和其他加密数字币的原因。

最后,蔡维德教授介绍了德国银行界委员会提出的公开信。德国银行认为欧洲央行的数字欧元计划是一个大计划,因为欧盟内所有企业都会参与,影响非常大。同时,欧洲央行如果部署数字欧元,就必会改变货币系统,改变央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改变支付系统。而货币竞争最后的竞技场是在智能合约系统上。

接下来,张燕玲补充道,数字货币最大的属性就是其流通是无国界的,因此其流通的地域越广,价值也就随之变高。张燕玲认为,数字货币的经济时代要抓住全球金融领域的协作、开放、共识是首要任务。鉴于货币必须流通,在金融体系打通,在数字资产虚拟层面打通,最后是在大宗贸易或者零售交易的商业化层面打通,将有助于形成一种圈层递进的生态体系。

对于数字人民币未来的发展方向,张燕玲建议,要利用“一带一路”和跨境电商的优势,尽快启动国内与沿线国家研讨数字货币的使用规则和基础设施及平台建设。同时我国是贸易大国,是投资大国,这是我们的优势。因此要适应数字化转型的加速,放眼全球结算。

本报见习记者余俊毅

来源:证券日报网?

郑重声明: 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 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 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 多谢。

银河链

币赢对数据经济、NFT的一些思考

今天这篇东西是基于这些天来对数据经济和ownershipLabs在做的事情的一些思考,主要的研究范本是Ocean protocol。第二部分则是近期对NFT和数据结合的想法。可读性差,属于不发出来会死人的那种.

[0:15ms0-2:138ms